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视域下的青春片分析
2020-06-23费文雅
费文雅
2019年12月8日,电影《少年的你》在上映45天后正式下档,最终收获了15.45亿元的票房,创下国产青春片最高票房纪录,位居中国影史票房总榜第31名,同时位居2019年中国电影票房榜第9名。这些数据无疑说明影片《少年的你》成为今年的票房黑马,它为中国青春片电影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其票房背后,人们可以看到大众的审美接受与审美趣味。本文就接受美学理论,从观众的期待视界、审美距离的创造、观影心理的实现以及电影的召唤结构与深层意蕴来分析《少年的你》口碑与票房获得双丰收的原因。
接受美学理论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德国文学美学家姚斯提出来的。接受美学认为,任何文学文本都具有未定性,都不是决定性的或者自足性的存在,而是一个多层面的未完成的图式结构。它的存在本身并不能产生独立的意义,而意义的实现则要靠读者通过阅读对之具体化,即以读者的感觉和知觉经验将作品中的空白处填充起来,使作品中的未定性得以确定,最终达到文学作品的实现。这样就将文艺作品视为受众与作者的交互行为,而不仅仅是作者的单向性活动,为人们分析文艺作品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一、期待视界与现实题材
接受美学中的期待视野是指在文艺作品的接受活动中,受众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艺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在具体欣赏过程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毫无疑问,电影《少年的你》也取材于现实,现实题材本身就瞬间拉近了观众与影片之间的现实距离。在社会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在校园里生活过,每个人在现实中都或多或少地接触过校园暴力,可以说这部电影取材于每个人的身边。观众在观影之前就可以通过预告片或者电影海报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对影片的一定审美期待,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已然形成的这种审美期待也会随着故事的推进而实现一定程度的改变,因此这里还牵涉一个审美期待差距的问题。在故事的演进过程中,观众会将头脑中已然形成的审美期待与影片真正呈现出来的情节进行比较,期待视界差距过大或者过度吻合都不会产生较好的效果。对于观众的期待视界来说,情理之中却意料之外的跌宕起伏的情节设置才会更能引人入胜,才会令影片与观众之间产生出恰如其分的黏合性。
取材现实的故事之所以触动人心,便在于真实,影片中的表现就是期待视界差距的设置,这就是导演在叙事方面的技巧。电影《少年的你》的主旋律是反对校园欺凌,目的是引起大众对校园欺凌这一社会现象的关注进而实现一种改变。电影关注的事件会引起一个国家在社会制度、法律等方面的变革,所以取材于现实事件的电影有着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不容小觑的力量。在观看影片时,观众便会期待相应措施的执行,该影片也在末尾对电影中的事件和目前我国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所出台的相关政策加以说明,这给了观众以心理上的慰藉,这也是对观众审美期待的满足。审美期待与现实题材之间互为阐释,互相推动。
二、青春片的突破与观影心理的实现
在传统意义上,青春片观众范围主要是青少年或者年轻的成年人,以诸如初恋、青春期焦虑、成年、叛逆、和父母冲突等情节为主要内容,将它们缠绕并一同出现于一部电影里,但是《少年的你》这部影片出现了对青春片固有元素和传统故事情节的突破。这部影片在所谓青春片必备元素的选择上仅仅关注其中的一两个元素从而避免之前的大杂烩,在叙事方面更能抓住所要讲述的重点,从而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大杂烩也是近年来青春片常犯的严重错误。在本部影片中,最重要的人物设置就是以魏莱为首的心理扭曲的施暴者、无依无靠的社会小混混小北和同样孤独无依的受暴者陈念,影片聚焦这三种人物,讲述着施暴者对陈念这类的受暴者逐渐变本加厉的欺凌,受暴者寻求保护,最后失手杀人的故事。
