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观察

2020-06-24安丽娜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20期
关键词:酪酸二联梭菌

安丽娜

(平谷区妇幼保健院,北京 101200)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指新生儿期常见疾病之一,是由于胆红素产生增加,排泄减少所导致,或兼而有之。主要表现为皮肤、巩膜或其他器官黄染。本研究将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配合蓝光照射用于高胆红素血症患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120例,经化验血清总胆红素≧220.59 umol/L,符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标准[1],并排除合并新生儿溶血、胆道闭锁及感染性疾病等。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观察组男34例,女26例;胎龄37~41周,平均(39.12+0.73)周;日龄2~27天,平均(15.18+5.06)天。对照组男36例,女24例;胎龄37~41周,平均(38.51+0.62)周;日龄2~27天,平均(14.25+6.43)天。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单纯蓝光治疗:患儿裸体状态,对外生殖器及眼部用黑布予以保护。选择单面光疗法,间断照射,直到患儿黄疸消退。观察组加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口服,250 mg/次,2次/d。使用新生儿经皮胆红素测定仪每日在固定时间、位置监测胆红素。

2 结 果

2.1 血清TBIL水平变化情况

治疗前血清TBIL水平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及结束后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为(3.52±1.13)d,明显短于对照组(4.18±1.3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清TBIL水平变化情况(±s)

表1 两组患者血清TBIL水平变化情况(±s)

?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7%和1 3.3 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十分常见的临床问题,胆红素脑病在我国并非罕见。目前临床常予以蓝光照射治疗,并且疗效已得到临床认可[2]。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剂主要成分是酪酸梭状芽孢杆菌、婴儿型双歧杆菌,其中酪酸梭菌能耐受胃酸进入肠道,分泌肠粘膜再生和修复的重要营养物质酪酸(丁酸),并能促进双歧杆菌等肠道有益菌生长,抑制有害菌生长,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减少氨、吲哚等肠道毒素的产生及对肠粘膜的毒害,恢复肠免疫功能和正常的生理功能,有效降低肠道pH值。本研究结果提示,治疗结束后,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疸消退时间较对照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说明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配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效果更好。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综上所述,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明显降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酪酸二联梭菌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腹泻患儿的效果分析
酪酸梭菌-糯米复合发酵液对鼠伤寒沙门菌的抑制作用及其对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小鼠肠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的影响
丁酸梭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复合丁酸梭菌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酪酸梭菌活菌散剂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对血清IL-6、PCT水平的影响
3“S”让自主教育在队建中发力——二联小学提升少先队员主体能力的探索
高举队旗跟党走——上海市杨浦区二联小学红色教育活动
《鸡新城疫(基因Ⅶ型)、禽流感(H9亚型)二联灭活疫苗(aSG10株+G株)在蛋鸡上的安全性及免疫效果研究》图版
两种饲料添加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腹泻率的影响研究
一种富含酪酸菌发酵豆粕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