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仙女湖朱家园村民居改造
2020-06-23刘椿会
刘椿会
摘 要:重庆市丰都县仙女湖镇朱家园村民居改造设计是在对基地自然环境、气候、文化以及朱家园村的特色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遵从整体性、真实性、修旧如旧、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原则,融入创新性和可操作性,对村内老建筑进行保护、修缮、改造,整合了自然生态元素,保护了山水田园格局,弘扬了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展现了耕读传家的农耕文化与超脱世俗的桃源生活。文章阐述了仙女湖镇朱家园村的概况、特色及具体的改造设计,对其场地进行了分析及设计,并对设计的具体内容进行了介绍,以此探讨了仙女湖镇朱家园村民居改造设计的设计思路以及设计作品的说明。
关键词:民宿;改造设计;民居改造
一、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一)概念阐述
民居改造设计是指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通过对原有建筑进行修葺改善等,采用保留、改造修葺、设计等方法,达到建筑完美、室内舒适的效果。仙女湖镇朱家园村民居改造,在保护传统聚落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其优良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丰富的村落文化资源,使其传统风貌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带给游客亲切的感受。
(二)研究的背景
重庆市丰都县仙女湖镇坐落于丰都、涪陵、武隆三地交界处,拥有南天湖风景区,被称为“金山角”上的璀璨明珠,金竹林朱家园位于该镇。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的民宿为人们带来不同的旅游体验,不仅能够保护与展示当地的传统文化,也能促进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比如,莫干山后坞生活是艺术家王旅长设计的,在不破坏原有的建筑基础上进行改造,与原住民居环境和夯土屋融于一体,并且用大量的木结构、麻布、纱幔等材料来体现民宿的亲和性。
国外民宿如日本的民宿、新西兰的酒庄客栈、英法的城堡等,这些民宿、客栈的特点是让体验者领略纯朴的当地文化,品尝纯正的当地佳肴。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的目的
以保护特色民居、推进全面脱贫、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并以打造乡村旅游为重点,坚持完善功能,突出特色,使游客流连忘返,而且能改善当地村民的生活条件,促进当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全面推进仙女湖朱家园村的社会建设。
2.研究的意义
文化意义方面:仙女湖朱家园村内现存多幢风貌完好的古民居、古建筑,其古村落肌理和古民居传统格局基本保留完整。在室内设计中融入其历史人文和自然生态元素,挖掘当地的手工艺和特色佳肴,有利于打造有文化传承的、有质量的民宿,从而弘扬其独特的文化特色。
理论研究意义方面:仙女湖朱家园村居民改造设计是在充分研究朱家园的历史、地理、人文、气候等方面的基础上,对村内老建筑内外部进行保护修缮,实际与理论相联系,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社会意义方面:民宿是携带现代城市文明基因向农村地区延伸的桥梁,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变,转变村民的生活理念,满足村民的审美需求,增加村民的收入。
专业意义方面:民宿改造设计是综合性的设计,设计师需要关注文化传统,学习人文历史,深入了解人们的生活习惯,熟悉市场,并且要结合建筑与环境进行改造设计,使整个空间环境被人类感知,使民宿更文明化、生动化。
(四)研究的方法
运用文献研究法了解当地的人文、历史,迸发设计灵感,使设计更具人文特色。
运用实地考察法,测量房屋尺寸,熟悉其地理位置、气候、环境,使室外环境、建筑、室内景观三者完美结合。
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使设计方案能运用在现实生活中。
结合以上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出合理的设计,并且完成方案。
二、仙女湖朱家园村民居的概况
(一)自然地理条件
仙女湖镇距名山镇约45千米,至澜天湖景区约11公里(车程15分钟左右),距沪渝高速(G50S)约35公里(车程30分钟左右),目前朱家园村至赣榆-溧阳公路(赣溧线S203道路)的连接线已初步完成拓宽建设。
仙女湖朱家园村不仅拥有较好的地理位置,而且气候宜人,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夏季的重庆被称为“火炉”,而仙女湖朱家园村冬暖夏凉,适合重庆市民夏季来此避暑。
