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托里县沙尔巴克特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

2020-06-27张永智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6期
关键词:克拉克金矿成矿

张永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地质矿产勘查研究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1 区域地质背景

矿区地理位置属西准噶尔地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Ⅰ级)准噶尔微板块(Ⅱ级)唐巴勒—卡拉麦里古生代复合沟弧带(Ⅲ级)西北缘内。区域地层属于北准噶尔地层分区-托里地层小区,地层从S~T均有出露,矿区主要出露下石炭希贝库拉斯组和包古图组;构造以北东向达尔布特断裂、玛依勒断裂、巴尔勒克断裂为主体构造,傍侧平行次级断裂发育,多期活动性明显。上述断裂构造严格控制区内地层、岩浆岩及构造形态、矿化类型的空间分布;区域岩浆岩种类繁多,从超基性岩至酸性岩均有分布,其中以花岗岩为主,超基性岩次之,其中海西中期石英闪长岩与成矿关系密切,年龄值为300Ma~320Ma;微量元素特征表明,中酸性小岩体中Au、Ag、As、Cu、Hg、Sb、Mo、Bi、Co、Cr、Pb等元素的丰度值高,其中Ag、As、Au、Cu值高出地壳十几~几十倍。区内蚀变岩型金矿、斑岩型铜(金)矿多赋存其内外接触带中。

矿区成矿带位于唐巴勒-哈图Cr-Cu-Au-Fe-Mo-W-Sn-Mn-U-Be-石棉-水晶矿带的西部,该矿带为新疆金矿主要产地之一,金矿分布面积大,矿产地多,主要有哈图、包古图、拉巴、庙儿沟等金矿成矿远景区,成矿环境优越。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下石炭希贝库拉斯组(C1x)和包古图组(C1b)。

下石炭统希贝库拉斯组(C1x):在矿区内广泛出露,为复理石建造,系浅海至深海相凝灰质碎屑岩,硅质岩、碎屑岩、生物灰岩。

岩性以凝灰质岩屑长石砂岩、凝灰质含砾砂岩为主。希贝库拉斯组地层富集Cu、Au、Ag、Sb、Hg、Ba、Zn、Cd、P、W而贫Na2O、Cr、Ni,为Ag、Zn第二富集层位,Ba、Cd第三富集层位。

下石炭统包古图组(C1b):整合于希贝库拉斯组之上,为一套浅海相极细火山碎屑岩、火山碎屑沉积岩、正常沉积岩建造,包古图组地层呈高背景分布的元素主要为Sn、As、Cu、Hg、Ag五个元素,Zn、Au、Co、Mo等元素含量与区内背景基本接近,处于正常分布状态。

Bi、W、Ni、Cr等元素离散程度高,空间上含量变化较大,尤其是W、Ni二个元素变化系数均在2以上,离散程度极高,可能会在局部地段富集成矿;其它元素离散程度相对较低,在空间总体处于均匀分布,地层中热液元素背景偏高,认为主要是与中酸性岩浆和断裂构造作用有关,局部地段亦可能富集成矿。

2.2 构造

断裂构造发育,矿区位于玛依勒大断裂南侧,近南北向、北东向、北北东向次级断裂构造较发育,岩体周边近南北向弧形断裂构造发育,构造破碎带很发育,沿破碎带多充填基—中酸性脉岩及浅成斑岩体,对原岩体改造特征突出。

频繁的岩浆活动,花岗岩体侵位过程中所提供矿液经节理和张性断裂向上运移并富集储存。矿床的形成及矿床规模、空间分布、矿体形态、产状多受一定构造控制。

2.3 岩浆岩

矿区侵入岩发育,主要有闪长岩,其次是石英二长岩、花岗闪长岩、辉长岩、闪长玢岩、石英闪长斑岩等。东部发育拉巴小岩体,呈小岩株产出,面积约23.95平方千米,岩体边缘广泛分布角岩化,接触带见有含金电气石石英脉、方解石脉,分布有钾长花岗岩小岩株,花岗斑岩等岩脉发育,见有硅化、黄铁绢英岩化等蚀变,化探分析平均Au含量为10.6ppb,金含量明显高于其所在地层中的含量,说明这些侵入体中的Au发生过迁移,位于外接触带中的金矿则应是岩体中Au活化、迁移、富集的结果,从而说明侵入岩是其金矿成矿的主要物质来源,同时也为成矿提供了热动力来源。

2.4 地球化学及物理特征

区内分布有1:5万化探Hs-5-乙2综合异常,异常以金、铜为主,均与含矿热液活动有密切关系,属矿致异常。1:5万M-7磁力异常分布在区内,异常对应出露的华力西中期的二次侵入的花岗闪长岩,分析有花岗闪长岩引起,有找铜、金及赤铁矿的前景。

