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域旅游背景下的城市更新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0-06-23王裔婷蒋博州

高师理科学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城市更新城乡规划全域

王裔婷,蒋博州

全域旅游背景下的城市更新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王裔婷,蒋博州

(重庆师范大学 地理与旅游学院,重庆 401331)

通过分析城市更新规划课程的教学改革背景、实践基础、课程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城市更新中与旅游规划相结合的跨学科教学模式.尝试探索一种以旅游价值发现、产品选择及旅游线路开发为主线,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并行思考的设计方式,结合旧城更新对旅游资源进行挖掘.引导学生运用旅游规划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城市更新设计,促进了学科融合发展,构建起具有自身优势的课程教学体系.

城市更新;规划设计;旅游规划;教学改革

随着2018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全域旅游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全方位渗透到城市生活中.文件指出,在全域旅游的典型发展模式中,城市全域辐射型开发即是以城市旅游目的地为主体,依托旅游城市知名旅游品牌、旅游产品、旅游交通和配套服务,以都市旅游辐射和带动全域旅游,推动旅游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多规合一”[1].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为贯彻落实国家要求,紧接着出台了《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指导意见的重点任务分工》,其重点任务之一便是推动旅游与城镇化、工业化和商贸业的融合发展,创新产品供给.因此,按照各层级“旅游引领、融合发展、共建共享、提升价值”的思路,推动旅游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保规划等“多规合一”,以旅游引领新型城镇化,使城市规划与旅游规划这2个原本注重方向和思考层面不同的学科关系越来越密切.

1 城市更新规划课程改革的研究及实践基础

我国当前正在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城市规划的发展模式从原来的增量扩张向存量更新的内涵式发展转型,城市设计的类型也由开发型逐渐转为更新型.城市更新主要指针对城市中已经或即将面临衰落的区域,与周围地区在用地功能上产生明显冲突的区域,以及对整个城市结构的完善、功能的有效发挥和提升有较大影响的区域.通过综合运用保护、修缮、整治、拆除重建等多种物质更新手段以及其它有关社会经济各方面的非物质更新手段,促使其本身在社会、经济、文化方面重新恢复活力,对城市已有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本进行盘活,同时保障其与周围地区及城市整体功能的提升相协调,与城市总体空间结构的完善相适应,以实现城市整体效益的最大化,这是新常态下城市更新的主要内容和目标[2].

在以往的城市更新课程实践引导中,通常优先从城市规划、建筑学和社会学的视角出发来思考和解决城市问题,并不优先考虑旅游规划和策划的内容.更新方式主要有再开发、整治改善及保护3种.调查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建筑物调查、土地使用调查、人口调查、交通调查、公共服务设施调查、环境设施调查、市政设施调查、环境卫生调查、社区关系调查、空间场所调查等10个方面,也包括历史、气象、地形地貌和工程地质方面的内容[3].已有的相关课程教学研究还不多,有学者提出了在学科交叉融合下的城市设计培养体系,强调突出城市设计体系的学科交叉、地域特色和技术应用[4],有基于OBE理念(学习产出教育模式)提出了旧城改造课程教学探索[5],也有将“有机更新”理论融入城市设计的课程教学研究[6]等.

近年来,在各地城市更新的具体实践中,涌现了一定量的以“旅游开发”为主导的,跳出传统更新改造模式的创新试点.通过大型更新改造项目建立城市地标建筑以引领城市形象,打造城市景点,通过活化历史建筑,形成创意产品与消费相结合的创意街区、艺术街区、购物场所、城市公共休憩区等,将建筑遗产活化为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区,为城市更新地区提供内在活力.成渝两地就有多个成功案例,如重庆鹅岭二厂文创园区,号称“中国的伦敦西区”的成都东郊记忆国家工业遗产旅游基地等,有一定案例调研基础,可以对课程大纲和授课内容进行相应调整,适应发展需求.具体研究有王伟峰[7]等以龙游大南门历史文化街区更新为例,从城市更新角度下街区的刚性保护及全域旅游趋势下街区文化旅游功能的植入角度,按照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思路对街区历史与文化进行了挖掘、提炼与展现;谭瑛[8]等结合旧城更新对南京南捕厅街区的旅游资源进行挖掘,梳理文化及空间资源特征等.

