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阈下的初中生物教学
2020-06-23韦雪凤
韦雪凤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在核心素养视阈下初中生物教学是如何开展的。在生物核心素养观的指导下,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对各种生命现象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探究能力;通过展开教学实验,让学生结合实验结果进行理性推导,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将社会生活作为生物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生物;生命观念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整个学习的阶段需要养成的必备能力,在初中阶段,生物这门学科要求学生养成的核心素养包括以生命观念为核心的理性思维能力、科学探索能力、社会责任意识等方面。教师在整个初中生物的教学阶段,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落脚点,使学生通过初中阶段的生物学习,真正具备适应自身成长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一、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生命观念
初中阶段生物的学习主要就是通过对自然界中各种生命现象进行探索,发现存在于其中的自然规律。生命是万事万物的来源,生命观念是指在对“生命”这种现象做出观察和研究以后对这其中存在的规律性进行抽象的解释,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自然界中的各方面能量守恒。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向学生渗透生命观念,这对于身心还处在发展阶段的初中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例如,在学习《植物种子的萌发》这一节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让学生动手培育种子发芽,使学生感受植物的生命现象。在进行这一节授课前一两周,教师就可以随机给学生发配一些植物的种子,让学生对种子进行催发,学生有可能由于知识储备的不足导致种子无法萌发。课堂上,教师就可以提出“为什么有些同学的种子没有发芽?”“让一个种子存活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在发芽的时候,内部物质会有怎样的转化?”等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进行学习。教师将实验室中浸泡发芽的种子带给学生观察,经过实际的观察,学生能够认识到植物种子也是具有生命力,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下才能进行成长,加深学生对生命的理解程度,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观念。教师还可以借助对生物教材上理论知识的讲解,或者通过进行各种实验,在潜意识中激发学生形成对生命观念的轮廓感知。
二、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是初中生物教学中需要渗透的核心素养之一,是新课标对学生全面发展所提出的要求。生物是一门理科性质较强的学科,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具备一定的自我探究能力,对问题进行主动的观察和研究。但是初中阶段的学生,自我探究知识的意识还不够充足,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对此加以引导。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增加让学生独立学习的教学环节,树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人翁意识,真正把学生作为生物教学的主体。
例如,在学习《单细胞生物》这一节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给予学生,让他们进行自主的探究和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什么是单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有什么特点?”“单细胞生物对外界的刺激能否作出反应?”等问题,通过实验展开探索。学生根据之前所学习的知识,按照准确的方法步骤对显微镜进行调节,调节好显微镜的焦距和光圈,开始对草履虫的结构进行观察。教师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巡课,观察学生在自主实验中的状态,对学生操作中的错误之处进行纠正。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载玻片上滴取不同的试剂,观察草履虫的运动方向,根据观察所得出的现象,在小组之间进行讨论,从而得出这节课学习的结论。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自主学习,能够逐渐养成遇到问题独立分析思考的良好习惯,或者是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展开小组团队合作,提高自身的科学探究能力,深化学习创新和合作意识。
三、在实验探索中培养学生理性思维
对于生物这门学科的学习,同语文等感性思维的运用学习不同,更加注重理性思维在其中的运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概念等基础知识的支持,对研究中的生物现象进行观察和归纳,提出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推理,通过一系列的对比推理,得出一个相对优化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理性思维起到了关键的辅助作用。初中学生理性意识处于快速形成的阶段,教师要认识并利用这一点,在学习的过程中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实验操作就是其中的一项科学方式之一。
例如,在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一节的过程中,这一节涉及了光合作用产生淀粉、产生氧气、需要二氧化碳等多个知识点,而学生对光合作用的感知仅仅通过文字是无法具体把握的,这就需要通过实验的探究把握光合作用这一重要的生理功能。实验时用到的原材料是在黑暗处放置了一昼夜的天竺葵,并对天竺葵进行部分遮光的处理,教师适时地向学生提出“为什么要对天竺葵进行暗处理?”“为什么要进行部分遮光?”两个问题,学生可能暂时无法回答,就可以带着问题进入实验。学生将叶片放入盛有适量酒精的烧杯中,遇水加热,会发现叶片上的颜色并无变化。进而再对植物叶片进行加碘处理,冲洗掉碘液后,会发现叶片未遮光的部分遇碘变成了蓝色,叶片遮光的部分遇碘后为为变成蓝色,结合所学知识,学生就能够得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是淀粉,并且绿叶只有在光下才能产生淀粉”这一结论。结合实验结果继续思考教师所提出的两个问题,就能够得到对天竺葵进行暗处理和部分遮光的原因。教师引导学生在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回忆所学的生物知识,自主观察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辩证地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四、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社会责任
学生的学习并不只是要将知识或理论掌握在脑海中,更重要的是要将教材上死板的知识转化为自身所用,关联到日常的实际生活中,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生物这门学科,学生要通过对生物学中各种现象的学习,结合自身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事进行理性的思考,做出正确的判断,不断地提高认识自我和认识社会的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从教材的知识入手,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作为教学的落脚点,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生物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例如,在学习《酵母菌和霉菌》这一节的过程中,酵母菌和霉菌在学生日常生活中是学生容易接触到的,教师就可以将日常生活作为教学的落脚点。在引入教学时,教师询问学生“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食品发霉的情况?”,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教师让学生回忆见过的发霉食品是什么形态和外表,引出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确酵母菌和霉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在实验的过程中,通过显微镜对酵母菌形态进行观察,让学生明确酵母菌与细菌在形态结构和生殖方面的区别,进而通过肉眼或放大镜对霉菌进行观察,区分青霉与曲霉之间的不同。最后落脚到实际生活中来,让学生了解到酵母菌对人类生活的作用,如可用做食品的发酵等方面,了解已经生长了霉菌的食物是不能再食用的,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在平时购买食物时要注重食物的质量,提高学生辩证思考的能力。在生物其他章节的学习中,用不同的知识让学生感受其在实际生活中的不同运用。通过对生物这门学科的学习,学生对生态系统和自然界有一个充足完整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关爱生命,保护自然,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观的指导下,教师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的生物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加实验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等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协助学生真正地理解自然界中的各种生命现象和生物形态,依托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在对生物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的过程中,提高理性思维和逻辑能力,将生物学知识转化为自身思考成果,把握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吴加玲,李志涛.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8,449(04):18~19.
[2]李学斌.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生物单元设计整体优化的思考和策略[J].中学生物学,2017(06).
[3]劉付香.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生物教学,以“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为例[J].中学生物学,2019,35(03):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