APP下载

在活动中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途径

2020-06-27黄尚灯

教育界·上旬 2020年8期
关键词:数学思维小学生小学数学

黄尚灯

【摘要】小学数学学科具有发展学生思维逻辑的功能,能够为学生以后学习其他学科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生的年龄在6至13岁之间,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开始能够领会特定因果关系的逻辑基础,在解决与现实生活有明显联系的问题时更容易获得成功。也正因为如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努力在学科内容与现实生活中搭建一座桥梁,为学生的成功提供获取知识的平台。

【关键词】小学生;小学数学;数学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思维为主,思维定式比较严重,思维的完整性不足,而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教师应通过多样性的活动,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具体,在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的同时,推动他们思维的发展。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总结出了在活动中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几种方法。

一、创设情境,引入数学活动

在小學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来创设教学情境,教学情境有很多种,如生活情境、活动情境、问题情境、合作情境等。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学生能够激发自身对数学的求知欲,并主动思考、积极探究,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表面涂色的正方体”这一内容时,笔者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小东生日那天,妈妈打算为他做一个蛋糕,这是妈妈第一次做蛋糕,不会制作复杂的形状,于是,她把食材做成了一个正方体,又在蛋糕的四周涂上奶油,在蛋糕上放上几个水果和几朵花,就算大功告成了(教师出示蛋糕模型)。那天,小东家里来了一群小朋友。为了让每名小朋友分到的蛋糕一样多,小东妈妈需要把蛋糕切成大小相同的几块。同学们,你们觉得小东的妈妈该怎么切呢?”就这样,笔者用故事创设了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总结出“把棱平均分成几份后,沿着棱切蛋糕”的办法后,笔者就让学生动手切提前准备好的“蛋糕模型”。这样,学生不仅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还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对所学知识形成了更深刻的理解。

再如,在教学“分数乘法”时,笔者带来了一些绳子,并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把绳子分发给各个小组,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我们学校国庆活动需要许多小中国结,我们班的任务是把这些绳子剪成一段一段的,第一、第二小组剪的绳子每段十分之三米长,第三、第四小组每段剪十分之一米长,第五、第六小组每段剪五分之二米长。接到任务后,各组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在动手操作过程中逐步了解了分数乘法的含义。

小学喜欢故事,更愿意接受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与自己有关的事物,这些事物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使他们的注意力更持久,进而为接下来的学习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探讨交流强化数学概念

探讨的过程是思维碰撞的过程,思维在碰撞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和升华。在学习数学概念和数学公式、定律的过程中,这种思维碰撞更显得重要,它能使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教师是学生思维碰撞的助推器,那么如何发挥“助推器”的作用呢?教师首先要找到碰撞点,即值得探讨交流的问题。“问题”藏在哪里?藏在教学内容中、在学生思维瓶颈处。因此,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

以教学苏教六年级下册“圆锥体的体积公式”为例,这个公式不难背诵,学生在计算时也能把数字套入公式进行计算,但是学生真的理解公式的含义了吗?怎样让学生“知其所以然”?为此,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怎么验证圆锥体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笔者准备了水、多个大小不一的圆柱体容器和圆锥体容器、多团橡皮泥等。有学生想出了办法后说:“老师,我可以把水装满圆柱体容器,然后倒入圆锥体容器里,看看是不是能倒三次。”笔者听了后,随便拿了一个圆柱体容器和一个圆锥体容器给这位学生。这时另一位学生焦急地喊:“老师,应该拿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笔者故作疑惑,问道:“为什么要拿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学生争先恐后地说了起来:“因为圆锥体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笔者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递给那位学生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除了这个方法还有什么方法呢?接下来,学生开始探讨验证公式的方法,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强化了数学“等底等高”“三分之一”等关键词汇。

数学课堂上以学生探讨交流为主,教师有意识地把探讨交流与自主学习融为一体,有助于学生养成乐于探讨的习惯,使学生的思维在探讨中得到发展,在碰撞中打破思维定式。

三、动手操作深化数学理解

数学知识是数的抽象提取,而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爱动手是小学生的特点。动手操作不仅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更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形成切身体会,对教学内容产生更深刻的理解。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内容很多,如前文所举的例子,在学生探讨、交流、检验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方法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操作。有的小组拿了容器和水,将圆柱体容器的容积和圆锥体容器的容积进行对比;有的小组拿了橡皮泥和容器,把橡皮泥捏到圆柱体容器中,拿出来后往圆锥体容器里塞,看看能塞满多少个圆锥体容器;有的小组只拿了橡皮泥,自己找来了硬纸做成甜筒式的纸筒,尝试自制橡皮泥“甜筒”……就这样,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推理、比较,加深了对圆锥体体积公式的理解,明白了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与圆锥体体积之间的关系,从而发展思维能力。

再如,前文提到的“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一课,在创设情境引入课堂教学后,笔者让学生试着把笔者带到课堂上的蛋糕模型按要求切成27份,学生分好后,笔者提出问题:“有很多小朋友喜欢吃奶油,他们都抢着吃带有奶油的蛋糕,最先被抢光的是三面有奶油的蛋糕块,接着,两面有奶油的蛋糕块被抢光了,一面有奶油的蛋糕块也被抢光了,最后只剩下没有奶油的。你们有办法切出更多带奶油的蛋糕块吗?”学生一听,纷纷想办法。笔者趁机把手中的正方体模型按分发给各个学习小组,并让他们按要求切出不同的份数。学生切好后,笔者又引导学生数出三面有“奶油”的、两面有“奶油”的、一面有“奶油”的、没有“奶油”的蛋糕块。接下来,学生汇报结果,全班学生一起寻找数学规律。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数学是做出来的。”动手操作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手脑并用将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并能有效培养学生忠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四、实践活动探索数学世界

数学来自生活,是数量关系及空间形式的抽象表现。在数学教学中,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是让数学回归生活,而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索了数学世界的奥秘,并在探索奥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使他们领悟数量关系,进而促进其数学思维的发展。

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应紧扣教学内容。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时,笔者开展了“我为学校出谋划策”的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观察学校里有哪些长方体、正方体的物品,这些物品的装饰、摆放位置、粉刷、使用等各方面情况是否合理,该如何改进。教师之后让学生试着用数学知识向学校领导提出可行的建议。在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向学校提出了许多建议,如学校食堂洗菜池的外墙也该铺上瓷砖,这样洗菜池更干净、更卫生,而且铺瓷砖所用费用不多;学校围墙应该做巨幅宣传栏,这样的宣传栏面积是多少,费用需要多少,学生都写明了;校内正方形水池应该每个月换一次水,这样能使水一直保持较为清洁的状态,起到美化校园的作用;学校的垃圾处理池应该设计成正方形,这样的形状更能够节约砖块……在实践活动中,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也总结出了一些数学规律,明白了一些数学小奥秘。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科学地组织各种形式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发展思维、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进而使他们的个性和潜能得到充分开发。发展小学生数学思维的方法和途径还有很多,我们应当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善于总结、乐于研究,找到更多更有效的方法,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夏丹平.基于抽象思维培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J].名师在线,2019(17):23-24.

姚蕊.试谈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34):90.

王晓燕.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逻辑思维方法应用[J].名师在线,2019(22):52-53.

猜你喜欢

数学思维小学生小学数学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