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肿瘤患者生命意义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2020-06-24曹颖芳
曹颖芳
(北京市延庆区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庆医院)肿瘤血液内科,北京 102100)
血液肿瘤疾病患者在患病之后容易产生心理压力,进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医院医疗理念发生很大的变化,针对血液肿瘤患者给予心理干预,帮助患者寻找生命意义,进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为了有效提高血液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意义,我院针对血液肿瘤患者的生命意义和生活质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以下是我院具体的分析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4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132例血液肿瘤患者,其中男性患者72例,女性患者60例,年龄20-76岁,平均(42.2±1.6)岁。上述选取的患者均符合血液肿瘤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患者年龄均在18岁以上,患者的文化程度均在小学学历以上。所有患者中排除了患有合并心、肝、肾等疾病障碍患者,所选患者均无任何认知功能障碍疾病,且患者无其他重大疾病。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获得知情权,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首先,患者入院后根据我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对患者的一般信息进行全面调查,主要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联系方式、年龄、名族、文化水平、职业、婚姻、经济收入、疾病史资料、血液肿瘤疾病确诊时间、化疗次数等。
其次,对信息调查详细的患者采用生命意义量表和中文版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进行检测,其中生命意义量表主要包括生命意义体验和生命意义寻求两方面,总分为9-63分; 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主要包括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活动能力四个方面,总分为0-108分。
1.3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使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取(±s)表示患者的生命意义和生活质量评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状况越良好。
2 结 果
2.1 患者生命意义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分析
血液肿瘤患者的生命意义体验和生活意义寻求评分分别为(26.36±1.06)分、(27.49±1.19)分,总分为(53.85±2.25)分,生活质量评分总分为(98.93±3.18)分,说明血液肿瘤患者的生命意义评分越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也越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意义呈正比。具体如图1、图2所示。
表1 生命意义评分分析〔±s,分〕
表1 生命意义评分分析〔±s,分〕
研究对象 例数 生命意义体验 生命意义寻求 总分血液肿瘤患者 132 26.36±1.06 27.49±1.19 53.85±2.25
表2 血液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分析〔±s,分,n=132〕
表2 血液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分析〔±s,分,n=132〕
研究对象 生活质量评分 总分生理状况 社会/家庭状况 情感状况 活动能力肿瘤患者 32.24±1.03 25.15 ±1.06 20.28±0.35 21.26±0.74 98.93±3.18
3 讨 论
近些年,肿瘤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死亡率也相应增高。随着医疗理念的变化,社会针对肿瘤患者的生命意义和生活质量的提升越来越关注,临床研究显示,单纯采用药物治疗,无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增加患者心理、精神等方面的压力。基于此,我院加强血液肿瘤疾病患者的生命意义的探寻,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在本次研究中选取132例血液肿瘤患者,通过对上述患者实施生命意义量表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研究显示,患者生命意义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评分也相应提高,因此临床治疗在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还需要为患者寻找到生命的意义,进而提高患者生存的价值[2]。主要源于生命意义包括生命意义体验和生命意义寻求两方面,医务人员引导患者寻求生命的意义,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生活意义感,同时也能提高患者积极心理,帮助患者树立与疾病抗战的决心,患者在临床中的治疗依从性显著提高。患者积极配合能够改善患者的疾病状况,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在血液肿瘤患者临床中需加强患者生命意义的寻求,帮助患者提升生命的意义,加强临床干预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