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举措突破学生的习作难点

2020-06-23张艳红

教育·校长参考 2020年6期
关键词:翠鸟要素事物

张艳红

今年九月,统编版语文教材正式走进全国小学生的课堂。其中,三年级语文教材和一、二年级相比,突出的特点就是设置了两个特殊单元,一个是阅读策略单元,一个是习作单元。从一、二年级的写几句话到三年级开始写一段话,学生普遍感觉习作难!对此,我认为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该从以下方面为学生搭建阶梯,突破习作难点。

巧用方法,落实语文要素

统编版教材采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的结构,其中语文要素即本单元学生需要掌握的语文本领,也是单元教学的重点,包括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基本学习内容和学习习惯。对此,教师应巧用方法落实语文要素,帮助学生突破习作难点。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第五单元是学生们接触的第一个习作单元。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體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在教学这一单元《搭船的鸟》一课时,我巧用以下方法,落实语文要素。

抓住特点,落实语文要素  《搭船的鸟》一课讲述了一次平常的探亲之旅,因为留心观察,作者认识了一个可爱的新朋友——“搭船”的翠鸟。教学第二课时,我将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事物的细致观察上。如在感受作者对翠鸟外貌做的细致观察时,先让学生们说一说“翠鸟的外貌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当有学生说“翠鸟的嘴是红色的”,我会鼓励道:“你观察得可真仔细,你能整体说说翠鸟的外貌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吗?”通过引导,学生会说“翠鸟很美丽”“翠鸟很漂亮”等。通过这个小环节,让学生理解事物的特点要从整体来考虑。接下来,我再提出“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翠鸟外貌美丽的特点的”问题。学生回答:“从有一只彩色的小鸟感受到的”“从比鹦鹉还漂亮感受到”“从翠鸟羽毛的颜色和红色的长嘴感受到的”……通过交流学生很容易感受到作者对翠鸟的外貌观察得很细致,同时也能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围绕事物特点进行写作的方法。

抓住方法,落实语文要素  习作单元共包括六个部分:单元导语、两篇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两篇习作例文和习作,其中“初试身手”栏目要求学生掌握一些观察的方法,如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等。因此,在教学《搭船的鸟》一课时,我将观察的方法融合到让学生感受作者细致观察的环节中。教学第一自然段时,我提出问题:“作者是怎样将这个场景观察得如此细致的?”由于学生毫无头绪,因此我将“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标红,提问学生这个画面是作者怎样观察到的。有学生脱口而出:“看到的。”接着,我让学生找一找作者还用到了哪些观察方法。学生们一下子打开了思路,总结出了课文中的观察方法:“用嘴巴尝”“用手摸”“用鼻子闻”……这时,我再出示“初试身手”栏目中的小段落,让学生读一读,找一找作者用到了哪些观察的方法。此时,学生对观察方法已经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为学生细致观察生活中事物奠定了基础。

抓住动作,落实语文要素  《搭船的鸟》一课中作者对翠鸟捕鱼的动作进行了细致观察,在教学这一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把翠鸟捕鱼的动词圈出来,再让他们说一说可不可以将翠鸟捕鱼的动作调换顺序,引导学生明白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从而对抓住动词、按照顺序观察动作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接着,我播放“小狗接飞盘”的视频,让学生自主观察小狗的动作。学生们纷纷观察到“跑”“跳”“叼”“落地”等动作,但他们观察得并不细致,经常会遗漏一些动作。于是,我引导学生按照顺序再来观察一边,并让学生用上这些动词说几句连贯的话。从提取动作到观察动作,再到说几句连贯的话,学生对观察动作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可见,通过抓特点、抓方法、抓动作,可以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从而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为习作突破难点。

巧用课文,学习细致描写

充分利用课文,帮助学生学习作者细致描写的方法。在教学《搭船的鸟》一课时,我为学生安排了练笔的环节,让学生写一写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在习作前,先请学生交流自己观察到了生活中哪些有特点的事物,并用简短的词语说出它的特点。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观察的事物大多是小动物,因此我提示学生可以像练习时一样将动物的动作和特点写在习作单上。

学生习作后,我发现经过课堂上的训练,学生能够围绕事物的一个特点进行习作。但仍有存在一个问题:内容过于泛泛,所有动作都在一个句子中。因此,我出示一名学生的习作,让大家读一读,再评一评,学生们都认为该学生的习作能够围绕一个特点写,而且观察到了小狗的动作。于是,为了让学生明白习作不仅要围绕事物的一个特点写,还要写细致,我引导学生再读一读课文中翠鸟捕鱼的段落,数一数每句话中作者用到了几个动词,再来数一数学生的习作中每句话有几个动词。这样,学生很容易地就能发现一句话中用到一两个动词即可,过多的动词放在一句话中会让习作内容过于空洞。可见,在评价环节中巧用课文,可以让学生学习细致描写,突破习作难点。

习作并不难,只要教师能够巧搭阶梯,利用课文学方法,落实语文要素,就一定能够突破习作难点,让学生不再畏惧习作。

(作者单位: 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第一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翠鸟要素事物
笑翠鸟
常常想起人间的美好
单独中的洞见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