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改善研究
2020-06-24惠怡莎
摘 要:以“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社会痛点问题为思维导向,结合我国当下较为严重的结构性失业现状。笔者从劳动力市场中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出发,进行社会调研。从根源上获取大学生毕业后失业的原因,并且根据调研的结果给毕业生、高校以及企业提供一些建议,以期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高校;企业;就业
一、研究背景
教育产业化的兴起和高校不断扩招使得国内大学生数量逐年攀高,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愈演愈烈。一方是被社会无情搁置的大学生,一方是求贤若渴的用人单位,大量待业的大学毕业生和虚位以待的用人单位本应一拍即合,现今却呈现出水火不容的趋势,由大学生就业难与用人方虚位以待的矛盾所引发的人才滞销问题为社会普遍所关注。
从就业市场上的现状来看,高校毕业生数目逐年增加,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当前社会的重要问题。高校毕业生由2001年的114万人2020的874万人。在国内高校毕业生规模大幅度增加的同时,留学回国的毕业生规模也在逐年增加,2020年的规模估计在60万人左右。也就是说,2020年至少有1100万高校毕生等待着就业。高校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然而大量的毕业生的个人能力、专业素养等都已经深深为用人单位所诟病,就业问题成了如今高速发展、就业岗位数量激增的中国社会本不该出现的突出问题。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特点
偏愛“人多位少”的国企,“潜力民企”惨遭奚落
经调查数据显示,一半以上的大学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会倾向于国企、跨国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国有部门稳定的工作和较高的薪酬福利待遇对大学生非常有吸引力。但我国民企占80%,国企占20%。过多的人口去竞争较少的就业单位,无疑会带来更大的竞争。
1.缺乏挑战自我、创新的能力
虽然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崇创业兴国,各大高校也每年开展“挑战杯”、“创新创业”、“创青春”和“互联网+”活动,以此来激发大学生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让他们勇于挑战自我。但是会选择自我创业的人只是少数,仅占18%。一方面,大学生想要创业的激情还很不够。高校开展的创业基础课未能激发学生们的热情,几乎都是应付了事,更有甚者“搭便车”。
2.理想薪资高于个人能力所匹配的薪资
在就业选择上,有41%的大学生更看重薪资待遇,且存在61%的大学生要求月薪在4000-7000元并且希望在1-3年内达到预期薪酬,这说明说明大学生对于薪资待遇要求预期较高,求职时首先要求高薪作为首要位置来考虑而忽略多方因素:自身能力是否与企业要求岗位所匹配,企业是否愿意给出其目标薪资,所在城市整体薪资水平等,这就常常导致大学生与企业间存在要求上的差距,导致一部分不愿意降低要求的大学生在就业时遇到困难。
3.培养沟通能力和个人工作能力差
现如今,孩子们都是家中的宝。只要搞好学习,其他什么事情都不用做。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学校里,父母、老师都为学生们安排好了一切事情,学生唯一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为了考上一个心仪的大学。也常常有家长、老师用这句话来鼓励,“大学里轻松的很,想干什么干什么,大学老师都不会管你。”这导致了相当一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便开始懈怠,对生活对学习都是如此。
三、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看法
通过向众多企业人力资源部发放问卷的方式,深入了解了企业方对高校毕业生的看法。
1.企业眼中的贤才
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在面对大批应试者时,更看重的是大学生有没有可培养性,有没有实习经验,是否具有综合能力,最后才是其专业能力和学历。然而我们大学生往往在大学期间缺乏甚至是没有实习的渠道,这使得他们的专业知识没有得到很好的输出。而且,一味地深专大学具有局限性的专业课知识而没有去有效地输出和实践。那么到最后,即使学历再高,自身能力的局限性也会使得大学生所处的职位层次不会很高。
2.企业方对大学生印象——能力不足、爱跳槽、无忠诚度
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新鲜血液,而这些新鲜血液最好的补充便是充满朝气的应届毕业生们,但是由于应届毕业生们刚刚从学校毕业,对社会中的工作及生活认识不足,对自身的定位不够准确:容易产生眼高手低,自己的能力与自己的期望值严重不符的情况,但由于的部分应届大学生在大学四年中一直处在于高校的象牙塔之中,不能正确的与企业的需求相匹配。同时在学校中的学习环境与企业工作中的学习环境大不相同,故而造成了很多企业对于应届大学生的能力的误解。
四、对大学生的建议
1.端正心态,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自主创业
