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动手操作能力的有效训练

2020-06-24姜侠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有效训练动手操作小学数学

姜侠

摘 要: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对于小学生而言存在比较大的难度,小学生的抽象思维比较弱,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很难让学生通过语言讲解理解知识,这个时候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课堂讲解,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的独立思考能力,促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地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提高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 动手操作 有效训练

引言

数学是一门带有明显抽象性质的学科,教师在教学具体数学知识的时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能力的训练。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摒弃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法,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对于知识的操作学习能力,摒弃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自己主动的学习进行实际的操作训练。教师也可以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从而更好地建立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1]

一、加强动手能力培养,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而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思维更加开阔。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教学的相关内容,为学生创造动手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带着强烈的学习欲望展开数学知识的学习,继而能够对于相关的知识进行精确地把握,提高学生的智力学习水平。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之下,进行深入的探究学习,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数学知识的学习,自己去掌握相关的数学内容,激发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提高自己的学习效能感。例如,教师在对学生教学“轴对称图形”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具体的几幅图片,让学生分析他们的共同之处,引出轴对称图形,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制作一副轴对称图形。教师的引导能够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还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不仅仅在课堂上喜欢实际动手操作学习数学知识,而且在课下也能够进行积极探索,提高学习效果。

二、创建和谐操作氛围,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积极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为学生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积极的学习氛围中敢于设疑,敢于结合教师的讲解进行动手操作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让学生把实际的操作学习内化为自己的心理需要。学生在课堂上在教师的带领之下针对要学习的知识进行剪一剪、摆一摆,能够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学生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学习能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在对一年级学生教学“两位数的减法”运算时,可以让学生计算32-9=?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取小棒数数的方法,学生先自行数出32根小棒,然后拿去9根,计算结果。通过教师为学生营造积极的动手操作氛围,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将自己操作的过程中完整地表达出来,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能够与同学进行积极交流、表达,提高学生进行数学操作的积极性。[2]

三、积极指导学生操作,促进知识理解能力

教师在让学生结合学习的知识进行操作学习之前,需要对学生示范性的演示,讓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和讲解来进行有顺序的操作学习。在进行指导的时候,为了能够给学生更加形象地展示,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直观动态、声像结合的操作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在进行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指导学习,避免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陷入盲目探索学习,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下降。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独立操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操作学习分析讨论学习。例如,教师在教给学生“立体图形的认识”相关知识的时候,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自己制作立体几何图形,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够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能够让学生变抽象的图形认识为形象直观的图形制作和操作,教师在学生操作的基础上,能够很好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立体几何图形的掌握,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3]

四、课后布置操作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让学生完成操作作业之前,很多的内容并不是单纯地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演示就能够实现教学的目标,还需要教师为学生布置操作性质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进行数字计算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自己进行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操作验证自己的学习结果是否正确,通过教师为学生布置实践性质的作业,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得到明显的改善,最终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也会得到改善。例如,教师在教给学生长方体的计算公式时,可以给学生布置实际动手操作的作业,让学生首先用课堂上学习的公式进行计算,然后通过木棒摆出长方体的形状来验证自己的计算结果。学生在自己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巩固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学生会更加深入的了解长方形计算的公式,促使学生更加自信的学习图形知识。教师可以让家长配合学生的实际操作过程,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及时地进行指导。[4]

结语

让学生在课堂上结合教师的讲解进行实际操作锻炼学习,能够有效地降低学习数学知识的难度,尤其是掌握一些比较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非常大的帮助,不仅仅能够降低知识的难度,还能够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的学习印象。教师在采取操作教学方法的时候,需要注重合理的安排对学生的教学时间,避免学生在课堂上出现课堂混乱的情况,数学教师还需要不断地改善操作性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能力,促使数学教师的教学效果不断地提升。

参考文献

[1]辛树洪.谈培养小学生数学动手操作能力的时机与方法[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20):235-236.

[2]敖晓辉.论小学数学动手实践操作能力[J].中外交流,2018(50):388.

[3]王雪涛,王丽丽.关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几点措施[J].考试周刊,2019(39):88.

[4]黄国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J].中外交流,2019(3):262-263.

猜你喜欢

有效训练动手操作小学数学
预科低班民族学生MHK(三级)口试试题的有效训练及注意事项
浅析如何有效做好初中英语听、说教学
“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短”的启示
在活动中探索求知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