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视知觉心理的马蒂斯作品色彩表现研究

2020-06-23于海燕

美与时代·下 2020年3期
关键词:马蒂斯色彩

摘  要:亨利·马蒂斯作为野兽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他的作品深深影响了20世纪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绘画风格。借助阿恩海姆的视知觉色彩的审美原理研究以及基于色彩原理基础上对马蒂斯的油画作品《生命的快乐》进行深度色彩美学研究,系统认识和对比马蒂斯作品色彩背后的感情依附和审美呈现,揭示其作品的那种狂野性与鲜艳性背后所孕育的美学态度,为这个深受后印象艺术流派色彩影响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艺术流派色彩意蕴做一些延展和探索。

关键词:马蒂斯;阿恩海姆;《生命的快乐》;视知觉;色彩

一、视知觉色彩理论的基本问题

(一)关于视知觉心理

视知觉是人类对有效视线内收集的外在可视物进行感知和加工的过程。从认知心理学理论研究的角度看,视知觉所指的是视觉观看的外界客观存在的景象,通过光波折射到视网膜上转译为一系列大脑可感知和识别的视觉符号信息。很显然,视知觉是由主体外在视觉和内在知觉两个方面构成的。也就是说,无需经过复杂的心灵加工程式,我们的眼睛就能看到和了解到的东西是人类客观的视觉本能;而将视觉观察到的形象运用抽象理智思维进行感知、加工和思考的行为则属于主体内在的知觉能力,这种知觉能力是人类大脑最引以为傲的高级行为方式。

通常,人类在与外部物理世界进行交涉的过程中,视觉相较于其他感官形式是最为灵活和忙碌的,因此,视觉感官称为感知外界经验的主要感觉器官。这种视觉感知外界经验的手段并不是简单的将外部“刺激物”加以界定,而是去探索由视网膜录制的这一“刺激式样”之内的那个隐藏的式样,由此形成视觉感知,也就是视知觉。

(二)关于视知觉色彩

视知觉色彩理论是阿恩海姆在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理论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一种用于艺术心理学研究的系统理论,这个理论以“色彩”为媒介来理解艺术作品的情感显露,将一切艺术形式的色彩表现归结为主体与客体在心理层面的形式和情感的完满统一,形成人与物之间视觉形式的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状态中的主体与艺术作品中所呈现出的色彩形式能相互印证,恰如其分地表达自身的表情内涵,从而展现完形心理学色彩的艺術审美功能。

同时,说到作为视觉刺激物的色彩,不禁想到“视觉刺激物”的轮廓形状,通过在同一个视觉式样中考究色彩和形状,更加有助于我们对色彩的认识。人们通常的直觉经验认为形状是一幅绘画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表现形式,而色彩则更多的是呈现锦上添花之美。但是,即使形状能将许多丰富的式样轻易区别,但色彩的传递表情功能却也称得上是视觉感知中最敏锐的。

(三)视知觉色彩的情感表现

德国物理与生物学家赫姆霍兹认为:“色彩感觉是颜色光对视网膜刺激所造成的神经冲动,知觉是根据心理接受到的冲动形成的有意义的阐释。”[1]沙赫泰尔更进一步指出:“人对色彩的经验和他对情感的体验之间,实际上有类似的地方。”[2]454在致力于不同色彩会产生相对应的特殊情感体验方面,心理学家做过诸多试验,例如,将人置身于红色系的环境中,人们容易进入浮躁、心急、焦虑的状态;而将人置身于蓝色系环境,人们则会进入温柔、安逸、令人向往的放松状态。证明这一观点的一个最生动和直接的例子,“一个足球教练总是让人把足球队员中场休息的更衣室粉刷成蓝色,以便给他们创造出放松的氛围;但当他对队员做最后的激励时,则选择在粉刷为红色墙壁的接待室进行,以便达到一种振奋人心的效果”[2]466。很明显可以看出不同色彩给人们造成的表情差异,一种明亮纯粹的红色比灰度较大的蓝色给主体产生的视觉效应要活跃得多。

二、《生命的快乐》视知觉色彩的审美分析

(一)创作背景

《生命的快乐》(如图1)是马蒂斯在20世纪初完成的绘画作品,画面创作的灵感来自于他1905年夏天在西班牙一个渔村的亲身生活经历,这幅作品中描绘了16个天真烂漫的人自由地栖息在这块滨海林间空地上,这是一幅象征阿卡迪亚乐土母题的创作。在这样一个远离大都市生活的原始母题环境中,能感受出马蒂斯渴望心中能有一方乐土的原始宗教情怀。

(二)色彩分析

以阿恩海姆的视知觉色彩理论分析马蒂斯此画,在画面中首先看到的是位于黄金分割点的两个头面向边缘用蓝绿色渲染的侧卧女人体,顺着这两个女人体腿部的优美曲线以及两个人物的目光所产生的视觉导向,引导我们的目光观察到画面四周呈放射状的其他人物活动。画中互相靠近的人物之间产生微微的重叠,把画面中心的两个人物与周围各个角落的其他人物联系在一起,画面中的其他人物则看上去比右下方抱在一起共用一个头颅的前景双人体小得多,由此便能轻易地将画面各组人物的空间距离确定。马蒂斯为了在画中体现人物的远近关系,不仅将各组人物的形体大小加以区分,就连不同空间内的人物色彩都精心设计,使得这些人物看上去并不是处于一个平面之内。