《少年的你》不同于以往单纯伤感或单纯怀旧主题的青春片,还在于发生在学校中的那些事件已经不是单纯的小打小闹而是令人战栗的校园欺凌。现实就是这样,即使是看似单纯的校园,其实也存在着危险的社会群体,校园中发生的不仅仅是初恋那些小事,也不单是与老师、父母之间的对抗,更多的是学生能否在校园这个环境中更好地生存下去,顺利地完成学业。学校不仅仅是承载学生梦想的基地,更是需要构建稳定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地方,但是目前对于很多学校(尤其是高中)来说,教师与学生的关注点只剩下成绩与分数,在成绩与分数要求背后的心理层面却滋生了太多的扭曲。影片中,正是他们之间“我保护你,你保护世界”的情感令观众在残酷的校园霸凌中感受到人性的温暖。
虽然陈念失手杀了人,但是影片的讲述方式令观众在心理上还是希望陈念与小北的生活能够重见阳光,不再只是黑暗与阴霾,希望他们不再只是活在阴沟里。所以,影片最后镜头的切换让观众看到陈念在阳光明媚的教室里教学生英语,放学后,小北依旧跟在陈念的身后,但是这一次小北摘掉了帽子,在有监控的道路下露出了面部,不再躲闪,这时,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此时的画面与感情基调与前面相比有了转变。这令观众在观影心理上得到了安慰,犯了错误,承担责任之后依旧可以遇见光明的未来,寻找曾经失去的乐园。
三、召唤结构与深层意蕴
学者朱立元在《接受美学导论》中指出:“按照伊塞尔的观点,文学作品中存在着意义空白和不确定性,各语义单位之间存在着连接的‘空缺,以及对读者习惯世界的否定会引起心理上的‘空白,所有这些组成文学作品的否定性结构,成为激发、诱导读者进行创造性填补和想象性连接的基本驱动力,这就是文学作品召唤性的含义。”同理,电影中也常常使用同样的召唤结构,以未展现的情节或者留白引起观众的无限遐想。德国接受美学大师伊瑟尔认为,正是文本中的断裂现象为受众创造了一个开放的解读空间,不断地激发着受众的想象力,使文本在受众的参与、补充、互动中最终完成向作品的转化。因此,电影中的“留白”设置实现了观众与影片可能进行的更深层次的互动,是一种良性的诱导。《少年的你》这部影片能够获得如此成功的原因也少不了对于召唤结构的使用,召唤结构的使用令影片以觀众的再创造焕发了新的活力。
影片的开头就出现了“胡小蝶”之死这一幕,同学们围绕在这具尸体的周围议论纷纷,只有陈念用校服帮她做了遮挡。胡小蝶为什么死,胡小蝶的死只是单纯的自杀吗?观众带着这样的疑问继续观影,镜头却转向他处,学校为了防止学生再次发生自杀事件,将教学楼做了全方位的严密围挡。这样的召唤结构与观众在预告片中对影片的了解相结合,使人可以读出学校只是做表面功夫的愚昧,学校没有试图揭开胡小蝶自杀的真正原因,只是运用物理手段进行了遮挡,学校也不在乎真相,只是一味想要先将这件事情快刀斩乱麻地做个了结或者掩盖下去,以尽快使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恢复到紧张的学习状态,这些做法就奠定了整部影片的悲伤基调。从未试图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也预示着更大的一场关于校园欺凌风暴的来临,陈念不幸成为下一个受到校园欺凌的最大受害者,陈念为胡小蝶的尸体做遮挡暗示着陈念与胡小蝶交好,在警察询问陈念在受到欺负时为什么不报警的时候,陈念却回答道:“那你想听到的回应是为什么(受到欺负的人)是你而不是别人吗?”这句话让警察哑口无言,这也召唤起了观众的思考,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多少次都是因为这句话而掩盖着内心的声音,这才让真相沉默了。
电影《少年的你》不仅满足了观众的期待视界,给人们带来了饱满的故事结构,也反映了社会现实中存在的校园欺凌事件,关注了社会热点,并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产生了深层次的思考。从反映现实类的影片《我不是药神》开始,中国电影在呈现社会现实、引发深刻思考方面开了一个好头,《少年的你》作为青春片的一个突破,既照出了现实,又发现了青春片的另一面,这是对国产青春片的贡献。
(长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