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愉悦氛围提高思辨能力
2020-06-23盛红庆
盛红庆
【摘 要】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才能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本文作者紧密联系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际,畅谈了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有效门径,值得大家予以适度关注和深层次商榷。
【关键词】 情境;辩论;演讲;法治;素养
顾名思义,思辨性就是通过抽象的思考、推理、论证得出结论的方法论,而学生的思辨能力就是思考辨析能力,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才能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笔者借此契机,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体会,期盼大家不吝赐教。
一、创设生活情境,强化自我反思
学习《青春萌动》一课时,很多学生有这样的困惑:“青春期对异性有好感是正常现象吗?”教师可以创设下列情境材料:“李华最近的心情一直忐忑不安,原来看到男生就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烦恼,但现在觉得与男生交往有无穷的魅力,并渴望在男生面前炫耀一下自己的美丽风采。由于自己脸上长了青春痘,就觉得在喜欢的男孩子面前很自卑。这是怎么了,我是坏女孩吗?我很害怕。”教师让学生议一议:(1)李华为什么苦恼?(2)你怎样帮助她摆脱苦恼?(3)在成长过程中,你遇到过这样的苦恼吗?学生思维活跃,畅所欲言。经过大家的热烈讨论,教师如此点拨:“李华属于步入青春期,她的心理萌动属于正常现象,大家一定要正确认识与应对。”类似的教学过程,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有所获,感有所悟。
二、创设辩论情境,实现优势互补
青春期随着生理变化,心理也在不断变化,男女生们都逐渐长大了,有了独立思维,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青春的男女生们思想活跃,感情奔放。他们希望在班集体中男生与女生之间能够建立真诚的友谊,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能够优势互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学习《男生女生》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创设“男生与女生,谁会更优秀” 的小小辩论会,以利学生了解男女生的不同特点,男生更加勇敢、果断、刚强;女生更加温柔、细心、敏感;同时,让更多的学生懂得学会与异性相处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逐步感知对异性的爱慕心理是难以避免的现象,逐步形成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最终通过师生互动,让同学们明白如下道理:一是男女生身心特点各有千秋,但千万不能因自己某一方面的优势沾沾自喜,也不能为了自己某些方面的欠缺感到自卑;二是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都要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同舟共济,取长补短;三是晓得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真谛,进一步树立自信心,在与异性交往中做到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做到既要尊重異性,又要平等对待异性。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对男女生的性别特点都很熟悉,个个有话说,他们纷纷表示今后生活中男女生一定要团结协作,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三、创设演讲情境,激发思辨兴趣
教师在讲授《青春飞扬》一课时,可以结合如下教学环节创设演讲情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辨兴趣,真正理解青春的含义,懂得青春的意义:
1.导入新课,承上启下。教师先直接打开多媒体课件展示《欢乐青春》的画面,然后围绕青春的含义进行简要的点拨性演讲,接着鼓励学生举手参与演讲:有的学生认为青春是成功的喜悦与酸涩的泪水;有的学生认为青春是任性与拼搏;有的学生认为青春是无怨无悔与豁达的胸怀;有的学生认为青春是纠结、梦想、莽撞、遗憾、美好、勇气。
2.以生为本,触类旁通。随着课堂教学不断深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青春为什么需要自信自强?”为主题演讲与思辨活动,结果同学们总结出了如下结论:假如缺乏自强,那就没有坚定的信念和理想,事业也就一事无成。因此,必须深挖智力潜能,勇于开启创新思维的闸门,绝不向命运低头,自信、自强使我们的青春无悔。
3.当堂反馈,拓宽视野。教师可以先打开多媒体展示历史上青春年少有所作为的名人故事,然后开展演讲比赛活动:少年强则中国强。通过榜样示范教育和演讲比赛活动。但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心理波动很大,必须牢固树立“自信自强”的理念,自觉承担实现“中国梦”的重任。
四、优化思辨氛围,提高法治素养
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规范化的法治能为人们提供安居乐业的生活秩序,确保大家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基本权利和自由,逐步构建民主和谐的社会。教师在执教《建设法治中国》一课时,教师开展小组讨论:结合材料,从法治角度谈谈如何依法维护知识产权?学生得出以下观点:国家立法机关要加强科学立法,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行政机关要严格执法,依法行政,依法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社会要厉行法治,必须不断加强法治宣传,大力弘扬法治精神,积极构建良好法治环境;公民要行使监督权,同侵权行为做斗争。
教无定法,贵在有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通过法治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在思辨过程中不仅感知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的重要性,而且更有信心为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