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适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

2020-06-24明祥英斯亚玲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4期
关键词:住院发生率评分

明祥英,斯亚玲,姜 燕

(四川省泸州市中医医院消化内科,四川 泸州 646000)

在内科所有类型的急症中,上消化道出血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具有病情进展快以及出血量大和出血速度快等临床特征,如果不能接受及时的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健康都会受到巨大的威胁[1]。因此必须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及时的抢救,最大限度的保证其生命健康,抢救的及时性与有效性至关重要,给予患者舒适化的护理干预也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表明,舒适化的护理方式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2]。本文选择80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舒适化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具体分析和阐述在下文中进行体现。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的临床资料

在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选择其中的80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实验1组和实验2组,每组中安排40名患者。实验1组中最小年龄和最大年龄分别是25岁和65岁,平均(50.21±3.22)岁,1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15例消化性溃疡和15例胃粘膜急性病变患者,本组中有22名男性患者和18名女性患者。实验2组中最小年龄和最大年龄分别是24岁和68岁,平均(56.20±2.62)岁,2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9例消化性溃疡和11例胃粘膜急性病变患者,本组中有20名男性患者和20名女性患者。所有患者在科学的临床诊断下都被证实为是上消化道出血,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和分析,差异是没有统计学意义的。本次研究是在患者、家属以及本院伦理委员会的同意下进行的。

1.2 方法

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对实验1组进行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的监测、出血量的评估以及饮食方面的指导等等。在此基础上,为实验2组患者采用舒适化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具体的操作方法为:(1)给予患者鼓励、支持和安慰,通过有效的人沟通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就疾病的发生机制、治疗方案、用药方式以及注意事项等为患者耐心讲解,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的发生与自身的恢复情况。(2)对患者呕吐的血以及其他污染物及时清理,告知患者在蹲下起身的过程中,速度一定要慢,避免吐血现象的发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3)为患者创设优雅、安静的住院环境,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量把患者安排在单间内,把房间内的温度控制在24℃~26℃,把湿度控制在50%~60%,要避免患者着凉,把各种仪器的音量尽量调低,以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效率。(4)指导患者在疾病恢复期间要绝对卧床休息,头偏向一侧,避免发生呕吐物的误吸,为患者实施口腔护理,避免口腔粘膜发生感染,定期为患者翻身,避免压疮的发生。

1.3 对患者评价和观察的指标

对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SAS 评分以及住院和止血时间进行比较和分析。SAS 评分越低,说明患者的心理状态越好[3]。

1.4 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将收集的数据用SPSS.20进行统计和分析,资料数据用(n,%)和(±s)表示,使用x2和t对得到的数据结果进行检验,如果P<0.05,那么就证明差异是有统计学意义的。

2 结 果

2.1 对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和分析

结果显示,实验1组和实验2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5%和5%,实验2组是有优势的(P<0.05)。

实验1组40例,误吸3例,吸入性肺炎4例,压疮1例,再出血2例,发生率10例。

实验2组40例,误吸1例,吸入性肺炎0例,压疮0例,再出血1例,发生率2例。

2.2 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SAS评分进行分析和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实验2组的评分较低,说明心理状态较好(P<0.05),具体结果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评分的分析和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评分的分析和比较(±s)

组别 例数 SAS评分(分)干预前 干预后实验1组 40 46.24±8.70 31.50±5.90实验2组 40 46.35±8.81 26.52±4.98 t 0.996 10.237 P> 0.05 <0.05

2.3 对两组患者的住院和止血时间进行比较和分析

实验2组的住院以及止血时间都相对较短(P<0.05)。

实验1 组4 0 例,住院时间(9.63±1.15),止血时间(3.84±0.73)。

实验2 组4 0 例,住院时间(7.05±0.90),止血时间(2.52±0.80)。

3 讨 论

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起病急、进展快以及死亡率高等特点,研究表明,因抢救无效死亡的患者占据13.70%的比例,抢救成功卧床休息的患者大多会有不良情绪的产生,影响预后。因此在患者卧床休息期间,采用高质量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4],常规护理模式下对病人的干预往往注重身体情况,而忽略了对患者的心理支持以及社会支持,使患者的诸多合理化要求得不到满足,从而不利于患者的健康恢复[5]。舒适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为患者实施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改善不良情绪,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其依从性。研究表明,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舒适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能提升护理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控制出血量,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6]。通过本文的研究表明,与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的实验1组相比,采用舒适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的实验2组,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后较好的心理状态以及较短的住院时间和止血时间。

综上所述,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中,采用舒适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猜你喜欢

住院发生率评分
具有Logistic增长和Beddington-DeAngelis发生率的随机SIRS传染病模型定性分析
妈妈住院了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Disorders of the brain-gut interaction and eating disorders
我给爸爸评分
A2DS2评分与AIS-APS评分在预测卒中相关肺炎中的表现
Castleman disease in the hepatic-gastric space: A case report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足月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研究及早期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