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学校管理,完善治校策略

2020-06-24黄欣欣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68期
关键词:校长策略管理

黄欣欣

【摘要】有人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所学校的综合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的管理能力。通常情况下,学校的人、事、财以及物是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而这些要素中,首要的是对人的管理。这就要求校长具备较强的领导力和凝聚力,能够得到教师的认可和信赖,成为团队中的主心骨,带领所有教师共同进步向前发展。由此可见,一名优秀的校长要善于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创造力量。

【关键词】管理;校长;策略

一、发扬民主,营造平等和谐的工作氛围

确保教师的话语权得到保障,有利于学校管理的高效落实。日常工作中,校长可以同事的身份和态度与教师交流,引导教师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看法。面对教师提出的建议校长应当耐心倾听,从而制定合理可行的发展策略。尽管校长是学校的高层管理者,但是重要决策的制定需要借鉴教师的建议,尤其职位晋升、出入款项等方面,应当由大家共同商讨选择最佳方案。这样,校长在民主管理的过程中,就营造了一种平等和谐的工作氛围,使每个教职工都能意识到自己是这个集体中的一个分子,产生强烈的归属感,时时都愿为实现集体的目标而努力,整个群体无形中也产生了较强的凝聚力。

二、合理分工用人,充分调动积极性

配班教师以及主班教师是学校人员管理的主要对象。尽管受到家庭环境、知识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每个人的性格能力存在差异,但是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这就要求校长善于发现教师的优点,根据每个教师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引导方法,帮助教师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提高学校用人效率,为学校的进步发展奠定基础。

(一)选配好领导班子,科学分配权力

评价一所学校的质量,可将学校领导人员的综合素养和能力作为重要依据。以校长为中心的领导队伍中,每个人的发言和见解均具备参考意义,这就要求校长在选拔领导班子时应当综合考虑多方因素。

1.要坚持德才兼备。优秀领导班子必须德才兼备,具备高尚品德的同时还要有专业的管理能力,二者缺一不可。

2.要注意人才互补。校干部的选拔需要考虑每个人的特长所在,应当注重人员能力的协调互补,互相配合,如此能够为学校的有序发展创造持续动力,进一步实现管理目标。

3.要保持相对稳定。加强领导班子的人员稳定性有利于带动员工积极工作,确保管理工作高效开展。

为领导班子发挥价值作用创造条件,要求权力的分配更加科学合理。权力过度集中或者过度分散,均不利于组织的正常运转。因此,校长应当科学地分配权力。领导班子成员各有各的一份工作,明确分工,各其责。许多校长容易出现的总是就是截权越位,事事包办代替,使下级不能正确行使自己的职权,其结果是自己成了孤家寡人。由此可见,如何均衡权力是校长提高管理效率必须面对的问题。一是校长要有工作中的大事以及处理这些事的关键环节,校长必须抓好,矛以充分重视。对于日常具体工作,校长要分工明确,做好监督,不用事必躬亲。其次是尽可能提高领导班子的工作积极性。要给他们权力,使他们在工作中感到自己享受的权限,从而尽职尽责。

(二)合理使用教师,提高工作效率

通常而言,每个组织发展均需要高效的管理策略,而管理这一行为往往面向所有的员工,因此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1.要量才使用。校长应当深入探究每个教师的优点所在、能力所在,确保安排的工作能够为其胜任,帮助教师发挥自我价值的同时提高管理质量。就目前而言,素质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而素质教育是一个全面性,综合性的教育。这样,要适应时势,学校就得结合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开足课程,让每位教师的兴趣特长尽得施展,做到用其长避其短。让教师乐于完成他们的教学任务。在安排好主科教学的同时,根据教师的不同爱好让他们担任各种技能科教学。比如,让有音乐天赋且有兴趣的老师开设音乐兴趣小组,组织歌舞活动,让身体健壮,爱好体育的老师组织开展体育方面的少年宫活动,带领学生成立体操队、田径队、球队;让画画,美工的功底较好的教师担任美术课辅助教学,并开展美术展览、书法竞赛……这样,教师乐教,学生乐学,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

2.要公平对待。公平公正是校长应该具备的特质,对所有教师一视同仁,为教师提供公平和谐的晋升环境,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这要要求校长要善于与教师进行沟通。管理工作面向的群体是所有教师,因此校长应当加强与教师的交流,拉近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获得教师的认可信任,使他们产生主人翁意识,为学校的进步发展贡献力量。

3.要注重沟通。“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多与教师沟通,关心教师,必须“动之以情”。校长应该深入到教师当中,了解教师内心所想,尽己所能帮助教师解决问题。人与人一旦建立起感情,相互间便会有亲切感。因此,领导必须平易近人,深人实际,关心体贴教师,同教师广泛接触,跟教师同甘共苦,建立深厚感情。当教师的个人情绪低沉或者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校长应当站在当事人角度思考分析,与教师积极交流,尽可能的帮助教师摆脱困境。中老年教师子女的升学与就业问题等,都要花费教师相当部分的精力,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校长应当竭尽全力为教师排忧解难,给教师带来心灵的慰藉。如此一来,教师也会将校长当作朋友一样对待,将学校发展作为自己的事业去打拼。

三、善于协调,正确处理好各方面关系

一名合格的校长应当具备较强的协调能力,无论是发生矛盾还是问题,校长的协调作用十分关键。协调能力是每一位管理者不可缺失的特质,任何一个组织的成功均需要管理者的协调作用。

首先,要协调好与上级领导的关系。优秀的管理者应当尊重上级领导,并积极配合服从。向上级汇报工作内容以及组织发展现状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如实阐述,不应该掺杂虚假成分。应当各司其职,相互支持,积极工作。其次,要协调好自己与领导班子关系。在一个领导集体中,同事之间在各自的分管工作中要做到真诚相待,平等待人,相互关照,相互通气,相互补充和理解。再者,优化领导和教师之间的关系也是职责所在。除此之外,还要协调好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及时发现问题,化解矛盾,使学校各项工作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四、加强修养以身作则,發挥高尚人格的影响魅力

管理工作中,倘若校长注重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给教师树立榜样,就能够在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加强教师自我完善意识,对自己的工作更加热情、抱有希望。由此可见,校长的综合素养水平能够对教师产生深刻影响,这就要求校长具备优秀的人格品质。

1.校长要有极强的事业心。事业心是一位成功者必须具备的特质,只有在工作中加倍投入精力才能够获得最终的成功。对教师而言亦是如此,随着教育事业改革的全面推进,教师应当努力丰富自我,开创全新领域,挖掘自身潜力的同时实现人生发展目标。

2.校长应具有宽阔的胸怀。心胸宽广是成大事者必须具备的品质,无需在个人恩怨中消耗时间精力。作为学校的高层管理者,校长应当具备宽广的胸怀,更多的关注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忽略他人的不足。

3.校长要有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就工作作风分析,有的校长倾向于口头规划,缺乏对学校发展现状的了解,导致工作进展缓慢、效率低下;有的校长则更加倾向于实事求是,设置的发展目标也是合理可行的。闻一多先生对自己的评价是“做了也不说”,他通过实际行动表达了自己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因此,工作中校长应当谨言慎行,对自己的话语负责,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处理任何事务,确保学校工作顺利开展的同时获得教师的认可,真正发挥校长的领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恒山.校长治校方略[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6).

[2]雷思明.依法治校与学校规范化管理操作指南[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8(2).

猜你喜欢

校长策略管理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Passage Four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