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架式教学在低年段汉字教学中的应用

2020-06-23杨欢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小学低段识字教学

杨欢

【摘要】在小学低段教学中,教师会遇到识字教学不够扎实,形式单一,学生识记度不高,理解度不够,运用度不强等问题。将支架式教学引入低段的识字教学,通过教师为学生搭建各类识字支架,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识字,对解决上述问题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   小学低段   识字教学

小学低段的识字教学一直是学界内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如何突破现有的教学误区,如何构建识字教学的高效课堂,是值得教师们关心的问题。将支架式教学融入识字教学,教师为学生搭建触手可及又能有所提高的教学支架,可以为识字教学的研究注入一剂有效针剂。

一、支架式教学的含义

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这种教学思想来源于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认为:在儿童智力活动中,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教学,儿童在教师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第一发展水平)和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时的潜在发展水平(第二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由此可见,儿童的实际水平和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即教学可以创造最近发展区。因此教学绝不应消极地适应儿童智力发展的已有水平,而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要让教学适应发展,努力把儿童的学习水平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

具体来说,支架式教学由以下五个环节组成:搭建支架、创设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和效果评价。由于小学低年段的学生刚进入学习的状态,他们最需要的就是教师创设适宜的情境,并在其中搭起学习的支架,这样,他们可以更有目的性地学习,并且更加省力地完成学习目标。因此,在小学低年段的教学中,最重要的是“搭建支架”和“创设情境”两个环节的精准实施和切实落地。

二、搭建支架在汉字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一)搭建字理支架

汉字主要是表意文字,每个字都是一个载体,一定的文字必然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含义和思想感情,也就是含有一定的字理,可表达一定的意思。

从字理上识字,就是根据汉字构字的表意性特点,从构字原理上,对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进行字理分析;从字义上认识汉字各部分组合的内在联系及合理性,使学生理解字的构形、读音、表义的道理,即以字理为中心,使字的音、形、义统一。这样不仅会使学生比较牢固地掌握字的音、形、义,而且会理解汉字的造型原理。

1.借助字理支架教学象形字

象形字与表音文字不同,它属于表意文字,是由图画文字演化而来的,也是一种最古老的字体。经过多年的演变,现在大多象形字在字形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但仍然与初创时期有许多关联。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向學生展示象形字的演变过程,一般可以先出示古文字让学生猜,并指导学生从中找到两者字形的联系,从而加深对字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兔”这个字时,教师可以先出示“兔”的古文字,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字,并配以兔子的图片进行对比。在学生猜出之后,请他们说说古文字和现在的“兔”字的相似之处。很多学生都认为“兔”字上半部分像兔子的头,中间部分像兔子可爱的身体,最后那笔像兔子的尾巴。在学生感受到这点后,教师再把“兔”字从古到今的演变过程展现给学生看。这样的教学,能让学生对象形字追本溯源,从而掌握得更加牢固。

对于象形字而言,教师搭建的字理支架就是展示汉字的整个演变过程,仿佛一个梯子,让学生沿着梯子,一步一步地由古至今,逐步理解和掌握汉字。

2.借助字理支架教学指事字

《说文解字》中对指事字的定义为: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现意,上下是也。也就是说,当没有或不方便用具体形象画出来时,就用一种抽象的符号来表示。大多数指事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添加、减少笔画或符号。

以《说文解字》中提到的“上”“下”二字为例,教师可告诉学生那一横就代表着土地,在土地上长出的就叫作“上”,隐藏在土地下的就叫作“下”;再以“本”字的教学为例,该字是象形字“木”演变而来,木下加了一横,表示树木的根,就是“本”的本意。如此教学,学生既能理解字义,又能牢记字形。

在教学指事字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字形上去思考,从而理解字义。因为指事字就是在字形上通过增减笔画来完成意思表达的,所以,此时搭建的字理支架从字形上入手是最有效的,有利于创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3.借助字理支架教学会意字

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独体汉字,根据各自的含义所组合成的一个新汉字,这种造字法就叫作会意法,由会意法造出的字就是会意字。