1:1万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对Au、Ag、Cu、Pb、Zn、As、Sb、Bi、W、Sn、Mo等11种元素化验分析。化探数据显示下石炭统希贝库拉斯组Au、As、Sb、Bi、Cu、Zn背景值明显高于地壳克拉克值,其中Au元素的背景值高出地壳克拉克值的5.67倍,As元素的背景值高出地壳克拉克值的11.32倍,Sb元素的背景值高出地壳克拉克值的3.95倍,Cu元素的背景值高出地壳克拉克值的1.85倍,对金矿床或地球化学异常的形成起重要地质作用。

圈出1:1万综合异常4个,异常为以Au、Cu为主,元素组合为Au、Cu、As、W、Mo、Bi、Ag、Sb、Pb、Zn、Sn。其中Au、Cu、As、W元素异常具有面积大、强度较高、套合较好的特点,主成矿元素Au异常极大值1228.00×10-9,Cu异常极大值为638×10-6,均具三级浓度分带,找矿前景较为有利。

3 矿床特征

沙尔巴克特金矿产于拉巴小岩体岩体与地层的外接触带内,金矿体主要赋存于石炭系包古图组(C1b),赋矿岩石主要为蚀变凝灰岩、强角岩化凝灰岩,构造发育,并控制矿体形态,具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特征。矿区圈出金矿体11条,其中地表4条,盲矿体7条。

矿体多脉状、部分透镜状产出,长80m~200m,厚度0.8m~2.2m,平均品位1~1.51克/吨。矿体沿走向具有膨缩及分枝聚合变化,针对AuⅡ、AuⅣ深部施工钻孔见到1.8m~4m的金矿体,金品位平均1.08~2.57克/吨,最高品位7.32克/吨,说明矿体在深部延伸稳定,矿化增强。赋矿岩石浅褐灰色蚀变凝灰岩,具褐铁矿化、黄铁矿化、高岭土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等,另局部可见到呈淋滤状发育的孔雀石化,非常零星。通过光片鉴定知其中还有其中,磁铁矿化等发育。

黄铁矿、磁铁矿都呈微晶粒状,两者呈微晶聚集长条状不均匀分布,白钛石也呈微晶粒状,不均匀分布透明矿物之间,个别的褐铁矿呈他形-半自形粒状,相对聚集状局部分布,原矿物已不残留。

4 成矿规律及矿床类型

矿区赋矿地层主要为包古图组,根据岩石测量结果,对该地层单位的11种成矿元素的平均含量综合分析表明:Au、As、Sb、Bi、Cu、Zn元素背景值高出地壳克拉克值,其中Au元素的背景值高出地壳克拉克值的5.67倍,As元素的背景值高出地壳克拉克值的11.32倍,Sb元素的背景值高出地壳克拉克值的3.95倍,Cu元素的背景值高出地壳克拉克值的1.85倍,表明该地层对上述元素富集成矿有利。

图1 沙尔巴克特金矿地质图

矿区金矿体均见于中酸性岩体、围岩区、靠近岩体断裂构造带。含矿层位主要为下石炭统包古图组(C1b)。金矿化与构造岩、蚀变岩和石英脉关系密切,表明产于不同容矿岩石中的金矿化,是由断裂和热液活动控制的。

本区金矿的成矿作用具有多阶段性,矿石物质成分复杂,围岩蚀变普遍发育,矿石以热液充填为主,矿物元素等具有明显的分带性,成矿温度由高到低呈正向演化。这些均是岩浆期后热液成矿作用的重要标志,而区内花岗质岩石中微量元素As、Mo、Sb、Bi等含量较高,说明其岩浆期后有热液活动。

花岗岩为金矿的成矿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后期的构造、岩浆活动使矿源层的砂质被活化、迁移,进一步叠加、富集,形成了矿体,即对本区矿质起了重要的运移作用。

分析矿床的形成为岩浆或构造热液不断活化萃取围岩中金等成矿元素,形成富含金的成矿热液,在构造应力相对薄弱的断裂中,金等成矿物质发生沉淀。海西晚期与中酸性小岩体同成分的中基性、酸性脉岩的脉动式侵人,叠加了早期的金矿化,继而形成金矿。

对比相邻吉尔吾沙克及博孜阿特等破碎蚀变岩型金矿特征,笔者认为沙尔巴克特金矿类型为中—低温和岩浆热液有关的破碎蚀变型金矿床。

猜你喜欢

克拉克金矿成矿
魔法小女巫
洗碗机是金矿 还是冰山
魔法小女巫
魔法小女巫
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山铜矿床成矿模式研究
西藏努日东钨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无人化智能装备在大尹格庄金矿的应用
西岭金矿——中国最大单体金矿
新疆伊犁成矿带成矿系列特征
中亚成矿域西部巴尔喀什—准噶尔成矿带晚古生代成矿作用大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