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US指导下冠脉临界病变的治疗
2020-06-24王小勤
王小勤
(江西省高安市人民医院,江西 高安 330800)
笔者对冠脉临界病变患者进行治疗以及检查的过程中,应用IVUS的作用和效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管桩动脉临界病变患者共98 例,患者共分为男性患者64例,女性患者34例,患者的年龄为43~78岁,平均年龄为(63.2±4.7)岁。在患者中,存在不稳定心绞痛患者68例,稳定心绞痛患者30例。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研究知情协议书。
1.2 方法
在对患者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将造影导管送至患者的左冠状动脉以及右冠状动脉口,完成造影导管的运送后,为患者注射造影剂,并同时开始进行检查和记录。在检查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对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判断,可以采用量化冠状动脉造影的方式来进行检查。
1.2.1 IVUS检查
在完成造影的情况下,在指引导管口的位置进行伪影去除,在此基础上将超声导管探头逐渐送入患者的病变血管远端。完成上述操作后,检查人员应应用超声导管的自动回撤系统,缓慢将导管进行回撤,并在回撤的过程中详细记录检查情况。
1.2.2 IVUS测量与分析
在对患者进行检查的过程中,根据患者病变的详细信息,将动脉粥样斑块划分为软斑块和硬斑块,具体划分条件如下:脂质斑块为软斑块;纤维斑块、钙化斑块或者混合斑块为硬斑块。除此之外,如果患者斑块内膜的纤维帽存在破裂情况,则将其划分为斑块破裂。
1.2.3 治疗方法
通过对患者进行检查并确定斑块情况后,给予斑块面积在70%以下、脂池较小、纤维帽较厚、不存在斑块破裂的患者药物保守治疗,反之则采用IVUS介入治疗。
2 结 果
2.1 患者检查结果
表1 患者检查结果
2.2 患者介入治疗效果
在全部98例患者中,共有29例患者采用了介入治疗的治疗方式。在患者进行支架植入的过程中,共有11例患者在植入支架后,虽然血管造影显示其扩张完全,但经过IVUS检查后,发现其支架并没有完全扩张,因此采用了进一步加大压力的方式,来更好的保证支架完全与管腔臂贴合质量。
3 讨 论
笔者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在所有研究患者中,软斑块患者比例为61.22%,患者数量为60例;硬斑块患者比例为38.78%,患者数量为38例。偏心斑块患者比例为56.12%,患者数量为55例;向心斑块患者比例为43.88%,患者数量为43例。
综上所述,对冠脉临界病变患者进行治疗以及检查的过程中,通过应用IVUS技术,可以更好的帮助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性质以及其狭窄程度进行判断,同时也可以介入临床治疗中来更好的提升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