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美苏粮食大战
2020-06-24赵涛刘挥
赵涛 刘挥
危机频发
苏联注重以国防工业为代表的重工业,“要大炮不要黄油”,造成其它产业特别是农业发展严重滞后。20世纪60年代,苏联的粮食产量甚至不及二战前的一半,苏联被迫从加拿大等西方国家进口大量的粮食。
1963年,苏联从美国进口1200万吨粮食,美国迫使苏联向其低价出口石油。由于美国对粮食出口作出诸多限制,两国的粮食贸易基本上处于断流状态。
进入70年代,粮食危机频频爆发。为了摆脱粮食危机,苏联只好又从老对手美国那里加大粮食进口。
秘密协定
1972年是一个糟糕的年头,苏联的农业严重歉收,出现规模空前的粮食危机。
美国早就听说苏联粮食减产的消息,可苏联对外宣称,当年可能是苏联近20年来最大的丰收年。奇怪的是,美国人从卫星照片上看到的情况也是这样,苏联广袤的土地上,麦田一片金黄,风吹麦浪,到处是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一些奉命考察苏联粮食产量的间谍传回的消息也是如此。
毕竟是一笔大宗生意,美国政府还是不放心,决定派官员实地考察。抵达苏联粮食主产区黑海沿岸,看到的同样是一望无际的金黄色麦浪,于是这些官员向美国农业部门发出秘密电报:“苏联粮食丰收,建议迅速抛售仓库的粮食。”
美国迅速调整国内农业生产与出口对策。此时,苏联已经派出代表团前往美国,准备大量抢购美国粮食。
由于小麦品种及气候的原因,苏联的麦子看起来穗大饱满,实际上大部分颗粒都是中空的,实际产量极低。
苏联派出的秘密采购员们迅速与美国粮商展开秘密交易,小麦、大麦、玉米、燕麦、黑麦和大豆等都在采购之列。
1972年7月,白宫对外宣布,已同苏联签订了一项信贷协定,苏联统一在今后3年内购买价值7.5亿美元的美国谷物,美国同意随时提供5亿美元的贷款,专供苏联之需。
实际上,苏联暗地里抢购了1800万吨美国小麦以及其他杂粮。与苏联采购商交易的美国公司是“大陆谷物公司”,双方达成秘密协定,苏方同意采购400万吨小麦外加450万吨饲料谷物,“大陆谷物公司”负责游说美国农业部,通过政府补贴等手段,维持先前的粮食价格。
美国政府以为苏联是在采购饲料谷物,苏联人却低价买走了美国三分之一的粮食,获得美国政府的农业补贴,美国因此少赚30亿美元。
由于苏联买走了大量粮食,美国的粮食库存严重下降,当年的小麦价格翻倍上涨,连带玉米和大豆价格也翻倍。美国的猪肉、牛肉价格上涨36%以上,同时带动世界各国粮食价格上涨50%。
1977年,苏联又把这个戏法玩了一次,美国重蹈覆辙。
粮食禁运
1979年年底,苏联入侵阿富汗,美苏争霸开始进入高潮,两国关系再次转冷。
1980年1月4日,卡特政府宣布对苏联实施粮食禁运,取消1700万吨粮食贸易的出口合同。出乎美国人意料的是,这次粮食禁運并没有达成他们想要的效果,反而打击了美国国内的农场主。
先说外部,美国虽然拉拢欧盟、澳大利亚等一些国家组成统一阵线,但这个阵线并不牢固,各国对美国阳奉阴违,在苏联开出高价收购的攻势下,不肯错过一桩买卖。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都在美国开始粮食禁运后,继续向苏联追加粮食销售,甚至美国国内的粮商也通过各自的海外分公司,将粮食转出口到苏联。
最终,粮食禁运的效力连一年都没维持到,统一阵线就在事实上分崩离析。美国国内的形势也不妙,粮食禁运后,美国粮食市场出现巨大混乱。
还有一个直接后果,卡特总统因为直接的粮食禁运政策,在连任竞选中败给了里根。
1981年4月,里根入主白宫,几个月后宣布解除禁运,终结了这次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粮食贸易战,同时开始新型对苏战略,逐渐对苏联实行粮食贸易自由化,加深苏联对外部世界的粮食依赖,最终将苏联卷入西方的贸易体系中,逼得苏联在油价下跌的时代拼命开采石油,赚取外汇,以购买粮食,最终大大加速了苏联的终结。
1989年至1990年全球农业歉收,谷物(尤其是小麦)价格上扬,让本来就负担沉重的苏联雪上加霜。负债达670亿美元的苏联无法如期给进口粮食的外国供应商付款,导致很多粮食进口中断。在国内,人们为了购买蔗糖、奶油、米、盐和其它基本食物,在商场前排起长队,后来有人描述说:“面包店不是关门上锁,就是货架空得吓人。”结果,苏联各个加盟共和国纷纷闹起独立,最终造成社会动乱和苏联瓦解。
不能说粮食贸易战导致了苏联解体,因为还有许多其它因素,但若说苏联是在粮食危机中解体,确实是没有错的,食品的短缺最终引起社会的不满,转化成对政府的否定和不信任。
贸易战从来都是双刃剑,杀伤别人的时候也会刺痛自己。美苏粮食贸易战,不仅苏联利益受损,美国也遭受了巨大损失。
(摘自《都市资讯报》4.29 赵涛 刘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