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分类的学生工匠精神培育
2020-06-24俞雪钰
俞雪钰
(浙江工业大学,浙江 杭州 310000)
2015年5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计划,力争在未来10年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目标。2016年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引发社会热议。随后,在十九大报告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时也强调要弘扬工匠精神,营造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提到,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加快制造强国建设,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由此可见,国家对培育工匠精神、增强中国制造、建设制造强国的高度重视,更体现了培育工匠精神的时代诉求及其对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性。制造强国人才是关键,培育具备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更是关键。
1 工匠精神内涵解读
研究工匠精神必须先理解其内涵。不学生者们对工匠精神内涵的定义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精神内涵主要就是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要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我们就要让工匠精神的内涵与职业教育的教学相适应,要将工匠精神的内涵合理解读,以更好地适应职业教育的教学。根据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等于1956年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他们将教育目标体系划分为认知、情感和操作技能三个维度,将每个领域划分为从低到高的不同层次,我们也可以将工匠精神的内涵划分为不同层面并划分不同层次。鉴于工匠精神强调工匠的技能水平,我们就必须包含技能层面,而三维目标中认知和情感这两个维度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态度层面。曹宝龙也曾在“基于素养发展的课堂教学目标体系”一文中提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转化为课堂目标,可以用“态度”来表示,指出这里的“态度”应该融入了“情感”与“价值观”可实施的因子[1]。在此,对于工匠精神,我们则将知识维度也融入其中。因此我们可以将工匠精神的内涵主要分为技能和态度两个层面。在技能层面上,强调工匠要具有精湛的技术,可以根据技能高低将技能层面分为熟练度、精确度、创造力三个层次。熟练度主要指工匠对其技能的掌握程度,越熟练则其生产产品的效率越高。这需要工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不断练习。精确度指工匠技能水平的高低,也是产品品质的体现,需要工匠做到足够专注、严谨、一丝不苟。而创造力则是要求工匠在原有技能基础上不断创新,提升工艺水平。计划行为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计划的结果,其中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是决定行为意向的3个主要变量。所以技能层面工匠精神的培育是离不开态度层面工匠精神的养成的。同样的,态度层面的工匠精神我们也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层次。计划行为理论中指出信念是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及知觉行为控制的认知与情绪基础。因此我们可以将信念作为工匠精神态度层面内涵的其中一个层次,指工匠自身所固守的基本态度,主要是其对产品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除此之外,工匠在进行技能操作时必须遵循一定的技术规范要求。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原则,即工匠在制作产品时所需要遵守的一系列规则,工匠要树立正确的态度对待,做到严谨、细致、专注、负责。而更高层次上,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一种价值观:工匠要对其工作有着深入认识与热爱,不仅仅将其技能视为工作所需,而要将其视为个人存在的价值和毕生的追求,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所以工匠精神的内涵可以划分为技能和态度两个层面,技能层面的工匠精神划分为熟练度、精确度、创造力三个层次,态度层面的工匠精神则划分为原则、信念、价值观三个层次(表)。
工匠精神内涵表