我院的城乡规划专业依托旅游策划专业建立并发展起来,目前最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也已经将旅游策划专业的各个主要理论知识课程纳入到了城乡规划的专业核心课程当中,以适应新的行业综合人才的需求.教师团队长期任教城乡规划和旅游策划专业教学,已将旅游学科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融合到日常教学内容当中,同时教学研究方向上的互补和课程设置也均能满足此次教学改革研究的需要.

2 课程设置现状及目前的教学问题

我院城市更新规划设计课程目前主要在城乡规划专业大四上学期的主干核心课程中开设,学生的前期已修课程包括:住宅建筑设计、幼儿园建筑设计、公园规划、居住区规划、城市设计、城市规划原理、旅游规划概论、城市规划社会调查方法等.教学内容基本沿用常规的工科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与国内各大院校城乡规划专业中开设的城市更新或城市设计课程一致.采用分组进行实际项目模拟选题,首先对任务书地块进行调研分析,对其进行综合整治以及功能改变和置换,以注入新的活力以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最终形成一套城市设计的图纸成果.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对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整体改造,对城市空间形态方面把控的倾斜较大.这种传统的训练和教学方式尽管图面表达效果较好,但没有跳出传统城市规划学科的关注点,与以建筑学为背景的工科院校课程成果雷同性较高,对旅游学科知识体系引入薄弱甚至缺漏,与旅游规划和旅游策划等内容相结合的探索也比较少,没有体现出我院基于旅游策划专业创立起来的背景优势,学科特色挖掘不够.

同时,传统的仅重视物质实体空间功能与美学引导为主的城市设计能力培养模式本身已经难以适应存量时代城市更新的发展需求,与以土地增量为导向的新区开发型城市设计相比,学生面对的难题不再是如何在一张白纸上描绘理想蓝图,而是如何在问题认知的基础上对城市系统进行设计缝合.城市更新类型的城市设计需要学生不仅有物质形态的设计操作能力,更需要具备针对城市问题的系统分析能力,对各种现象的挖掘研究能力,从而找到提供解决和完成城市更新的新思路.

因此,如何在城市更新的课程设计中找到与旅游学科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从更为宏观的角度和更广阔的视角探索城市与其所在地域的关系,从更务实的角度挖掘城市与旅游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思维方式进行相应改进,是目前有待探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3 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及创新之处

3.1 课程改革的内容与目标

城市更新的教学模式改革是一项系统任务,涉及到教师、学生、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实习调研等.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着眼于课程的整体优化,构建更具有自身优势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学内容改革设计包括:(1)结合学院办学特色,改革城市更新规划的理论授课教学内容,增加与旅游管理及旅游策划学科的相关专业知识理论体系的介入和指导,特别是与旅游规划与旅游策划及开发相关的内容,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探索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式;(2)修订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城市旧城区考察与调研实习》的实习大纲,加入对于旅游区规划及旅游开发项目的调研与考察内容,并带领学生进行现场调研;(3)指导学生完成以旅游规划和开发为主线的城市更新课程设计,尝试探索以旅游价值发现、产品及游线开发为出发点,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并行思考的城市更新方式,创造城市空间的新文化、新功能和新价值;(4)加强城乡规划与旅游策划专业之间的学科交流,在课程改革项目进行中开展跨学科的理论研讨和过程汇报,帮助并促进本次城市更新规划课程建构体系的完善.

3.2 教学方法及教学环节设置

我院城乡规划专业的城市更新规划课程设计为64课时,一周2次,一次4节,共历时8周.主要由课堂讲授、课堂分组讨论、参观考察、调查研究、课程设计实践5个部分组成,让学生全程参与“听(听讲)、观(观察)、感(感悟)、说(汇报)、做(设计)”5个过程.选用2015年出版的21世纪全国普通高校城市管理系列规划教材——《旧城区改造与更新》[9],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修改调整后的学时分配及课程设计内容见表1.

3.3 城市更新中的旅游规划理论运用

基于教学改革的目标,将旅游规划的理论与方法植入城市更新教学中,拓展学生的知识宽度,引导学生从旅游规划的角度切入城市设计和城市更新.在旧城调研中有针对性地对基地周边旅游市场进行分析,在课程设计中考虑旅游形象塑造与传播、进行旅游产品的选择、开发与项目策划,结合城市更新的功能需求综合考虑旅游空间的布局,将旅游要素进行合理规划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和保障措施.运用的旅游规划理论主要包括:旅游经济学、闲暇游憩理论(ROS)、旅游区位论——市场结构与市场区位分析、门槛距离与行为区位等[10].这些相关旅游规划理论的介入,对城市更新项目提供了更多的理论背景和科学支撑,对课程教学的内容进行了很好的补充与扩展,使课程设计的成果更加丰富和多元化.