朱家园村的竹子较多,形成的竹林风景优美,且竹下的幽静小道别致有趣,在此环境中,人们不由会想起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依托原有较好的植被和原有地带性植物体系,进行设计改造,体现其植被的地域性特色,既可以保护环境,又可以达到可持续发展。
(二)村落文化资源
1.物质资源
该村落的房舍约有27栋,村内有多处土地庙、古庙遗址,其中最古老的建筑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2.非物质资源
该村土家族人较多,村民传承了敬畏自然的传统文化。饮食文化丰富,在饮食方面,有摊豆饼、冲菜、榨广椒等特色美食,野猪、野山羊、山豆腐等天然食材,且拥有多种当地特色腌菜,如腌疙瘩菜等。
(三)仙女湖朱家園村民居的特色
建筑类型多采用传统的穿斗式结构,建筑形式多为单层坡屋顶,也有多层坡屋顶,以原木色为主要色调,烘托出古村浓厚的历史底蕴[1]。朱家园村的民居平面类型主要有一字型、L字型、U字型。其房屋的空间特点是依山而建,沿等高线横向分布以及竖向分布,错落有致[2]。建筑的细部装饰有直棂窗,直棂窗虽简单大方,但通风采光受限。
三、仙女湖朱家园村民居改造设计
(一)改造原则
整体性原则:改造设计的对象是一个村落,不能使其中的某一栋房屋被孤立。
真实性原则:该村落在实际施工时要按照改造设计方案进行。
修旧如旧原则:在部分建筑改造设计过程中,要使修葺的建筑与原有建筑基本保持一致。
可持续发展原则:在改造设计过程中要保护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以及建筑。
以人为本原则:结合村民及游客的需求进行设计,不能一味追求形式,坚持形式追随功能,设计其功能布局。
(二)改造设计的立意、理念
总体改造设计主要打造古村的韵味,改变其原来的功能,追求以功能为主,形式为辅,整体设计为“清闲居”。
“谁将宝镜众山藏,夺目传神翡翠光。仙女芳踪应不远,清风犹带玉兰香。”[3]其室内设计灵感来自于“仙”字。提取仙女湖名字中的“仙”字,“仙”字是人与山相结合所形成的,其寓意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结合。由“仙”字联系到“一日清闲一日仙”,而要得道成仙就要有清闲的心境,而这种心境是环境给人带来的感受,所以要营造幽静的空间环境。
(三)总体改造设计方案
1.功能分区
分析所在地自然地理条件和村落文化资源,坚持形式追随功能的原则,充分考虑旅游景观、消费项目特色和可行性,规划其功能分区,把整个景区打造成“一轴五区”功能布局形态。“一轴”指沿传统建筑轴线向四周发散,五区指古民居体验区、田园观光区、户外拓展区、养生度假区、生态涵养区。
古民居体验区:传承地方特色的古村文化,一是整治环境,通过改厕、改圈、改厨、改路和建园、建池,改善村落环境;二是平整空闲土地,按传统民居风貌新建5~6户民宿;三是恢复重建一些传统建筑,如宗庙、古水井、天井屋等;四是建设一些新景观,如利用原有天井屋建设宗族文化博物馆;五是建设防护设施,如建设小护栏,设置警示牌;六是要在古村落里发展特色餐饮、购物、休闲等产业。根据现状分析,增加沼气和壁挂式太阳能热水器,使村民生活更加方便而且能吸引更多游客。在此功能上加入更具古韵的竹编栅栏并铺设青石,绘制改造平面图、立面图。对木板及墙体进行修复加固处理,并且做好防腐,做出效果图。
田园观光区:优化和谐绿色的宜居家园,一是利用好山岭耕地资源,建设蔬菜基地,发展蔬菜观光体验。尽可能地种植传统蔬菜、农作物等,丰富院落,不使用农药来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二是在平地周围建设果园,种植桃李等常见果树以及一些适合当地种植但是不常见的其他果树(如山地野果等),对其进行深加工,做成适宜旅游者购买的特色商品。
户外拓展区:开展生态健康的山地游览,一是选择山地植被丰富的区域进行保护性改造,建设游步道,并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些简单的草皮亭、草屋,以供游客林海观光和休息游憩,并建设有特色的主题森林休闲吧和森林小木屋;二是整治和修建骑行道,建设骑行驿站;三是修建和整治徒步道,宽度1.0米以上,可铺设石板路。
养生度假区:践行体验感强的精品度假,建筑风格与朱家园村保持一致,可以在此系统开发休闲度假类旅游产品。
生态涵养区:保护优美宜人的自然风光,尽量减少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在保持原风貌不变的情况下进行修建,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达到涵养生态的效果。
2.交通流线
根据已经划分好的功能分区图,规划仙女湖朱家园村民居的交通要道。主干道贯穿整个村落,并且主干道的宽度考虑容纳两辆车并排行驶,次干道的宽度考虑容纳一辆车行驶,游步道考虑容纳多名游客。
3.空间布局
空间布局有寨门、生态停车场、村民活动中心、小广场、蔬菜采摘园、观景塔、宗族祠堂、土地庙、风雨桥、丛林木屋、民宿、休息平台等,做出最终的总平面图。
寨门材料主要是瓦砾、木材以及土墙,采用不同材料的组合,丰富肌理感,高低错落进行排列,使其既与村内环境相结合,也具有美感。
