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融入模式视角下的高校基层团组织工作创新实践

2020-06-23黄佳

法制与社会 2020年15期
关键词:基层团组织创新实践高校

关键词 高校 基层团组织 融入模式 创新实践

作者简介:黄佳,华南理工大学,本科,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5.316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来,习总书记围绕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了有关青年培养的一系列讲话。高校共青团组织作为育人的重要平台,紧密围绕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开展了诸多举措。在高校中二级学院承担着学生思想教育与引导的重要工作,是开展学生思想育人、文化育人、创新育人、的主要阵地。在面对多元文化的影响下,怎样才能使育人成效更加显著,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从而脱离两张皮的现象是高校二级学院共青团工作思考的重要问题。笔者通过长时间的工作思考,提炼出基于融入模式开展共青团育人工作。

二、新时代背景下共青团员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现阶段在高校就读的大学生普遍为“95-00后”,这部分学生有明显的特点。地域差异逐渐缩小、成长环境逐步变好、性格特点日益鲜明,不易受约束,对待热点问题的看法有自己的独到认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识体系碎片化

随着互联网、只能产品的广泛应用,团员青年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处在成长关键阶段的学生对知识来源的判断存在盲目性,容易被网络上传播的“伪科学”和“伪命题”所蒙蔽自身,造成知识获取的错误。思考的思维模式会偏于感性认知,缺少理性思考的束缚,容易在做决定时遵从本心而忽略客观事实和考虑社会影响,产生过激不当行为。

(二)青年自身对于社会热点缺乏理性的认知

近几年,在网络社交平台上不断爆发出青年学生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的不当言论,且问题直至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这个方面主要问题还是源自青年学生自身对热点问题的判断,在不了解事情的实情和本质时,按照自己以为的想法妄加评论,甚至对已经明确是错误的信息加以转发和评论,彻底爆发出青年自身认知水平低下的情况。

(三)缺乏集体荣辱感

近几年,高校基层团组织和学生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呈现一种新的挑战。青年学生凭着自己的想法和喜好,对待学生组织发展与活动组织有选择性的执行,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工作娱乐化、作风官僚化等本不应该出现在青年学生身上的问题。

三、基于融入模式视角下的高校基层团组织工作理论创新

(一)基于融入模式视角下的高校共青团工作理论

融入的重点在于意识形态教育与专业发展相融合,从广泛层面的育人教育升华之具有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双提升的教育模式。以总书记思想为主体的理论教育体系,充分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开展教育工作,形成思想教育常态化、服务育人广泛化、实践育人专業化、文化育人学科化的“四化”教育模式。从学科发展角度开展相关的意识形态教育,从学科特色教育推动校园文化形成,从专业实践角度提升思想认知。

(二)基于融入模式视角下的高校基层团组织工作理论模型

图1

四、基于融入模式视角下的高校基层团组织工作实践创新

(一)建设精细化组织网络体系,夯实基层团组织基础

第一,高校基层团组织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学习领悟当下重要的思想和精神,结合学科发展的需求,适时调整和修改原有制度,并形成系统化发展的工作规范和工作体系。第二,建设项目化管理体系。按照“整合资源、强化班子、形成合力、网络发展”的思维方式,建立学院团委、学院学生会、班级团支部、团小组四级学生组织纵向工作合力;同时在学院团委的倡导下,形成基层团组织为主体,党建工作小组为核心,学生会分共同发展的横向工作体系;结合学院志愿者服务队、辩论队等爱好小组形成协同体系,形成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模式,全面实现网格化教育和发展体系。第三,做好团支部建设工作,加强团支部工作力量。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高校培养党的接班人的重要平台。加强对基层团支部的管理,指导高校新生成立团支部,完善基层团支部对党的后备干部的考核和选拔工作流程,突出团支部在工作中重要位置。第四,依托智慧团建系统推广工作,要高度重视、积极安排、合理并举开展工作,将其作为从严治团管团的突破口和着力点,采取四项举措推进工作的进展。抓安排,突出“快”字;抓培训,突出“准”字;抓指导,突出“细”字;抓督促,突出“严”字。基层团组织及时的对通知进行全方面下达,以下属支部为单位做好团员信息统计,并进行归纳总结。对于团干部的信息做好全面充足的掌握,产生新任团干部及时在系统中做出更新。

