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针灸治疗中风患者失眠症的疗效观察

2020-06-24张严严顾秀锋

关键词:失眠症中风神经功能

张严严,王 非,顾秀锋

(武汉市中医医院,湖北 武汉 430015)

中风为中医病名,现代泛指脑卒中,发生原因与气血逆乱、脑脉痹阻相关,致残率、致死率较高。中风发病后,受脑部供血异常影响,患者易存在头痛、头晕等症状,并表现出彻夜难眠、易惊醒等情况,可能会以此影响患者内分泌水平及脑部神经重建,不利于患者神经障碍性症状恢复[1]。中医认为,中风后失眠与心神不安、脑部及机体组织失于濡养相关。针灸为促进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加深神经性刺激重要治疗方式,研究中发现,对中风后失眠患者实施针灸治疗,可促进患者提升睡眠质量及神经功能重建能力。为此,本次选78例中风后失眠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探究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针灸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武汉市中医医院2017年10月~2019年8月78例中风患者失眠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研究组(39例);均经影像学、临床症状确诊为中风后失眠症患者;对照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39~72岁,平均(51.63±3.54)岁;中风病程2~11个月,平均(5.63±1.24)个月;研究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41~75岁,平均(52.48±4.13)岁;中风病程2~12个月,平均(5.81±1.51)个月;患者均意识状态清晰,且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其他原因诱发失眠症患者;组间患者资料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符合医学伦理。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阿普唑仑(湖南洞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43020578)口服治疗,依据患者实际失眠程度进行药物剂量选择,剂量范围为0.5~0.8 mg,睡前口服,持续治疗4周。

研究组:在与对照组相同口服用药治疗基础上,实施中医针灸治疗:取四神聪、三阴交、神门、内关穴作为主穴;心胆虚怯加心俞、丘墟、胆俞穴;心脾亏损加巨阙、足三里、脾俞、心俞穴;心肾不交加太溪、肾俞、心俞穴;胃气不和取下脘、胃俞血;痰热扰心加内庭、丰隆血;肝火扰心加侠溪、行间穴。患者取端坐位或平卧位,针刺部位常规消毒,平补平泄,留针30 min;1次/d,持续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1)比较组间治疗前后睡眠质量,以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表示,评分范围0~21分,分数高表示睡眠质量差;(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以NIHSS(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表示,总分42分,分数高表示神经缺损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均以SPSS 24.0软件计算,PSQI、NIHSS评分等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男女性别占比等计数资料以(%)表示,x2检验;P<0.05提示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治疗前后睡眠质量

两组患者治疗前PSQI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SQI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睡眠质量( ±s,分)

表1 治疗前后睡眠质量( ±s,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9 14.36±2.58 8.37±1.54研究组 39 14.92±3.10 4.53±1.37 t 0.867 11.634 P 0.389 0.000

2.2 治疗前后神经功能

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神经功能( ±s,分)

表2 治疗前后神经功能( ±s,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9 7.36±1.24 6.03±1.30研究组 39 7.31±1.52 5.43±1.17 t 0.159 2.142 P 0.874 0.035

3 讨 论

中医认为,中风可致气血瘀滞,诱发机体失于濡养、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进而发生“不寐”,并随病症迁延可增加患者出现肝阳上亢、脾胃失和、心胆虚怯等症状,可进一步影响其睡眠质量,出现睡眠时间短、睡眠质量低等情况[2]。现代医学认为,中风后患者脑神经受到一定程度损伤,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以及焦虑、抑郁等情绪,影响睡眠质量[3]。

阿普唑仑片为缓解患者负性情绪、促进睡眠药物,但长期治疗可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相关研究表示,对中风患者实施针灸治疗有利于改善其血液循环状态、改善其睡眠质量[4]。中医认为,失眠与肝、肾、脾、心等器官功能存在密切联系,故本次研究中主张补心气、安心神针灸治疗方式,以补气养血、改善心神。现代医学表明,针刺治疗期间可通过穴位刺激增强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神经突触重建,以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状态,以改善患者睡眠质量[5]。本次研究中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前PSQI、NIHSS评分相近,治疗后研究组NIHSS、PSQI评分均较对照组低,考虑原因与结合中医针灸治疗后,患者器官组织血液循环改善、神经突触重建能力增强相关。

综上,予中风后失眠症患者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针灸治疗,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及神经缺损情况,效果显著,建议推广。

猜你喜欢

失眠症中风神经功能
神门、三阴交配伍对失眠症睡眠质量和血清GABA、5-HT的影响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针刺对原发性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过度觉醒状态的影响分析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调督安神针刺法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效果及对过度觉醒状态的影响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红黄绿”三色套餐查中风
失眠症状≠失眠症及早治疗是关键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