大学生要摆脱天之骄子的思想,摒弃固有的行业等级观念。不要只把目光放在较为稳定和薪酬较高跨国企业,国企,事业单位等。我国民企占比80%,所提供的岗位数较多,大学生可以转向民企就业,抓住就业机会。热门岗位,如经营管理类、财会类,竞争人数多,竞争压力大,大学生应向其他岗位分散,减少竞争压力,弥补其他岗位的空缺,提高就业率。在就业初期,不要把高薪酬作为首要因素来考虑,应根据自身能力,所在岗位,企业愿意给出的目标薪资和所在城市整体薪资水平来预计薪资。大城市就业竞争压力大,不能一味追求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城乡基层单位也为大学生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念。提高创新能力,大学生自主创业。大学生要具有挑战自我的精神,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利用国家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的优惠政策,成功自主创业,实现自己的理想。
2.增加专业知识,注重综合素质
成才必先成人,好的道德素质是成才的基础和保障。大学生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遵守道德规范。要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无论是基础课程还是专业课程,都要学得认真踏实。再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同时,多开阔眼界,进行实践,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大学生除了要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之外,还要培养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非专业
3.了解相关就业政策,合理利用学习就业指导中心资源,积累实践经验和实习经验
明确国家政策在大学生就业方面给出的便利条件,在学习就业指导中心进行职业规划辅导,明确未来求职方向,学习应聘技巧,提高面试通过率。实习是大学假期生活的重头戏,实习经历是大学生进入社会前的一次角色预演。面对就业难的大背景,大学生更应该尽早接触职场,但不能为了实习而实习,要有所规划。大学生的实习可以加深对职业与行业的了解,确认自己喜欢或擅长的职业。
4.确立阶段目标,培养前进动力,培养鲜明个性,增强竞争力
一旦确定了目标,就要排除各种干扰,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要常立志,要立常志,始终清晰自己既定的目标,坚定不移地朝着目标奋进。每个人都有个性,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具有鲜明突出的个性。个性的培养可以结合专长的培育来发展,我们要能够正确地认识与评价自己,找出自己众多竞争力中哪一项能够成为核心竞争力,也就是找出自己的强项去展示、去竞争。
五、对高校与企业的建议
1.校企合作之商业沙龙
各个学院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定期举办企业沙龙活动。学院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或者时事热点去邀请企业嘉宾,确定当期的主题,在学校里宣传,让感兴趣的同学前去参加。沙龙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企业嘉宾可以介绍自己的企业文化,让同学们能对该企业有更深的了解;其次,就该期主题来探讨未来的发展和趋势;最后留有时间进行互问互答。
此类沙龙活动,通过邀请企业家进课堂与在校学生进行近距离的交流,让同学们于课堂内领略到企业家们的风采,不仅可以让同学们对自己的专业方向有更清晰的认识,也让同学们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了更清楚的目标与方向。同时,还可以增大企业的知名度,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对学校亦是一件好事。
2.校企合作之新实习形式
据调查,各大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大都把重心都落到了应届生的身上。平时的一些校企活动并未涉及大一至大三学生。考虑到大学生寻求實习的机会本身就很狭窄甚至是没有,所以导致大一至大三学生无法通过合适的渠道锻炼自己。所以笔者提出的新型组织便是招揽综合能力强的大一到大四的大学生进行与企业之间的一些互动活动。比如,营销挑战赛,互联网+商业/科技培训,包含CPS社群运营,线上线下营销等形式的商业实战或模拟赛。大一学生若要去企业实习,可以先从基础工作做起,那么到了大四自然就功夫到家了。参加实习的学生并非是单单凭借个人意愿去企业进行“尝试性”的实习,而是在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的数据分析上,基于每个学生性格测评、平时成绩、就业实践课成绩、面试成绩等筛选且匹配给合适且符合双方要求,最后向企业中输送高“指向性”而非“意向性”的单向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旭东.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现象解读——基于大学生自身原因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21):284-285.
[2]王迎.由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现象引发对高校教育的再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28(17):3-4
[3]曾艳.毕业,失业?——大学生失业现象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3):101-104
作者简介:
惠怡莎,1999年8出生,女,汉族,陕西西安人,本科在读,西安外国语大学商学院,研究方向: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