3.4 教学成果检验

教学改革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尝试探索一种以旅游价值挖掘、产品及旅游线路开发为出发点,旅游规划与城市更新并行思考的规划方式,创造城市空间的新文化、新功能和新价值,同时尝试一种从旅游策划到规划设计落地的项目全过程教学,实现跨学科的教学模式.

城市更新规划的课程成绩考核以综合考查为主,其中案例汇报、调研报告和中期评图作为评定平时成绩的考核内容,最终成果作为期末考核内容.基于近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1)有效带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了更好的学习氛围,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理论授课过程中常出现的内容枯燥、知识体系单一与规划理论太抽象等问题,改革后的年级该课程平均成绩较未改革年级的成绩增长约16.5%;(2)学生的理论知识储备和实践应用能力明显提升,为后续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2门专业课程的年级平均成绩也较未改革前分别增长了10.1%,12.3%,达到了教学目的,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

表1 课程改革调整后的教学内容安排

4 结语

自2015年开始对重庆师范大学城乡规划专业的城市更新规划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来,极大地促进了城乡规划与旅游规划专业之间的融合,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在课程实践中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拓展眼界和思维.掌握更加综合的理论知识并运用到课程设计实践中,增强了学习内容,培养了更适应市场需求的综合型专业人才[11],总体效果较好.同时,因为不同专业的设计理论知识交叉授课,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习氛围高涨,在实践训练中沿用的公开评图和汇报环节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对方案的表述能力,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交流.

[1]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R/OL].(2018-03-22)[2019-11-10].www.xinhua net.com/politics

[2] 赵亚博,臧鹏,朱雪梅.国内外城市更新研究的最新进展[J].城市发展研究,2019(10):42-46

[3] 熊辉,杜顺季.城市更新基础数据调查的实践与思考[J].北京测绘,2019(4):480-482

[4] 赵亮,吴越,刘晨阳,等.学科交叉融合下的城市设计培养体系架构研究[J].城市规划,2019(5):113-115

[5] 付影,郭丽娟.基于“OBE”理念下的旧城改造课程教学模式探析[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2):81-82

[6] 林晓丹.城市更新视野下的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探索[J].建筑与文化,2017(11):204-205

[7] 王伟峰.城市更新与全域旅游背景下的历史文化街区复兴——以龙游大南门历史文化街区项目为例[J].江苏城市规划,2019(7):29-31

[8] 谭瑛,杨俊宴.结合旧城更新的旅游资源挖掘——以南京南捕厅街区为例[J].华中建筑,2009(11):124-126

[9] 石铁矛.旧城区改造与更新[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5

[10] 牟红.旅游规划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11] 孙昌盛,张春英,胡聚山.城镇化新常态背景下城乡规划专业知识体系和专业能力建构[J].高等建筑教育,2019(2):17-19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urban renewal plann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 tourism

WANG Yiting,JIANG Bozhou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Tourism,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1331,China)

Through analyzing the education reform background,practice basis,course teaching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urban renewal planning courses,proposes an interdisciplinary teaching mode combining tourism planning with urban renewal and attempts to find a design method that is centered on travel value exploration and product selection and travel route development.Also,it gives consideration to both tourism planning and renewal,mining tourism resources in combination with old city renewal,aiming to inspire students touse the relevant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tourism planning for urban renewal design,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e integration and construct a course teaching system with more self-advantages.

urban renewal;planning and design;tourism planning;teaching reform

TU984∶G642.0

A

10.3969/j.issn.1007-9831.2020.04.024

1007-9831(2020)04-0107-04

2020-01-03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93088)

王裔婷(1985-),女,四川宜宾人,讲师,硕士,从事城市设计与城市更新研究.E-mail:21021987@qq.com

猜你喜欢

城市更新城乡规划全域
防止大拆大建!广州正式发布城市更新5个指引
定调!广州城市更新由国企主导!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
论当前城乡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城乡规划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探讨
TOD/城市更新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谋全域 图四时 大连金普新区的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