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策略

2020-06-23周乐陶

文理导航 2020年22期
关键词:关键能力初中道德与法治

周乐陶

【摘要】教育部《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应培养学生“关键能力”,依据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本文认为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核心是带领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能动学习,并探讨了如何通过课堂转型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关键能力;能动学习

时代在发展,学生的学情也在不断变化,国家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也在不断调整。2017年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的发布,“培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即学生脱离教师仍然能独立、有效地学习与发展已经成为了各学科的课程目标。这就需要我们立足本课程实际转变教学方式。

一、培养能动学习,提高认知能力

教师要主动打破保守被动、简单机械、以师为主的教学范式,致力于创建学生主动参与、多方有序互动、有思考空间的教学形态,逐步培养学生主动、自觉的学习。

如在学习部编教材七下第四课第一框《青春的情绪》时,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情绪类型有哪些”,也没有必要直接要求他们“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而是给学生布置了两个课前探究题:1.通过网络或书籍整理情绪类别;2.你认为哪种情绪是适应社会的、促进自己健康成长的?(选择一种情绪,并陈述两条以上的理由)

学生在完成探究题1的过程中,对于怎样搜集、删选、编辑、储存资料等一系列细节问题就会暴露出来。有效且精准的获取资料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并不是简单的事情,需要教师的指导点拨。教师也不要求每个学生都一蹴而就的成为研究型学生,都具备完善的研究能力。教师只是希望孩子用恰当的方法查找、阅读和整理资料,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信息获取和整理。在完成探究题2的时候,需要学生结合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独立思考。这就为课堂讨论“青春期的情绪”铺垫好了基础,让学生有准备的结合课堂所呈现的情境进行讨论分析,用恰当的语言有逻辑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思想的或碰撞或共鸣中习得知识并认同理念。由学生完成知识获取、分析和提炼,教师只在过程中起到指引、点拨作用。由于放开了学习空间,并且通过“第一步怎么做”的指导来降低了难度,学生好上手就会有主动尝试的意愿,只有让学生动起来才能谈主动学习。也许这样获取知识的效率不是很高,但从长远来看利于培养学生认知能力,体验深度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借力小组学习,培养合作能力

“合作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提供必要的合作交流平台,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开放地交流,并且通过课堂生层,在水到渠成中完成对知识的体会、感悟和认同。这样,课堂将从知识传授场所升级成知识的生产场所。课堂氛围也能活跃起来,学生学习能动性提升,并且在交流过程中学会合作并认同合作的价值。

为了发动学生进行有序合作,一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每一目下都有“探究与分享”这一活动栏目,教师可以巧妙运用该栏目,部编版七下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里的“探究与分享”活动栏目中有这样的议题:1.在不合理的规则被修改之前,是执行规则更重要,还是修改规则更重要?为什么?2.有人认为死守规则是一种僵化,有人认为无视规则是一种放任。你怎么看?面对这样的议题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情况下都同时存在合理之处与不足之处。初中学生常常会只考虑一个方面;或者两个方面都考虑到了,但是考虑的比较浅显。

从能力角度看,小组探究可以让学生减少孤军奋战的畏惧感,害羞的学生不敢当着全班同学发言,也许他可以在小组里轻声细语的说给组员听,如果发言被肯定采纳,将增强自信心与自豪感,为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提供够得着的台阶。在小组代表发言环节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力、思想力,灵活应变力等。为了在组间竞赛取胜,组员们也会为高效调配组内资源绞尽脑汁,趣味性与挑战性并存的小组探究活动让学生乐此不疲。

三、鼓励深度学习,促进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是激发学生创新的勇气、打开学生的思维并开拓视野。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般不愿意让学生“异想天开”,怕学生因想得太多、独立想法太“古怪”而影响对知识点的正确把握,学生的思维十分受限制。学生的思想也就没有打开的意愿和胆量,其创新能力当然也就得不到培养。

因此,培養创新能力,首先要改变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教师面前敢于质疑、敢于表达;其次教师也一定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与指导,打开其思想空间。教师要从管控者变成与学生一样的参与者,创造平等民主的合作环境。

比如在学习《做更好的自己》时,教师鼓励学生发表对“主动改正缺点”的建议,通过小组讨论“哪些是缺点,我们要改正”。有位学生说,“通常大人所说的良好作息习惯并不一定是良好的。比如毛泽东还有一些艺术家,都经常晚上通宵工作,而白天睡觉休息”。对于课堂中的这种有“异议”的观点,教师不能有直接否定,而是要适当加以引导。比如在鼓励该同学提出问题的同时,也引导学生思考“所谓良好习惯会因人而异,通常意义上的好习惯可能对某些人是不适用的。但我们正处于青少年时期,身心条件与成年人不同。请大家再讨论一下,刚才这位同学的观点怎么样?”这样,鼓励了学生的个性表达,又顺势带领学生进入一个新探索空间,引导他们大胆且有序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另外,笔者坚信实践是创新的源泉,要学生主动投入到实践中去,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提高创新能力。最近垃圾分类在全国上演着新时尚,垃圾分类可能成为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新鲜素材,可以从“生命至上”、“集体规则与个人需要的统一”、“法律保障生活”、“在社会中成长”、“做负责任的人”、“服务社会”等多角度进行综合探究,这就需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通过资料搜查,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等方式去观察与发现,分析与探究,发散与归纳,端正学生主体学习的态度,不仅培育知识,提高沟通与协调能力,也能学会问题导向,致力于解决问题的创新。在预判-行动-反思中激发创新型思维。

四、推进实践学习,积淀职业能力

《意见》中对“职业能力”的界定是“适应社会需求,能够树立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能够践行知行合一,积极动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学生而言,“学习”可视为一种职业,其职业能力就是学习力。在教学中可将其界定为“适应社会需求,自觉主动追求学业发展,并能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领,确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培养坚定的意志品质,丰富情感体验,关心国家政治生活,培养全球视野,让学生对目前个人与社会乃至世界的关系有清晰的认识,对于将来自身发展即自身价值的培养有初步的方向。关于初中道德和法治,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应用政治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服务生活的能力。

在这方面,课堂转型的方向是突破“唯教材论”模式。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能动学习:教学范式的转换[J].教育发展研究,2017(08):68- 74

[2]郑家齐.谈谈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型[J].中学时代,2012(10):96

[3]贡和法.教学转型旨在提升学生关键能力[J].江苏教育,2018(27)

[4]郭立达,马思聪,焦振霞.强化关键能力培养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J].党史博采(理论),2013(6):53

[5]朱晓兰.指向关键能力的学习方式变革与课堂转型研究[J].校园英语,2018(13):213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江苏苏州215001)

猜你喜欢

关键能力初中道德与法治
师生参与,构建高效课堂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从关键能力培养看文秘专业教学改革
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下《国际贸易》教学设计与实施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论技工院校软件高技能人才关键能力的培养
简约表达:优化作文的关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