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白鹿原》小说的电影改编
2020-06-23吴梦迪
20世纪90年代初,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问世,十几年后,王全安将之改编成了电影。电影上映后得到很多评价,褒贬不一。有诋毁者说这是对原著的侮辱,有赞颂者说表现出了原著的思想。无论是长篇小说《白鹿原》还是电影改编的《白鹿原》,都一直处在不断的争议中。这是否会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创作以及中国文学的电影改编造成影响呢?本文将从小说和电影的叙事结构、人物设定方面分析受争议的原因,并谈其改编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代奇书”
《白鹿原》是陈忠实倾注多年心血的作品,小说以关中地区白鹿原上仁义村白、鹿两个家族的斗争及其历史为基本观点,描绘了从清朝末期到新中国建立这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迁,也写出了中国家族的历史。白、鹿两姓本为一个祖宗,后来发生了分化,成为两大家族。小说描写了以白嘉轩与鹿子霖为代表的两个家族之间几十年间的斗争,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味。《白鹿原》小说的扉页上有“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的题词,字里行间透着作家的创意和抱负:小说将对个人、家族、村庄的经历、命运的讲述放置于现代史的广阔背景中,连接重要的历史事件,从而探索、回答历史变迁的因由和轨迹以及有关乡村、民族命运的问题。
小说《白鹿原》自问世起便引起了读者极高的关注和争议。1997年,《白鹿原》获得中国长篇小说最高奖——茅盾文学奖,但评奖的过程一波三折。据报道,评委会曾对其作出如下的修改意见:“作品中儒家文化的体现者朱先生这个人物关于政治斗争‘翻鏊子的评说,以及与此有关的若干描写可能引起误解,应以适当的方式予以廓清。另外,一些与表现思想主题无关的较直露的性描写应加以删改。”陈忠实按照评委的修订意见进行修改后,修订本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宣布与修订本出版均在1997年12月。小说《白鹿原》出版以来,在报刊发表的小说评论、研究文章有三百余篇,还有多部小说研究专著出版。有学者认为,“《白鹿原》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一个新的超越。它是吸取80年代文学创作的经验和对西方现代文学借鉴的结果。它以凝重的笔法叙述了中国近现代半个世纪沉重而深厚的历史,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可以说这是新时期以来最有中国历史文化意蕴、最得中国历史文化真谛的少数作品之一”。但也有学者认为,“《白鹿原》尚且不错,但评价过高”。虽然对小说《白鹿原》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其在主流批评家那里得到了坚决的支持和好评。
二、“最難拍”的长篇小说
2012年9月15日,电影版的《白鹿原》与中国观众见面。导演王全安在《当代电影》“新作评议·四人谈”中说:“最困难的就是影片如何呈现它。”105分钟的《白鹿原:将令》这部纪录片讲述了电影拍摄220多天的艰辛和不易。为了拍摄《白鹿原》,剧组做了近十年的准备,无论是原著作者陈忠实、导演王全安、主演、配角,还是群演和工作人员,对电影《白鹿原》都注入了很深的情感。当影片送到柏林电影节时,片长已经由初剪毛片的五个小时压缩到三个半小时,最后在全国院线公映时仅存了两个半小时。那么,两个半小时的电影是如何将50多万字的《白鹿原》呈现在银幕上的,又为什么引起观众的诸多议论?笔者从叙述结构和人物设定上做了分析。
首先,从故事的改编上看,原著小说《白鹿原》有34章,共计50万字。而电影的改编只截取了20章的内容,一是白、鹿两家老辈人在旧秩序中的明争暗斗和新一代在社会变革中的成长磨难,二是由田小娥这个在小说中最具传奇色彩的女性所引发的新旧两代的爱恨情仇。虽然电影的改编只节选了原著的部分内容,但这部分内容是原著小说中最富有戏剧性、矛盾冲突最强烈、人物关系最复杂的情节,影片能够将这部分故事完整表现,或者说能清晰表达这部分内容的主题,实属不易。
由于影片片长被一再压缩,读过原著小说再观看影片的观众就会发现,人物的设定发生了变化:许多原著中的重要人物——朱先生、白灵等都没有出现,原著的主要人物白嘉轩、鹿子霖、鹿三、白孝文、鹿兆鹏、黑娃、田小娥在电影中也做了些许修改。小说《白鹿原》中,白嘉轩是作者精心塑造的具有理想色彩的人物,他对儒家文化的精神、规则身体力行,并殚精竭虑用以建设白鹿村的生活秩序。他的身上寄托了作者对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的信念。改编后,电影中白嘉轩的核心地位被削弱,虽然表现出他对族规的恪守和维护,修塔镇邪的一身正气,但小说中的农民本质形象没有展现,变成一个好地主的代表。田小娥是封建社会的一个悲剧,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她做了一系列的抗争,在男权统治的桎梏下,她被推向了生命的祭坛,最终成了一个不屈的冤魂。然而,电影中的田小娥坐着轿子去麦田里物色割麦的男人,翘着二郎腿,眯眼抽着烟,一副养尊处优、风流成性的阔太太形象,与原著中受郭举人和大老婆欺压的卑微形象截然不同。
一些学者认为,影片中的历史呈现不够,没有完全反映出小说的时代变迁;也有的说,电影《白鹿原》变成了“田小娥传”,并且对没有完整表现白孝文这个人物的变化表示不满;更有一些没有读过原著的观众认为,这是一部大尺度性爱电影……原著作者陈忠实对其给予很高的评价:“电影大大超出我的期待和想象。我认为应该是这些年长篇小说改编电影最成功的一部。这是一部不雷同于我过去看的任何一部描写这段历史的电影,由于具备了这一个性,这部电影独立存在的价值就有了。比较秦腔和话剧的改编,电影是最好的。白嘉轩、鹿子霖、鹿三、小娥、黑娃、孝文,这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和精神内涵,以及精神负载的东西都出来了。把人物展现到这程度,这电影应该完成了它的使命。”
三、电影的改编对文学的影响
小说和电影是不同的媒介,从传播的角度看,两者的传播效果是不同的。在当今电影传播更加及时迅速、视听冲击更加震撼的数字时代,电影的受众远超小说。这也是电影《白鹿原》备受争议的原因。与小说相比,电影是一种相对年轻的艺术形式,很多小说家对电影的态度既爱又恨。小说比电影更能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主观性更强,电影不断变换银幕上的镜头,运用一些拍摄技巧,显现的视角更为客观,所以电影如何展现小说人物的个性,表达人物的思想是相当难的,如果不能融入故事中,便不能使人体会其中的精髓。《白鹿原》从小说出版到电影上映一直受到关注,因此电影的再创作压力很大。小说人物的删减、故事内容的压缩导致影片很多情节的突兀及情感的缺乏。虽然大体上的故事结构和人物关系与原著相符,但电影的主题思想和引申出的意义并没有小说表达得深刻。
当今很多电影作品是通过文学改编的,无论是传统文学还是网络文学,都为电影再创作提供不少的资源。电影作为大众文化的传播方式,对小说的影响力是不能忽视的。一部小说,一旦被电影改编,读者都会在潜意识里将二者作为比较。成功的电影改编往往会带动受众去关注原著小说,小说备受关注,销路也会直线上升,从这方面看,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希望有更多像《白鹿原》一样的经典之作能被搬上银幕,让更多人知道中国文学文化的博大精深。
(黔南州广播电视大学)
作者简介:吴梦迪(1991-),女,布依族,贵州都匀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小说的影视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