村民活动中心由村史发展变迁展示区、文化活动中心、民俗博物馆、户外平台、商业展销区构成,主要材料是木材、玻璃等。从清代光绪年间至今是一段较长的时间,为了更好表现此历程,所以村史发展变迁展示区选取的房间较长。民俗博物馆采用玻璃材质,使得整个空间更加明亮,具有现代感、设计感。
(四)室内改造设计
1.室内空间分析
民宿是为了让旅客体验当地的环境、人文、风情等,其基本的功能应具备,比如居住区、活动区、交流区、休息区。
首先对建筑进行改造修葺,然后对建筑的室内进行设计。由于第一层的层高为2米多,不适合成年人的活动,但是一层有较好的地理位置,所以设计两间作为茶室,其余为儿童娱乐区,另外一部分作为储藏区。二层的功能主要是住宿和饮食以及活动交流,有餐厅、厨房、卫生间、交流阅读室、卧室。
2.火塘设计方案
火塘作为家庭生活的中心,承载着重要的物质功能与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4]。在仙女湖朱家园村的地方特色中,最引人关注的是火塘,这也是本方案的一大亮点。一个火塘一个家,火塘与土家族的生活息息相关,火塘是家庭的核心,家庭成员围绕火塘吃、住等。于是本方案以休息交流阅读的形式来体现火塘,一大堆人围坐在一起进行交流,给游客带来家的温暖的感觉,使其民宿更具特色。把休息交流阅读融合在一起,在功能上使其更加丰富,游客与游客之间的交流在这里就像有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感覺,让游客不仅可以体验当地风情,也可以多结交朋友。当然,在两个火塘之间进行了隔断设计,利用书架进行隔断,便于放书阅读,也采用了高低差的设计,通过楼梯的梯步增高空间,使得整个空间更加有层次感,就像高山有起伏感,并且可以直接坐在楼梯上进行阅读,赋予其趣味性。在卧室的门口设计了一个小水景,不仅是对火塘的一种隔断,而且更有意境,取其高山流水之意,将功能与寓意相结合,给这一空间取名为“高山流水间”。
3.客厅设计方案
客厅主要是结合村民信仰祭祀的传统,设计为中式的堂屋,对称性构图,桌椅后为供案,地面、墙面、天花保持原有的材质,但是在墙面装饰时可以多加一些土家族的装饰物,如墙上先用竹帘进行装饰然后挂上当地人家亲手做的西兰卡普(一种土家织锦),从而丰富墙面的色彩,故把客厅的命名为“仙屋”。
4.餐厅设计方案
餐厅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因为在二层且有栏杆,可眺望远景,欣赏周围美丽的风景,所以大部分采用开放式,有两人座也有四人座,中间用屏风进行隔断,如果人多还可以把屏风折叠起来,进行拼桌。空间中有梁柱,两个柱子的距离只适合通过一个人,所以不能全部摆放桌子,于是在空间中央摆放案几,这样既符合整体风格,也对空间进行了分割。由于开放式通风,该房间得名“清风厅”,给人微风拂面的感觉。
在餐厅的包间中,游客亦能感受微风,能听到风吹竹林的声音,而且在包间里面方便交流。包间中风声、竹声、交谈声相融合,所以取名为“竹语间”。两间包间增加了衣柜,这样设计既能节省空间,还能增强空间的层次变换。
5.卧室设计方案
卧室主要满足人休息的需求,包括了休息区、洗漱区、卫生间等,虽然房间大小不一样,但是功能齐全,且房间的朝向,都是适合人睡眠的。卧室是居住的空间,取名为“山居室”,谐音为“山居士”,更好地说明该房间功能、氛围的营造都适合居住。
6.茶室设计方案
此建筑为木构建筑,而且周围有竹子,为了体现“仙”的氛围以及悠闲的心境,与原有建筑相结合,采用了新中式的风格,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设计。原来的地面为水泥,后设计为大理石铺面,搭配木质天花板,整体感觉有复古感,保留其原貌,在靠近路边的一边,种上琴丝竹,“清风徐来,竹声萧萧,尽可体会‘风声度竹有琴韵的乐趣”,氛围营造上更有幽静之感。为了使空间不封闭且较为开放,于是两件茶室之间用木格栅进行隔断,更凸显中式风格。因为是用竹子营造的氛围,所以茶室取名为“竹里馆”,使设计更加有趣。
7.卫生间设计方案
卫生间是男左女右,且空间大小差不多,离餐厅很近,进入厕所前设置有公共区域,这样便于使用者更加清晰地辨别男女厕。在女厕中设有保洁的空间,内部尺寸符合人机工程学,上部分材料为木材,下部分为白色乳胶漆墙体,空间装饰材料有变化,但新建的部分能够融入老建筑。
8.过道设计方案
取“明月松间照”诗意,背景采用木质材料,营造出映射圆月的感觉。摆放案几以及中式灯具,两侧为新建墙體,具有现代感,但也不失“仙”气的氛围感,命名为“明月间”。
四、结语
了解仙女湖朱家园村的历史人文,分析当地的自然环境,结合实际与理论,保护修缮村内老建筑,设计出满足人们需求的方案,能够解决问题,使得人们生活品质以及审美需求有所提高,弘扬地方特色及其文化。
参考文献:
[1]杨真静,熊珂.巴渝传统民居的可持续更新改造:以重庆安居古镇典型民居为例[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6(2):85-88.
[2]龚燕贵.湘西特色民居建筑改造设计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4.
[3]建设成就展示 丰都县仙女湖镇:打造西部最大的高山度假公园[J].丰都年鉴,2013:61-62.
[4]路倩.从“火塘”到“厅堂”[D].中央美术学院,2016.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