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与防范

2020-06-24娄方琴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20期
关键词:神经内科情况护士

娄方琴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神经内科,重庆 402160)

临床工作中,护理潜在的风险问题困扰着广大的一线护理人员,一旦发生除了会引发护患纠纷外,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也会造成影响。神经内科以老年患者居多,护理风险发生几率较大[1],如何有效的降低甚至杜绝护理风险具有重大意义。我院神经内科采用风险管控护理模式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收住入院的神经内科患者120例,分为研究组I,研究组Ⅱ,每组60人。研究组I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Ⅱ实施风险管控护理模式。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风险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其中,研究组I,男34人,女26人,年龄42~68岁,平均(55±13)岁; 研 究 组Ⅱ, 男3 3 人, 女2 7 人, 年 龄43~66岁,平均(54.5±11.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无统计学差异。

1.2 研究方法

首先分析神经内科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并以此为依据实施护理干预。其中,研究组I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干预模式;研究组Ⅱ采用风险管控护理模式。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应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x 2 检,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

2 风险管控护理模式

2.1 建立神经内科患者的个人健康档案

对于入选的神经内科患者建立个人健康档案[2],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药物过敏史、药物耐受情况、饮食习惯、其他合并症状、病情进展情况、心脑肝肾情况、心理状况、家庭经济及个人工作学习情况等,尤其应真实记录患者和陪护亲属的电话、微信等联系方式。

2.2 完善制度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一套完善、可行的风险防控制度可以有效的降低风险发生率。值得注意的是风险防控相关制度要结合神经内科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可网上抄袭。比如,针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居多的情况,就要重点预防患者跌倒、坠床、压力性损伤等情况。

2.3 树立风险防控意识

应加强神经内科护士的思想作风教育,反复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牢固树立“风险防控,预防为主”的思想。可在科室内部开展风险防控教学,最好以实际发生的案例为教学内容。此外,还可将风险防控作为科室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通过上述措施加深护理人员对风险防控的重视。

2.4 加强风险防控培训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加强神经内科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对于降低“人为”因素引起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每季度举行专项的技能操作科能比赛,对于优胜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激发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针对本科室常见的风险,可指定相应的预案,每年组织科内人员实际操练,相关结果应纳入个人年终绩效考核结果。此外,还应加强护理人员尤其是新进人员的沟通能力培训,各小组护士可互相扮演家属、患者、护士角色,按护理工作中的常见情景加以练习,培养护士的沟通协调能力。此外,在实际沟通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称呼患者床号,以免引起患者及其家属的反感。

2.5 风险宣教

在风险防控体系中,患者及其家属发挥着重要作用,对风险的重视及配合程度影响着风险的发生。针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居多的特殊情况,护理人员在风险宣教过程中要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还结合肢体语言讲解相关疾病的常识,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何配合医生、护士进行治疗及其重要性。尤其叮嘱患者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医嘱执行,不可盲目相信“小广告”尤其是电视广告,对于保健品要慎重使用。

2.6 生活习惯干预

良好的作息、饮食习惯有助于患者的疾病康复,在减少风险发生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生活习惯的干预不容易被患者及其家属接受,因此首要因素是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和配合,这就要求护士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做到良好的沟通。针对睡眠情况不佳的患者,可采取睡前泡热水脚,喝一杯热牛奶等方式来改善,有饮酒和吸烟习惯的患者要叮嘱其戒烟酒。

2.7 心理护理干预

神经内科患者由于长期受疾病困扰,经常入院治疗,经济压力大,觉得自己是儿女的“负担”。往往会有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临床表现为不配合治疗,甚至自暴自弃。如不能及时疏导,风险因素的发生的概率将大大增加,甚至出现自杀情况。因此,护士应筛查情绪波动较大患者,联合心理咨询师对其进行专项的心理干预。

3 结 果

3.1 神经内科风险因素

主要分为患者因素和医院因素。 患者因素:(1)患者普遍年龄偏大,身体机能差,容易发生跌倒、坠床、误吸、走失等情况。(2)患者长期受疾病困扰,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3)不良好的生活习惯,部分患者有抽烟、喝酒、熬夜等习惯[3]。医院因素:(1)医院的软硬件不能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相关仪器设备缺乏、床位短缺、人均护士数量少,使得风险的发生几率加大。(2)医院重视程度不够,医院针对风险防控的重视程度较差,没有有效的防控措施和体系。(3)护理人员技能水平有待提高,个别护士尤其是新进护士在技能水平和沟通能力方面是有所欠缺的,增加了风险的发生几率。

3.2 风险发生情况结果比较

研究组Ⅱ护理风险发生情况好于研究组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结果见表1。

表1 风险发生情况结果[n(%)]

3.3 护理满意度评分

研究组Ⅱ护理满意度优于研究组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s)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s)

?

4 结 论

本研究显示,神经内科护理风险主要是患者和医院两方面的因素,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并实行风险管控护理后,风险发生率降低,护理满意度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神经内科情况护士
最美护士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脱发 养“老金”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特殊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