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学科特点培养核心素养

2020-06-23张建中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

张建中

【摘要】课堂教学活动从问题开始,教师围绕问题进行教学,学生围绕问题进行学习。小学语文课程由于其学科性质“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教师的课堂提问必须凸显小学语文学科特色。本文试以《秦兵马俑》《水》的教学为例,从言意兼得、语用智慧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课堂提问   学科特色  言意兼得   语用智慧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學生知识的习得、认知结构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步建构起来的。这种相互作用,必定会造成认知的不平衡,从而产生问题,因而学生的学习始于问题,课堂教学活动也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围绕问题进行教学,学生围绕问题进行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话。然而,特定学科的教学有各自不同的教学目标,有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取决于不同的教学内容,这样,课堂教学就总会以学科特有的方式推进。最新修订版语文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和基本特点作了如下定义: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语文课必须凸显语文学科的特色,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科特色往往被淡化或忽视,这也正是语文课常常异化为思品课、内容理解课等的原因所在。所以,要真正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彰显小学语文学科的特色是不容忽视的一环。教师的课堂提问应该而且必须凸显小学语文学科特色,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科的独特魅力,学生也才能爱学习、享受学习,继而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

小学语文的学科特色主要表现在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应遵循语用学的规律。那么,课堂提问该如何凸显学科特色呢?笔者以下就例谈之。

一、误区透视

(一)问题的提出重言语内容,轻言语形式

[案例一]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秦兵马俑》教学过程描述

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时,教师一共提了四个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1)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什么?(2)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共有多大?共有多少兵马俑?(3)作者重点写了一号坑,其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分别是多少?里面的兵马俑又是怎样的呢?(4)请再读一读描写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句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也是小学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最大区别。其中,工具性指向语文教学中的“语识”状态(可以被语言化的思维状态),人文性指向“语感”状态(无法被语言化的思维状态)。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是说提出问题时既要在指向“语识”状态——引领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训练听说读写的能力的同时,还要指向“语感”状态——进行人文的熏陶、发展思维,即问题的提出既要指向言语内容层面,也要指向言语形式层面。

《秦兵马俑》一课的第二自然段采用列数字、做比较等说明方法,从占地面积及兵马俑的数量两个角度阐释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认真审视该案例中的课堂提问“写什么”“共有多大”“分别是多少”“体会到什么”等,不难发现其重言语内容轻言语形式,是典型的“得意忘言”。四次提问一味聚焦第二自然段内容的理解,以“得意”为唯一目的,忽视了对言语的学习,即忽视了品味作者是如何用言语来表达“规模宏大”的;忽视了揣摩列数字、做比较和恰当联想的表达效果;忽视了以读促写,领悟语言的表达方式、方法。这样的课堂提问没有紧扣语文课程的性质,偏离了语文学习的本质特性,淡化了小学语文学科特色,是教师的小学语文学科意识淡薄的具体表现。

(二)问题的提出虽指向明确,但缺少智慧

[案例二]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水》教学过程描述

第二课时在引领学生体会水的珍贵、水给人带来的痛苦时,教师引导:文章为什么写水给人带来的欢乐?

与其他学科一样,小学语文学科问题的提出也应清楚明白,但由于语文学科需要研究言语形式及言语表达,所以在问题的设计和表述上应该凸显学科的特色和魅力。

《水》一文最大的写作特色就在于通过对享受水带给人的欢乐的描写,反衬出缺水地区人们缺水的痛苦。该案例中,问题“文章为什么写水给人带来的欢乐”干脆利落、直指文本特点,表述清晰、准确,其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探究文本言语形式,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教师显然忽视了问题表述的清晰、准确是所有学科对问题提出的共有要求,没有彰显在问题设计和问题表述上应有的言语行为特色,问题提得缺少智慧。

二、实践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要体现言意兼得

[案例三]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秦兵马俑》教学过程描述

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时,教师共提了以下四个问题组织教学:(1)读一读描写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句子,想一想作者是如何来描写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2)比较一下,能不能用“兵马俑的数量极多、面积很大”等去替换文中的数据?说一说你的看法。(3)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句话,从作者观赏了秦兵马俑后的这一联想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4)(在引导学生体会列数字和恰当联想的表达效果的基础上,创设导游解说情境)假如你是学校的小导游,你能用列数字和恰当联想的表达方式来介绍一下我们学校的体育馆吗?

王尚文先生曾对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中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做过如下论述:其他课程不能越过形式而把握内容,形式是掌握内容的跳板,即便关注形式,目的也仅仅在于更好地理解内容,可以得鱼忘筌;语文课程则不一样,它的主要目的不在把握内容,而是学习特定的形式如何表达特定的内容,虽然品味形式的同时往往也在理解内容。

同是针对《秦兵马俑》第二自然段设计问题,该案例中的教师提出问题是通过内容的理解来关注言语形式:第一问“读一读描写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句子,想一想作者是如何来描写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是在学生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作者是如何表达,将学生的关注点从内容转向形式;第二、第三问则通过比较、想象的方式,具体揣摩列数字和恰当联想这两种表达方式的表达效果;最后一问“假如你是学校的小导游,你能用列数字和恰当联想的表达方式来介绍一下我们学校的体育馆吗?”其目的是以读促写,迁移运用“列数字和恰当联想”进行片段写作训练。这样的课堂提问言意兼顾,“得意”而又重在言,彰显了小学语文学科特色。

(二)问题的提出应是语用智慧化的

[案例四]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水》教学过程描述

同样是教学《水》一课,教师引领学生体会水的珍贵、水给人带来的痛苦时,教师引导: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水在作者所在的地区是珍贵的,缺水给当地村子里的人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痛苦——要到十公里以外的一处小泉眼里去挑水,可文章为什么会写水给人带来的欢乐呢?

在语用学的研究视域中,教学时提出问题是一种言语行为。其他学科只要求问题提出要准确、明白,小学语文学科由于是学习语言的学科,所以其问题的提出还应遵从语用学的规律——具有语用的特征,即这是一种言语行为。课堂提问要凸显小学语文学科特色就应遵从语用学的规律,即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时要有智慧。智慧地提问,意味着教学提问在问题设计和提问表述上要有学科的特色和魅力,有教学的个性和品位,一般表现在提问的策略上。

与案例二一样,以上案例中的教师也是为了引导学生体悟《水》一文以苦衬乐的写作特色,但该教师在问题提出语用清晰化的基础上,还采用了语用智慧化的策略,对问题进行情境创设:以反向情绪“不便”和“痛苦”为铺垫,在以水给人带来快乐的情绪冲突中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显然,这样的提问体现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更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情感与思维,促使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度思考。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技巧与方法
小学生数学课堂的提问能力培养之我见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技巧
用问题打开学生智慧之门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