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rhBMP-2骨修复材料在腰椎退变性疾病Cage融合内固定术的作用研究

2020-06-27陆文忠隆振学黄诚谦陆吉利苏燕清韦西江

颈腰痛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椎间隙植骨椎间

陆文忠,隆振学,黄诚谦,陆吉利,苏燕清,韦西江

(百色市人民医院 1.脊柱骨病科,2.护理部,广西百色 533000)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表2 两组功能、症状及影像学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术前比较aP<0.05,与术后1月比较bP<0.05,与术后1年比较cP<0.05。

目前,rhBMP-2已被证实具有较强的成骨诱导作用,在各类骨折、骨缺损、骨不连中广泛运用[1]。但关于rhBMP-2与自体骨粒混合填充融合器进行椎间融合治疗的报道还较为缺乏,因此本研究进行对照试验,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本院治疗的72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自体骨填充Cage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将rhBMP-2混于自体骨骨粒。观察组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34~72岁,平均(54.34±4.12)岁;责任节段:L3-44例、L4-516例、L5-S116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34~75岁,平均(54.87±4.43)岁;责任节段:L3-45例、L4-514例、L5-S117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手术方法

以腰椎滑脱症为例。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取俯卧位,作后正中纵切口,逐层打开皮肤、皮下脂肪、肌肉、深筋膜等直至滑脱椎体棘突显露。沿椎板骨膜下向两侧进行椎旁肌剥离,使椎板、横突根部以及关节突关节充分暴露。确定滑脱椎体临近椎体人字嵴作为椎弓根螺钉进针点,透视确认螺钉在位。对滑脱椎体进行全椎板切除,并切除钙化的黄韧带,清除峡部裂处的瘢痕组织,扩大神经根管,直视下进行椎管探查并行神经根松解,咬除双侧下关节突、关节突周围增生骨赘以及部分上关节突,椎管及神经根行彻底减压,经椎间隙将相应椎间盘髓核组织绞除。咬除椎板碎骨块并修剪成骨粒,填入Cage椎间融合器,采用刮匙将临近椎体终板的软骨刮除并置入Cage。实验组填充的自体碎骨中混入2 mg rhBMP-2。经透视明确Cage位置良好后,安装连接棒,同时对滑脱椎体进行提拉复位,椎体复位满意后固定加压。彻底止血、冲洗、缝合创口并行常规负压引流。

1.3 观察指标

ODI指数[2]:包括上下楼、提物等10项,每项5分,分值高说明功能障碍越严重;VAS评分:共计10分,0分表示“无痛”,10分为“最剧烈的疼痛”;测量椎间隙高度;植骨融合:参照Suk等[3]标准,以X线片显示融合区存在连续性骨小梁,腰椎动力位X线片显示融合间隙活动度<4°,CT显示椎间密度增高且有连续骨小梁通过为融合标准;记录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术后1个月、1年、2年的VAS评分、ODI指数均显著降低、椎间隙高度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随访时间组间VAS评分、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观察组椎间隙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植骨融合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植骨融合率比较[例·(%)]

2.4 两组并发症情况

两组术后各发生3例一过性腰部疼痛,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治疗后缓解;无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等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rhBMP-2是一种具有较强的成骨诱导作用骨修复材料,在牙槽骨、桡骨骨缺损、四肢骨折骨不连等众多骨科疾病中广泛运用,能够促进骨修复。而在国内,关于其用于椎间融合内固定术的运用时间还较短,对于植入方式、剂量仍具有一定的争议[4]。rhBMP-2骨修复材料由药用明胶、羟基磷灰石以及大豆磷脂等组成,随Cage植入后,排斥反应较弱,且同时具备较好的韧性和强度,能作为支架材料发挥其骨传导作用。rhBMP-2促进植骨融合最先在动物实验中获得证实,张超等[5]在兔腰椎植入rhBMP-2与自体骨,较单纯自体骨椎间融合时间更短。rhBMP-2是重要的骨诱导蛋白,在骨再生、骨生长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不仅能对够骨缺损起到修复作用,还能使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向骨细胞定向分化,参与骨形成过程,进而促进椎间植骨融合,减少植骨吸收量,防止植骨块脱落,降低椎间隙高度丢失。

早期、持续、牢固的植骨融合是所有脊柱融合手术的共同治疗目标,虽然自体骨填充Cage融合内固定术后3个月植骨融合率达到70.34%~87.34%,但由于术中终板软组织清除、植骨量、融合器规格、放置位置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仍有部分患者植骨融合时间较长,且融合过程易出现椎间隙高度丢失、融合器位移等情况[6]。邹小宝等[7]长期随访显示,骨性融合时间延迟导致椎体退变、不稳风险增加,再手术率较高。因此,加快植骨融合成为腰椎退变性疾病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重要方向。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个月、1年、2年的VAS评分、ODI指数均显著降低、椎间隙高度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退变性疾病具有显著疗效。但比较两组术后1年植骨融合情况发现,6个月内Cage融合器内混入rhBMP-2的观察组患者融合率更高,表明rhBMP-2具有促进植骨融合的作用。此外,观察组术后2年椎间隙高度高于对照组(P<0.05),与Schroeder等[8]报道结果一致。

随着rhBMP-2运用的深入,有报道认为大剂量rhBMP-2能激活 NF-κB 配体,进而促进破骨细胞成熟,异位骨形成、骨溶解等相关并发症增加。但本研究两组术后仅各发生3例一过性腰部疼痛,无其他严重病发症出现,这与本研究单节段rhBMP-2剂量较低(2 mg/节段)有关。

综上所述,rhBMP-2混于自体骨填充Cage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在腰椎退变性疾病能够促进植骨融合,降低椎间隙高度丢失。

猜你喜欢

椎间隙植骨椎间
非特异性椎间隙感染细菌学特征的研究进展
Herbert螺钉合并桡骨远端松质骨植骨治疗陈旧性舟骨骨折
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疗效研究
超声与传统体表标记定位孕产妇L3~4椎间隙用于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椎管减压并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经皮对侧椎间孔入路全脊柱内镜椎间盘切除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单节段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椎间融合器植入与单纯自体颗粒骨植骨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
腰椎正中矢状面椎间隙的CT测量及临床意义
单侧和双侧内固定联合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