笔者则是主要提出对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层面上工匠精神的培养,提出在项目式学习的基础上对项目进行一定的分类,同时也根据相关理论对学生进行分类。将项目类型与学生类型相结合,提高学生技能学习的熟练度、精确度与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工匠精神。
2 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可行性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项目的周期根据需要有的可能只需要一天、一两周,有的可能持续一个月甚至整个学期。项目可以是独立完成的,也可以是小组合作或者全班共同完成。项目式学习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强调从真实情境的问题中寻求答案,其主要过程可以大致分为确立项目、讨论调研、完成创作、成果展示、评价交流,其中还包括营造教学环境、分组分工等一些辅助过程。工匠精神的内涵分为技能和态度两个层面,在技能层面上强调操作的熟练度、精确度以及创造力。而要想达到庖丁解牛般的熟练度和百步穿杨般的精确度必须通过反复的训练才能达到,项目式学习则很好地提供了这一条件。在项目式学习中进行同一或类似项目的反复操作并在每个项目结束后进行评价交流能够使学生不断地提高自己操作的熟练度和精确度。其次,项目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动手操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因此,项目式学习可以为学生的工匠精神培育提供。
3 项目式学习中的项目分类及工匠精神培育
要进行合适的项目教学,我们必须确定好项目的类型,对不同类型的项目采用不同更加细化的教学方法或者是通过不同类型的项目来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所以如何进行有效的项目分类至关重要。本文中的项目分类则是从自动控制系统中所采用的动态结构图得到灵感将项目分为递进式、并列式、反馈式,也由此衍生出重复式、分解式等项目类型。递进式项目则好比动态结构图中的串联连接,前一个方框的输出作为后一个方框的输入,需要一步接着一步,递进式的项目也是需要学生们在掌握了前一类型的项目上才能继续进行下一类项目。这种项目要求从易到难,呈递进式,让学生们在掌握了前一部分知识点或操作技能之后再继续下一部分。这样能够不断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点和操作技能的掌握,不断接近教学最高目标。并列式的项目就像动态结构图中的并联连接,虽然路径不一样,但是具有同一个输入信号并得到一样的结果,这是一些相似而又不完全相同的项目,均是基于同一学习阶段后所要进行的项目并具有同样的教学目的。这些项目不仅可以测试学生们对先前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让学生们有举一反三的意识,培养思维迁移能力。反馈式项目则是从动态结构图中的反馈连接得到的启示,一个方框的输出信号输入到另一个方框后,得到的输出再重新返回到这个方框的输入端,构成输入信号的一部分。这种项目就是要通过学生对项目的进行,根据学生们的操作过程及结果来得到一些反馈信息然后反馈得到的信息让学生们再次进行不同的项目。比如:项目完成优异,则进行下一步的学习。项目完成不过优异,则重复进行同一项目或类似的项目等等。反馈式项目应该贯穿于课程始终,每个项目都要进行及时的反馈,需要通过技术手段在线观察并及时反馈学生们的操作情况,根据项目内容借助一些信息化工具来进行反馈。重复式项目,顾名思义就是不断地重复进行同一项目,相当于将反馈连接看成一个整体。在学生们未到达既定学习目标前,不断地进行循环,重复这整个反馈过程直至达到要求为止。分解式项目则是将某一个具体项目分解成某几个小部分,可以分别进行学习来掌握不同的知识点,将整个分解式项目学习完成之后再进行整合学习就能够掌握具体的项目操作,适用于一些学习能力不强、学习进度缓慢的学生。
4 不同类型项目对工匠精神的培养
工匠精神就表面解读可能就是一种思想精神层面的,前面提到将其分为技能与态度两个层面。其实这两个层面也是相关的。若工匠不满足态度层面的要求,态度不行又如何能提升自己的技能;同理,工匠若技能达不到要求那态度层面也将难以过关,没有严以律己。而这里各类项目的学习主要是通过不断的训练提高学生们的专业技能,培养他们技能层面的工匠精神。专业技能的训练就是要不断提高学生们的操作熟练度、精确度以及创造力,即培养学生技能层面的工匠精神。重复式项目就是反复训练学生们的单一技能以不断提高熟练度并在反馈的基础上不断修正提高精确度;递进式项目是对学生技能水平的一种训练与不断提升,让学生在项目的递进学习中提升技能水平,提高操作精确度;并列式项目能够让学生类似的项目学习中发现规律、掌握技巧,在掌握原有技能的基础上激发思考,提升创造力。
5 结 语
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非短暂的学习训练所能够养成。要想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首先要清楚工匠精神的内涵,再根据其内涵来进行合适的学习训练。而在培养学生技能层面的工匠精神时,利用项目式学习较为合适且针对工匠精神技能层面的内涵将项目进行一定的分类,不同类型的项目侧重于培养工匠精神的不同方面,以更好地培育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