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布司他联合秋水仙碱在青中年HUA合并痛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20-06-24张海军朱春萍王慧慧马佳妮张艳荣
张海军,朱春萍,孙 哲,王慧慧,马佳妮,张艳荣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HUA因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泄障碍,致使血尿酸持续升高,一度为痛风的生化基础和病因。痛风性关节炎发作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约80%的HUA源于尿酸生成增多,故临床常用药物以抑制尿酸生成的别嘌醇或非布司他为主,配合秋水仙碱预防治疗中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为探索青中年人群HUA合并痛风的更佳方案,我院分别联合应用非布司他+秋水仙碱,别嘌醇+秋水仙碱,疗效确切,现通过组间比较的方式将具体情况作如下报告: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就诊的HUA合并痛风患者98例,男67例,女31例,年龄21-48岁,平均32.10±10.19岁。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例,临床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应用秋水仙碱+别嘌醇,秋水仙碱(国药准字号:H53021369 生产企业:西双版纳药业有限责任公司),0.5mg/次,3次/d。别嘌醇(国药准字号:H31020334 生产企业:上海信谊万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初始应用剂量为50mg/次,1次/d,根据血尿酸水平每2周递增50-100mg,连续治疗12周。
观察组接受秋水仙碱+非布司他,秋水仙碱应用方法与对照组相同,非布司他(国药准字号:H20130058 生产企业: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mg/次,1次/d,根据血尿酸水平每2周递增20mg,连续治疗12周。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血尿酸达标情况(<5mg/dl即达标);治疗期间各组患者急性痛风发生率;过敏反应发生率,并进行组间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0.0 软件进行资料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接受x2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观察组在血尿酸水平达标率方面略高于对照组,急性痛风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3 讨 论
H U A 与痛风是临床常见代谢病,多因嘌呤代谢紊乱、遗传、尿酸排泄障碍等所致。病情进展,可损伤肾脏与关节功能,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工作。对HUA合并痛风的青中年患者,主要进行降尿酸治疗。
表1 两组患者血尿酸达标率、急性痛风发生率及过敏反应发生率比较
别嘌醇通过抑制黄嘌呤、次黄嘌呤转化为尿酸来降低尿酸浓度,以减少肾脏、关节尿酸盐沉积[1],但该药物治疗期间患者易出现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秋水仙碱通过减轻局部白细胞破坏所致炎症作用,达到迅速抗炎效果,从而帮助患者止痛,同时还能降低白细胞吞噬、活动作用,能降低尿酸沉积,进而降低炎性反应。非布司他,是一种临床应用较广的新型非嘌呤药物——黄嘌呤氧化还原酶抑制剂[2],对于还原型、氧化性XO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很少出现过敏反应,降血尿酸疗效确切,安全性高[3]。联合应用秋水仙碱+非布司他与秋水仙碱+别嘌醇治疗青中年HUA合并痛风,均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尿酸水平,缓解患者痛风症状,从而提高生活质量,但非布司他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应用价值更显著。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联合应用非布司他+秋水仙碱的观察组在血尿酸水平达标率方面与对照组疗效相当(P>0.05),在治疗期间急性痛风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充分表明,联合应用非布司他+秋水仙碱治疗青中年HUA合并痛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