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胃溃疡穿孔的临床解析
2020-06-24肖鹏
肖 鹏
(务川自治县人民医院,贵州 遵义 564300)
胃溃疡穿孔的患者,通常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来进行治疗,但不同的手术方式可以有不同效果[1],本研究抽取64例胃溃疡穿孔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探究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胃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的观察对象一共6 4 例,实验观察进行的时间为2 0 1 8 年1 月~2 0 1 9 年1 月,选取的患者经过临床确诊为胃溃疡穿孔。对患者进行分组,分组方法:数字法,分组数量:2 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男女比例:18:14,年龄阶段30~50岁,年龄均数为(42.3±1.4)岁。对照组,男女比例:17:15,年龄阶段31~52,年龄均数为(42.8±1.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首先对患者进行麻醉处理,麻醉成功后,在腹腔镜下,在腹部做3~4个小切口(每个切口长约1厘米),通过腹腔镜找到穿孔的位置,然后将胃溃疡穿孔修补,完成后后,进行止血并缝合切口。腹腔镜手术对缝合的技术要求高,在缝合的过程中一定要谨慎,避免出现大出血的情况。术后指导患者进行力所能及的锻炼。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腹手术,首先对患者进行麻醉处理,麻醉成功后,找到患者穿孔部位,通过开腹手术的方式将穿孔部位修补,确保修补完成后,进行止血并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
①治疗完成后,观察患者的回复情况,整体病情的改善分为三个阶段(显效、有效、无效),然后将两组中显效和有效的病例数相加,对比总的有效率;②手术情况: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并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结合观察的项目,将有关资料分为两类,即计量资料(百分率表示)和计数资料(均数±标准差表示),输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21.0)中,采取对应的卡方和T值检验,最终得到P值,统计学有意义标准为P<0.05。反之则差异不明显,无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结果:无效1例,另外31例属于显效和无效,总有效率96.9%;对照组治疗结果:无效8例,另外24例属于显效和无效,总有效率75.0%,比较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观 察 组 手 术 时 间( 0 . 4 ± 0 . 2 ) h , 切 口长度(1.8±0.4)cm,住院时间(5.6±1.1)d;对照组手术时间(1.3±0.5)h,切口长度(5.3±0.6)cm,住院时间(9.6±1.4)d,将两组进行比较可知,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治疗费用更低、切口长度更短,治疗效果更理想。
3 讨 论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饮食不规律,多种原因导致胃部疾病的发生率逐渐上升。常见的胃部疾病如胃穿孔、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等,都有着非常高的发生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者早期的症状并不明显,患者也并不重视,往往在疾病发展到中后期了才进行治疗,但治疗起来较为困难,比如胃溃疡穿孔,应当采取有效的手术方式来进行治疗[2]。常见的胃部疾病,症状一般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在症状刚开始时疼痛规律与消化性溃疡相同,但在老年人身上常表现为痛觉迟钝,多表现为腹胀、上腹痛。若腹痛经常发作,或间隔时间愈来愈短,那么就应引起高度的警惕。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患者会逐渐体重减轻、疼痛加重等情况。
综上所述,对胃溃疡穿孔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更好,明显改善了患者的身体状况,帮助患者减轻痛苦的同时,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患者在术后恢复更好,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