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月亮之上的理想城

2020-06-26许显正

成长 2020年7期
关键词:六便士兰德特里

许显正

“大多数人所成为的,并非是他们想成为的人,而是不得不成为的人。”

——《月亮与六便士》

思特里克兰德是英国小说家威廉· 萨默赛特·毛姆创作的长篇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中着重描写的主人公。本书通过精妙的笔法、深刻的哲思、复杂的人物与跌宕的情节让读者深思:我在成为谁?我想成为谁?

思特里克兰德是一位英国证劵代理人,四十来岁的他有着一个完整、幸福、安定的家庭。作品中的“我”就是此时结识的思特里克兰德,而“我”也是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了令人艳羡的“成功人士”是如何扔掉六便士,奔向月亮的故事。

故事开始,在一次宴会中,“我”遇到了思特里克兰德,并开始从他的言行中分析他。他与大部分客人都“相谈甚欢”,而谈话的内容倾向于社会礼仪,没有个人的意愿,用他妻子的话形容“就是一个小市民”。读到这,我感到些许差异,不禁猜想他不会连爱好都没有吧,也许他的爱好同社会中风靡的潮流并不相同?因为,在我看来,平静甚至些许枯燥的生活背后,需要爱好去增添色彩,不然,一成不变的日子终会如一潭死水般失去生机,而人也会像行尸走肉,体会不到生命的美好。因此,作者这样描写,应该别有用意。

果然,“我”再接触到思特里克兰德的时期正是他开启第二人生的阶段。这时的他“发病”了,病因就是他所谓的“追求”,他把自己的爱好视为梦想去追逐,而“我”也将思特里克兰德的症状定义为一种“想要描述某种物质或是精神,但他只会用艺术来表达”的表现。

他对于爱好的痴迷在他人生的第一阶段被苦苦压抑,以至于在第二阶段,这痴迷如喷涌出火山口的岩浆,带着巨大的能量迸发出来,吞噬了原本束缚他的世俗的一切,让他从平静的生活里以常人难以理解的原因脱离出来。为了追逐梦想,他来到了巴黎。

在第二阶段,作者将矛盾与冲突集中描写,这样便可更为精确、细致地将人格刻画出来。在巴黎的生活是艰苦的,他在破旧的旅馆租了一间房,条件虽差但他却体会到从未有过的自在,终日沉浸在作画之中。心里自在却不代表日子顺利,他的老师评价他的作品拙劣,他仅有的生活来源也主要是靠一位矢志不渝的追随者供给的,他的妻子也表示如果他回来她会不计前嫌,打击、贫困、诱惑充斥着他的日常,可他依旧没有放弃。他果断抛弃除了梦想之外的一切,哪怕是功名利禄,哪怕是正常生活,纵使在他病危之际也从未求助过别人,足以见出他过于常人的毅力,但这也仅是“疯狂”的一部分代价,只不过,为了梦,他愿意。

思特里克兰德的追随者戴尔克·施特略夫也是一名画家,他是在那时代唯一能欣赏思特里克兰德艺术之美的人,并且在思特里克兰德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给予无偿的帮助,可思特里克兰德对他十分排挤、鄙视,并且,因为后来的种种原因思特里克蘭德与戴尔克的妻子勃朗什走到了一起,勃朗什甚至将丈夫赶走,只为给情人一个舒适的家。不过,思特里克兰德却并没有坠入爱河,他仅仅是为了利用她,这也间接导致了勃朗什的死亡悲剧。可是,鲜活生命的逝去也并没有唤醒思特里克兰德的道德观念。他冷酷至极,似乎只为了理想而活着。

在思特里克兰德40岁往后的人生中,他便投身于对梦想的追逐上。即使物质上艰苦,他也从未停止过向前的脚步,哪怕他已经知道这是一条不归之路,也视而不见、甘之如饴。在接下来的人生旅途中,他依旧孤独且执着地前行,走向了生活另一个极端,放任非理性意识泛滥,用野蛮、原始、毫不留情的生命力量冲击着生活表层的理性秩序,最终在躯体残破之际完成了灵魂的升华,而凝聚他灵魂精华的作品也得到了后人的赞叹,这也许也是世俗对他这个疯狂追梦人的褒奖吧。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正在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否有目标给予你指引呢?人生一定要有追逐的目标作为前进的动力,如果止步于现在,我们将会是怎样的人呢?让我们都去追逐那已然遥远的理想之城吧,哪怕它如同月亮般遥不可及。

猜你喜欢

六便士兰德特里
月亮与六便士(四首)
舟桨六便士,彼岸白月光
呵呵
六便士上的月亮
一类广义平均曲率Liénard方程周期解存在性与唯一性(英文)
“红”到没朋友的特里
“小鲜肉”蜘蛛侠
英格兰队长陷“桃色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