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找情感意蕴,用文化丰盈学生内心

2020-06-23周文军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品质情感小学语文

周文军

【摘  要】  文本中的情感意蕴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去发现,只有理解了文中的情感,才能使学生感悟到文化的魅力,其实这也凸显出了我们中华文化的光辉。本文从问题引导、积极讨论以及搜集整理等方面探寻了语文教学策略,意在以文本中情感丰盈学生的内心,提升其思想品质。

【关键词】  情感;小学语文;文化;品质

情感,是作品的灵魂,没有灵魂的文章怎么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呢?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蕴藏着多种对学生思想成长有利的情感,值得教师去挖掘。语文学科素养中明确指出了小学生应该具备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应该成为传统文化的承继者。当前语文教学中,教师基本都可以将教学目标设定为三维教学目标,关注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挖掘出文章中的情感与文化之间的联系,用文化滋养学生的心灵,这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极其有利。

一、问题引导,发现情感意蕴

文章中潜藏的情感,需要教师的引导,因为小学生的生活空间不是很大,他们的人生经历是有限的,在有限的人生经历中,他们的思维能力也是有限的,故而不可能迅速挖掘出作品意蕴,但是如果教师恰当地用问题去引领学生的思维,也许他们就会跳出自己固化的思维模式,与作品亲切对话,从而发现作品中寄予的丰富情感。关注文本情感和精神,学生就可以在语文学习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品质。

例如在《金色的鱼钩》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设计一些问题,探究文章的情感,这篇文章中的情感强烈,写出了老班长舍己救人的高贵思想品质,作者也是对这种精神充满着崇敬之情,这就是我们中华文化中的奉献精神,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感受这样的精神呢?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1)文中的主人公是谁?他身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2)这样的人在当前的社会生活中是否存在?你有没有见过或者听说过?(3)以后你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些问题可以使学生关注思想情感,提升文化品质。

问题设计,要将文本中的文化意蕴挖掘出来,作为依据,也要用文章中的情感去打动学生,从而使其透过作者的情感,看到更为深层的文化力量。唯有此,学生才能在文本溯源中看到文化的光辉。

二、积极讨论,营造文化氛围

讨论,是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一种全新的学习形式,小学生的讨论交流环节必不可少,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感悟文本的文化魅力,這很关键,因为很多教师都不相信自己的学生,那些主题思想都是教师讲述给学生,强塞给学生去理解和接受的,这样被动接受的过程中,学生是感受不到语文文化魅力的,相信学生们,让他们以自己独特的视角看待文本的思想,然后结合大家的讨论,培养学生独特的文化思想,教师何乐不为?

例如在《牛和鹅》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文本中的思想,“同学们,大家来阅读,文中的金奎叔和我对鹅的态度有何不同呢?鹅对我们的态度又有何不同呢?为什么会这样呢?大家来讨论一下吧!这篇文章到底告诉我们了什么呢?”学生们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既可以从金奎叔的话入手,也可以从牛和鹅的角度入手,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就会有不同的结论,这就是这篇文章给予我们的启示,学生们在讨论的过程中能够站在不同的角度,就会使氛围变得活跃起来,整个课堂中都充满着思想的光辉,充满着文化的气息。

激烈讨论文本思想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营造出一种强烈的文化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他们的品行和文化认同感就会初步建立起来。教师要为学生的讨论找到那个触发点,为其提供一个自由的平台,使其充分交流。

三、收集整理,丰盈学生内心

情感是多样化的,而文化倾向也是多方面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整理和搜集各种文化特征的作品,尤其是在分析文本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从多角度分析文本的文化意蕴,借此丰盈学生的内心世界,感悟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在文本学习中进行一些拓展,使学生了解更多中国的文化,培养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例如在《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多角度思考,“同学们,读完课文,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你觉得你该如何去看待生命,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才能不负此生?”学生们由奉献他人想到了生命的意义,“你们还读过哪些类似文章?你觉得哪一篇写出了你的心声?”学生们开始在脑海中搜集整理有关信息,从古到今,联想到了很多经典的文章,也想到了很多为国捐躯的志士仁人,岳飞、文天祥、黄继光、邱少云等,这些文章和人物在学生的心中汇聚,凝聚成民族之魂,忠义文化的魅力顿时呈现出来,学生们的思想情感获得了升华,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小学生内心无比纯净,就像一块画布,你画什么,在他的内心就会留下什么,作为语文教师,要在学生的心中播撒文化的种子,使学生们的思想品质和审美情趣都可以得到提升。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是有效的,才是符合新教育理念的。

总之,小学语文教育是有关心灵的教育,它可以为学生的精神成长提供精神养料。作为语文教师,应挖掘出文本的情感意蕴,让学生们可以在这样的情感世界中看到文化的力量,获得人生启示。本文立足学生的心理世界,从文化育品质的角度进行了课堂实践研究,意在使学生能够发掘出文本的情感意蕴,闻到文本内在的文化气息,用文化浸润学生的品质。

猜你喜欢

品质情感小学语文
情感
台上
浅谈民生新闻栏目特色的挖掘
工商联副主席潘刚:让中国企业成为“品质”代名词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