画面的背景在水平面上主要被分成三个部分:一是右下角蓝绿色三角形草坪地带以及上面所包含的横卧吹奏双管竖笛女人体和旁边双人体;二是位于中心部分的金黄色沙滩以及在林间做各种活动的人;三是左右两侧的树木以及淡红色天空、蓝色的水平分界线组成的背景。这样一来,整幅画中的色彩看上去就对称起来了。处于最近的前景中两个亲昵环抱的双人体与后面的浅红色云形树冠大致对称,画面中部左右两侧那使人唤醒力量、精神饱满的橘红色也在复杂的图样中保持着大致对称,处于最近的前景中的蓝色草地也是与远景中的蓝色海平面前后呼应。

孟塞尔和谐理论提道:“球体的中心是一切色彩的自然平衡点。”[2]475而马蒂斯的这幅作品中存在着内外两个自然平衡点。首先画面中的绿色在连续性原理的暗示下构成了一种近似环形的绿色平衡系统,从左下方绿色树干的生长趋势开始向上直至到右下方循环,绿色这种象征着大自然的色彩使这个隐喻阿卡迪亚乐土母题的画面完全陷入了一种“人间的、自我满足的宁静,这种宁静具有一种庄重的,超自然的无穷魅力”。这一绿色环状系统对整个画面起到稳定心绪的作用,它暗喻着美丽的大自然并保护着画中净土的宁静与安稳,仿佛在这个系统中的人与外界冷漠社会环境已完全隔绝;而让《生命的快乐》整个画面在诸多色彩的紧张关系中达到和谐平衡的另一个中心支点,是位于画面对角线中心点上手牵着手构成圆形阵地、快乐舞蹈的六个人,这六个人物在画面中虽看似娇小,但却具有使人情不自禁注意到他们的魅力。一方面,因为他们形成的是一种简化圆形图案,这是一种最容易吸引人注意的简单结构式样,对人的视知觉具有本能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受到画面中心两个面相相向的横卧女人体视域以外的延伸趋势影响,并且被放置在周围有其他色调环绕的核心位置上,使观赏此画的人更清楚地看到了这个标志着整个画面中心的圆形在帮助确立各种色彩的呼应对称时所起的作用。

和谐的色彩关系在艺术作品中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一幅构图的所有色彩要成为互相关联平衡的关系,它就必须在一个统一的整体中配合起来,马蒂斯在画面色彩中既相互对称,又极力地将由不同人物的大小而显现出的空间距离进行深度缩短。淡粉色天空与云朵形淡粉色树冠的色系仿佛是在一个空间平面之内,整个画面空间的第三度延展上的趋势大大受到了限制。右上方树枝背后的天空和横卧吹奏双管竖笛的女人体也起着与此相类似的作用。我们看到,位于中心支点下的两个横卧女人区域是整幅画面中最明亮的部分,因此看上去就比较凸出——也就是说,他把与之相比较黑暗的人物统统置于自己的亮度级别系列之中了。通过这种方式,画面人物被合理地区分放置在最亮与最暗色调之间的序列之中。

对于画面还有一个很明显的视觉体验,作品中颜色的使用固然具有足够的视觉冲击力,但却并不是一个纯色画面,除了中间人物的黑色头发区域外,整幅画都是用混合色构成的。那些姿态各异的人体都是在黄色的基础上稍微加进了蓝色或红色,从而使他们远近空间区别开来,也使整个画面变“暖和”起来了。这黄色同样也是参与组成橘红色和绿色的构成要素,但这共同的黄色在各区域中只是微微呈现出来,在树冠色彩中显得更是微弱。反而画面中这纯度很高的红色区域使它周围的各种色彩中产生出细微可辨的红色元素。但大体看上去,这些区域中的色彩却能互相达到区别甚至互斥的效果。

整幅画在远景中左侧红色树冠与右侧绿色树冠之间存在着(红色和绿色为对比色)最大的冲突。康定斯基曾说过:“世界上有冷的色彩,也有暖的色彩,但任何色彩中也不具有红色具有的强烈热力。”红色自身充满了肃穆感,犹如成年男子那样令人振奋又充满激情,而这绿色带给人的是一种安息柔和的气氛。这两种相互排斥的色彩关系,在这种见出紧张力的局部中又给人一种充满生命力的平静,总是时刻传递出一种刺激性与安静性在相互争夺的感觉。就连右上角暴露在冷色调树冠中的暖色天空也呼应了左边树冠的大面积暖色,紫色的天空与中间大面积的金黄色沙滩也是一种纵向的色彩视觉效应,为整个画面提供了明亮的色彩体验。整个画面中色彩之间的强烈差别,使画面中的人物产生了最大程度的分离,但同时通过色彩之间的相互补足,又使画面达到了永恒的动态平衡。

三、结语

本文在结合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理论的基础上,从视觉感知和情感表达出发,以马蒂斯的名作《生命的快乐》为例分析了各處色彩的使用和在画面中的具体作用,阐述了其充满激情与节奏感的作品用色与心理表达的关系。在阿恩海姆的这种色彩心理学背景的指引下,艺术家运用他们敏感的心灵对感性材料的创造性把握,使艺术界开始按照个人的喜好强行赋予画面形象主观性色彩。色彩的这个特点使不同艺术家在画面中的色彩内涵各不相同,此作品当中每一处人物及环境色看似随意涂画,但其中饱含着画家的苦心构思和经营。然而,心理学又是一个十分庞大复杂且研究时间久远的学科领域,其中有多个学术领域与色彩美学相互交叉影响,仅以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理论对艺术作品进行色彩感觉与视知觉分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希望能在今后不断深入对艺术作品色彩的理论研究与学习,为色彩心理学领域提供更多理论贡献。

参考文献:

[1]戈尔茨坦.认知心理学[M].张明,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8:317.

[2]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朱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于海燕,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马蒂斯色彩
与马蒂斯共用色彩
和马蒂斯一起去看海
秋天的色彩
特朗普:马蒂斯“有可能”离职
缤纷夏日
马不停蹄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