(二)构建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常态化模式

第一,高校基层团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在思想引领和教育工作上,要注重与第一课堂的结合,在专业教育体现中全面实现思想政治第一课,通过专业教师、专业课程角度引入理想信念教育。同时,抓好第二课堂建设,第二课堂是共青团思想教育的主要抓手,组织广大青年在学习重要讲话和思想后,结合学科特点进行广泛的团内调研,为基层团组织发展提供有力依据。第二,开展与青年学生成长相关的思想教育工作。基层团组织必须始终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作为培养青年的主旨。结合学科特点和专业特色,在新中国成立、建团周年、五四运动周年等等重大历史事件和重大节日,组织与学生专业特点相近的文化活动,从而加强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实现以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相融合互提升的效果。第三,加强深阅读、广分享,提高青年思想认识,提升青年格调。基层团组织思想教育过程中,加强青年学生的深层次阅读,广泛分享;从而打破当下知识体系碎片化的现象。创建多元化的学习场景,增强广大青年的学习内驱力,营造大学习的氛围,通过阅读和分享,让团员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弥补团内知识。加强分享,才能引导青年学生进行深层次的阅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学习主动性,推动“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切实增强学生学习内驱力,从而实现自我认知水平的提升。

(三)构建服务育人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广泛化模式

第一,做好新媒体引领。以基层团组织官方新媒体为主要平台,向广大青年学生定时推送具有正能量的内容、专业知识、榜样的力量,引领学生向身边优秀集体、个人学习,发挥榜样力量和示范效应。吸纳广大青年学生自觉进入新媒体平台进行学习,用官方平台内容引导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同时,可通过新媒体平台的互动,关注广大青年学的网络舆情问题,做到及时了解情况,快速处理问题。第二,组织与专业相关的志愿服务活动,让青年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增强服务意识。在传统的志愿服务中,紧密结合专业特点的志愿服务活动相对较少,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自我实现的价值感不高,从而会使参加志愿服务的学生逐步变少。基层团组织在志愿服务活动的设计上,应遵循专业教育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即使是支教、支农等单纯志愿服务活动,也要强调专业特点。结合专业教育的志愿服务活动,可以让青年学生做到专业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服务、展示、提升专业能力的同时,又能在实践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更明确以后的专业学习目标,让学生在服务中成长,这样建立的志愿服务活动更为长久、有效。

(四)构建实践育人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专业化模式

基层团组织是为学生提供创新创造创业的主要阵地,设计与专业教育相的实践育人活动是基层团组织在工作过程中考虑的首要问题。第一,利用专业特点,以学科竞赛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基层团组织在服务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应当注重加强学科竞赛的投入,与社会企业联动,组织相关的专业性竞赛,打造长期、精准和品牌的社会实践项目,从而帮助学生动手创新实践,丰富学生实践阅历,在实践中磨练意志、增长才能。第二,学院团组织应该积极探索激发学科优势的途径,以分阶段、有层次、有针对性的组织专业活动,如新生可以组织专业了解与专业发展活动、二年级涉及更多的专业知识、三年级以高精尖专业类讲座和比赛、四年级融入就业创业等相关知识的活动,从而实现有层次分阶段有序进行,加强实践育人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教育模式,发挥了青年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其参与实践的自觉性与积极性。

(五)构建文化育人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学科化模式

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课外学习生活的主要渠道,紧抓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是常态化模式。第一,学生社区是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的公共空间,营造宽松、健康、活泼的社区文化氛围尤为重要。突出建设以学生社区为主体的文化育人平台,抓好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每个关键点,让学生直观体验文化育人的形式与内容,引导学生树立集体意识,培养身心健康,是高校基层团组织工作的核心。第二,课堂文化是大学生在上课中最直接感受的,这是专业老师与学生共同合作营造的课堂文化氛围。一方面,需要专业老师加强管理和引导学生,以春风化雨的形式给予学生关怀,多聆听学生的心声,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另一方面,需要学生积极配合专业老师,扎根在课堂文化的土壤里,拓展文化育人与专业教育的新渠道。

五、结语

高校基层团组织承担着学校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责任,是联系、团结和引领广大青年的重要组织。必须要时刻以时代发展的变化和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适时調整、与时俱进。构建以融入模式视角下的高校基层团组织创新实践是对高校学生人才培养的思考,也是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创新举措。

参考文献:

[1]高星.论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定位及其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8(17):88-89.

[2]陈晨.共青团的情感动员和凝聚力发挥[J].中国青年研究,2019(6):19-25.

猜你喜欢

基层团组织创新实践高校
浅析班组文化建设与创新实践
高中地理的创新教学研究
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大学生村官在江苏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中的作用
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基层团组织建设方法探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基层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