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初中历史深度学习视角下的教学分析

2020-06-27李春香

教育界·上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教学设计价值观

李春香

【摘要】从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实际来看,课堂教学依旧没能很好地践行素质教育的理念,有的教师仍习惯于进行浅层的知识教学。在国内外教育研究事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广大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提出了许多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的教学概念。其中,深度学习概念的提出为我国现阶段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提供了不同的教学思路。作为初中历史教师,我们应积极探索和研究这一教学理念对实际教学活动的指导价值,以及对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将其融入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深度学习;教学设计;价值观

初中历史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不仅是让学生了解历史、借鉴历史、提高历史素养的主要学科,还在促进学生形成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及心智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初中历史课堂应是富有人文素养的,然而现阶段的教育实践却依旧迷失在刻板的历史知识的教学中,一线历史教师延续着以往对知识点传授的重视,忽视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为了使这种教学状况得到及时的转变,初中历史教师可以依据深度学习的理念,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价值观、情感、态度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引导学生思维迁移,灵活运用科学方法

素质教育背景下,历史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历史学科知识,还要使学生通过学习历史获得核心素养的提升。初中历史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能够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即对历史发展的特征、趋势有正确的认知。为此,历史教师需要重视在课堂上对学生迁移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引导,使学生能够掌握并灵活应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历史不是简单的重复,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在发展过程中,它的规律、原理、方向是一样的。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在课堂设计时可以将特定的历史事件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即以一个历史事件为教学示范,引导学生对此历史事件出现的原因、背景、包含的内容、造成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究。在学生理解了示范的历史事件的发展规律和发展原理后,教师再让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到另一历史事件的问题设计与探究中。这便是教师引导学生在不同的历史事件中进行思维迁移的有效方式。

教师需要做的是,将科学的历史学习方法教给学生,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迁移,使学生能够在掌握方法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深入学习历史。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将相似的两个历史事件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以便提高教学效率。

以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为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在农奴制下,农奴的生活十分悲惨,农奴制废除后,农奴又将面对什么样的生活?大量农奴成为自由人后,会在俄国社会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些都是较为开放的问题,既有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又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深入思考及合作交流,找到了答案,明白“自上而下”的解放虽然使农奴得到了自由,但将农民剥夺得一干二净,由此,学生就能总结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意义、局限性。在完成“俄国农奴制改革”教学后,教师给出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历史资料,并根据史料提出一些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且不再对学生进行引导,而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分组讨论等方式,分析比较这两个历史事件的异同点。这样学生就能总结出日本“明治维新”运动的内容、作用、意义、影响等。

二、开展课程探究设计,牢固掌握学科知识

初中历史知识点繁杂,如果不能厘清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就会使学生陷入死记硬背知识点的困境,不仅使学生很难有效记忆知识点,还无法使他们深入理解历史知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想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就要跳出只对学生做记忆要求而不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牢笼,要在备课过程中精心设计探究环节,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将知识点进行有机整合,通过对知识点的整合和系统规划,让学生对历史知识形成新的认识,进而达到牢固掌握历史知识和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事实上,探究环节可以在历史课堂的多个阶段进行,无论是课前对新课程内容的预习,还是课中对学习内容的讲授,或者是课堂结束时对整堂课程内容的归纳、总结,都可以开展探究活动。比如,简单的探究环节可以在新课导入的过程中开展,在教学“洋务运动”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清朝的“洋务运动”与日本的“明治维新”运动结合起来,探究两个历史事件在哪些方面是类似的,同样是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两个政府的表现是什么样的?相比于历史,当前的中国和日本在面对他国的霸权主义时有什么不同的表现。通过对二者进行对比,学生会认识到“洋务运动”失败是有其必然原因的,这样学生不仅更好地掌握了所学知识,还进一步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感。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鸦片战争”时,可以用于课程探究的知识点有许多,如“虎门销烟”“南京条约”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内容,“工业革命”是可以适当加入的知识点。在课堂总结中,教师可以用世界地图或时间轴的形式将各个知识点串联在一起,即在“鸦片战争”期间,世界上其他国家正处于什么历史时期。教师可以以直观的图形向学生展示空间上的距离,或者用时间轴的形式对两个国家进行对比,通过空间与时间上的展示与对比,让学生将知识联系起来,并从中认识到历史发展的规律、原理,进而真正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启示。

三、设计合理的价值观渗透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历史客观评价

历史教学并不仅仅是教师教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发现其中的规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进行反思,汲取宝贵的历史经验,总结历史教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牢固掌握历史学科知识,还要以自身正确的价值观对历史事件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在课程设计中,教师应当加入价值观的渗透,即设计如何在教学环境中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情感和态度进行客观、正确且符合现代社会实际的引导和教育。以史为鉴是学习历史的目的之一,一个历史事件中包含着许多历史观点、历史规律、历史原理,而不同的时期对某个事物的理解以及社会发展中所需要的舆论导向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适宜的价值观渗透是需要进行周密的准备和计划的。

在教学之前,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国家的发展、关注社会现实,在发现个别社会现象对历史事实扭曲时,要思考学生需要学习哪些历史知识才能正确地分析、判断复杂扭曲的社会信息与社会现象。比如,日本是在“明治维新”运动后得到快速发展的,并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这在历史上并不是单一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上相同时期和不同时期的侵略战争发起国的社会背景。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美国发起的各大“石油战争”,公然侵入我国南海领域,以及时而缓和、时而激烈的贸易争端等,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揭露资本主义国家面对强势复兴的中国时的惶恐与敌对心态,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感,同时要让学生意识到世界上依旧有许多势力妄图阻碍和破坏我国的快速发展。在一系列的教学引导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历史事件体会先辈们表现出的民族气节、人生态度,以便学生汲取先辈智慧,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综上所述,历史作为中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在提高学生社会认知能力、促进学生心理成熟和核心素养提升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以往初中历史教學中,以知识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对初中历史教育的要求。因此,初中历史教师需要从深度学习的视角出发,通过思维迁移环节、课程探究、价值观渗透等多种方式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以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使其达到社会对当代初中生的要求。

【参考文献】

胡绿芽.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探究[J].名师在线,2019(20):19-20.

汤晓珊.初中历史“深度学习”视角下的教学设计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8(02):22.

沈志伟.初中历史“深度学习”视角下的教学设计探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7(05):96-97.

李琼.事实与解释:历史知识的云梯[J].名师在线,2019(15):15-16.

李丹阳,赵蒙成.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5(02):192-197.

李燕.历史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课堂教学研究[J].名师在线,2019(12):21-22.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教学设计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