在统编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的《小猴子下山》一文中,需要进行生字“掰”的教学。“掰”就是典型的会意字。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这个字由哪几部分组成,随后引导学生思考:你可以根据这几部分的意思猜出这个字的意思吗?教师相机引导和点拨,学生就可以得出“两手分开为掰”这样的结论。这是一个会意字完整的教学流程,也清晰地展现了会意字的造字规律。因为“掰”具有动作性,因此也可让学生做相关动作,以便其更形象地记忆和理解。

由此可见,会意字的字理支架需要借助其造字规律,将造字规律展现给学生看,学生“顺藤摸瓜”,自然“摸”得到字的字形和字义。

(二)搭建练习支架

教学中,任何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课堂练习。课堂练习是巩固课堂知识、训练知识运用的重要手段。对于低年段的识字教学,最终指向的就是汉字的正确熟练运用。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提供汉字运用的机会,设计练习,巩固学生对汉字的认知,提升其语用能力。

例如,统编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的《狐狸分奶酪》这则匈牙利寓言,讲的是狡猾的狐狸看似帮助小熊哥俩分奶酪,实则自己偷吃的故事,引导学生明白不能盲目轻信他人的道理。这一课的生字有“奶、吵、仔、急、咬、第、轮、公”。在教学结束后,笔者根据文本特点,设计了一个续写练习,让学生以“奶酪被分完之后”为题,发挥自己的想象,续写接下来的故事,并提出了一个要求:尽量多地用上本课的生字。

在上述案例中,笔者引导学生进行随文的读写练习,在此过程中有效地落实了学以致用,学生是在真实的情境中加强对生字的理解和运用的,从而达到了识字教学的目标。

这样的练习支架,在识字教学中应该多加运用。既可以巩固学生对文章的学习,也强化学生对生字的理解,让学生真实运用,因为识字的根本目的就是运用,用得好才是真正学得好。

三、创设情境在汉字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一)创设趣味情境

依据低年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他们在有趣的情境中识字。教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识字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热情。

在统编版一年级上册教材中,一改以往先学汉语拼音的做法,开篇第一课就是学习汉字“天地人”。上好开学第一课事关重大,而“天地人”的教学并不困难,从字音到字形,再到字义,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但是真正在意义上理解了吗?之所以选择“天、地、人”这三个字作为学生接触语文的伊始,教材编写者的深刻用意教师要用心发掘。黄亢美教授指出:在学生理解“天地人”的本义后,给每个学生发一张图字结合的图片,图片上分别写上“太阳、爸爸、跑步、狐狸、下雨、上课、游泳、闪电”等词,先让三个学生手持“天”“地”“人”三字做领队,然后让其他学生举着自己手持的图片分别归队,如“太阳”归“天”队,“爸爸”归“人”队,“森林”归“地”队等,最后结合《三字经》中的“三才者,天地人”进行讲述,让学生认识到“天”空气象,“地”生万物,“人”间万象,其实千万个字词也都能归属到这“天地人”三字里,学好汉字就能知道“天地人”里更多的人、事、物。

这样的识字教学富含文化底蕴,也蕴含着浓浓的趣味。尤其在开篇第一课,让学生认识到识字原来这么有乐趣,就会乐于识字,才能识好字。

(二)创设生活情境

识字的根本目的是应用。而应用,更多地是在课外,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以识字教学,要讲究课内课外相结合,课内学好,课外用好,这才是识字教学的正确打开方式。

如教学统编版教材一年级上册《小书包》一课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为“课本、铅笔、橡皮、尺子、转笔刀、作业本”等做词语小贴纸,贴在书包内对应的物品上。这样不仅在课堂上教学,在生活中也可以随时“教学”,加深印象。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生活即教育”。

统编版教材鼓励教师在生活中教,我们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自古,理论和实际都不分家,教学也是如此。识字教学不是简单的字的填鸭,归根结底,还是字的運用,学生会用,才是真正掌握了。

低段的语文教学就是围绕识字教学而展开的。教师要创造一切识字的条件,创生一切识字的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字。在识字教学中植入支架式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其学习的兴趣,真正突现识字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伍尔福克.教育心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支架式教学小学低段识字教学
大学英语听力中支架式教学模式探索
试论体育教学中语言的巧妙运用
敢“问”路在何方
试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支架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概念图的语文支架式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