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儒学文化与医患信任重构*

2020-06-23胡宗兵

医学与哲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儒学医患重构

胡宗兵

1 问题的提出

医患信任(doctor-patient trust)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前提,也是实现医疗体系良性循环的先决条件,具有明显的主体间性、相互性、构建性以及商洽性等特点。然而,近年来,我国医患信任水平持续下滑[1],医患信任似乎出现了空前危机[2],致使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纠纷频发,这使得医患信任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并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1,3-8]。

国内外以往有关医患信任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学、心理学、法学、医学、伦理学等众多领域,聚焦于医患信任测量表研发的研究[9-11]、医患信任的概念界定[1,5,12]、医患信任危机归因及对策性研究[13-15]、基于信任度量表的测量研究[16-18]以及基于网络大数据的实证研究[19-20]等。虽然国内外学者对医患信任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对文化层面的医患信任研究尚不够全面深入,特别是基于中国优秀传统儒学文化的研究需要做进一步的、细致的探讨。鉴于此,本文基于中国优秀传统儒学文化视角,采用文献研究方法,着重探讨医患信任危机产生的原因,并力图从传统儒学文化视角加以阐释,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医患信任危机问题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2 优秀传统儒学文化核心思想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以儒学文化为代表,是中国的主流文化。儒学文化以“仁”为思想核心,以“义”为价值准则,以“中庸”为道德标准,以“礼”为制度规范,以“修齐治平”为践行宗旨,以“天人合一”为理想目标,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结晶和传承,具有人类共性的普适价值。中国传统儒学文化包含着丰富的关于人际关系管理的哲学思想,其“仁义礼智信”的思想根植于中国传统儒学文化之中,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对于医患信任重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这为重构医患信任关系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

2.1 传统儒学文化中“仁”的思想

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儒学文化是一套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其核心概念是“仁”,是中国儒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仁”从二人,集中体现出人际交往中的互帮互助、互尊互爱的思想。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提倡“仁”道,既是爱人也是修身,其核心要义就是人之所以被称之为人的那种良知,是为人之根本。子曰:“……谨而信,汎(泛)爱众……”[21]4-5,孔子告诫弟子要守孝悌、讲诚信、泛爱众,主张以德育为中心,德行修养在先的思想。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孔子又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21]65孟子也讲“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22]197孔子把“仁”定义为“爱人”,即我们常说的“恻隐之心”、“仁爱之心”。儒学文化中这些“仁”的思想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仁爱友善的哲学思想,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基本规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道德遵循。

儒学文化中“仁”的思想与中国传统医学伦理道德中所讲求的“医者仁心”、“仁爱之术”、“医乃仁术”有着高度的契合。“仁术”最初见于《孟子·梁惠王上》:“无伤也,是乃仁术也。”[22]15在《孟子·公孙丑上》中孟子又说“矢人岂不仁于函人哉?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巫匠亦然。故术不可不慎也。”[22]81“仁爱”、“仁术”理念彰显了儒家思想对一个人谋生之术选择的谨慎态度。制造弓箭和铠甲的人以及做巫医和做棺材匠的人如此,行医者更应如此。“仁”的思想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伦理道德基础,是医者悬壶济世的根本道德规范。

2.2 传统儒学文化中“义”的思想

传统儒学文化提倡以“义”为上的价值观。儒学思想认为,“仁”和“义”两者是紧密相连、内在统一的,是伦理道德之根本。“义”者,“宜”也,也就是一个人应该做的事情。儒学思想重视“义”和“利”的问题。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21]39又曰:“见利思义。”[21]149儒学思想重“义”轻“利”,明确了“义”和“利”的关系。孟子也说“舍生而取义”[22]265,孟子将“仁”与“义”有机统一起来并把它提升为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孟子曰:“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22]309,认为“恻隐之心,人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22]80,并将“仁义礼智”发展成为做人的起码道德准则。儒学思想关于“利”和“义”关系的论述契合了医患信任重构之需。因此,在“利”面前,医患双方要秉承儒学“重义轻利”的思想,恪守职业道德,“义”字当先,塑造良好的公共形象。

2.3 传统儒学文化中“信”的思想

儒学文化崇尚“信”。汉代董仲舒在孟子“四德”的基础上,添加“信”的元素,从而构建了“仁、义、礼、智、信”一套完备的儒家文化系统。儒学思想认为“信”是立国、治国之本,是人立身处世的根本,“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昌”。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21]21意思是说,一个人没有了诚信,真不知他如何在世上为人处世,就像牛车没有輗,马车没有軏一样,怎能行驶前进呢?《论语·学而篇》中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信近于义,言可复也”[23],意思是说做人每天都要自我反省,为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了呢? 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言而有信呢? ……讲信用要符合道义,符合道义的话才能付诸实施。孔子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还告诫弟子“言必信、行必果”,是说作为一个人应当讲信用、有担当,与人交往,要“言而有信”。孟子也提出“朋友有信”的思想,并将其作为处理五种人伦关系和言行准则之一。

儒学文化中的诚信思想同样是医学伦理的重要内容。医患信任是医患关系构建的基本前提,是开展诊疗活动的基础。“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凭也”[24]。作为医者,要讲求诚信,这是行医立身之根本,是患者生命相托的慰藉。医者要做到受人之托, 忠人之事,就要敬佑生命,平等仁爱;诚实守信,恪守医德。作为患者,寻医问药同样要讲求诚信,这不仅是对医学科学的技术信任,更是对医务工作者的道德信任,是实现医患互信良性循环的基本前提。

3 儒学文化视角下医患信任危机原因分析

医患信任危机产生的原因日趋复杂,既有宏观因素也有微观因素,但归根结底是人的因素。而医患信任这种人际关系在某种程度上被消费关系、供求关系等物化关系所淡化[15],从而逐渐弱化了医患关系原有的人文性和伦理性。从传统儒学文化层面来讲,就是在医疗活动中某些行为做法违背了优秀传统儒学文化中有关人的为人处世的原则,从而使医患信任关系构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障碍和困难。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3.1 重“治疗”轻“沟通”,缺乏儒学仁爱关怀

美国特鲁多(Trudeau)医生曾经说过,作为医生要“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高度概括了救死扶伤的医学职责、道德高尚的医学心理和质朴无华的医学人文精神,这无疑彰显了医患沟通在医患关系中的重要性。然而,现实中,由于医护人员工作强度大、职业怠倦等原因,忽视了患者对沟通的情感需求[25-26],重“治疗”轻“沟通”现象较为突出,而“冷漠”这一最能代表医疗行业形象的词[27],更是凸显了医疗行业建设中的这块短板——医学人文关怀。医学是医学技术和医学人文的有机统一,重技术轻人文,势必会使医学失去温度,这非但无益于医学的协调发展,反而构筑了医者和患者之间在心理上的一道无形屏障。从患者角度来看,患者对医护人员和医学科学缺乏客观的认知,对客观存在的医疗风险认识不足,对医生或医疗效果的期望远远高于目前的医疗科学水平,市场经济下,等值回报心理较为明显,因而缺乏与医生的有效沟通。

很显然,这些都与儒家文化所提倡的“仁爱”思想相悖,是医患信任危机产生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医乃仁术”,就是要有“同情之心”、“恻隐之心”,用仁爱之心总是去帮扶和安慰病痛之人。传统儒学文化讲究仁爱,在医患关系中就意味着医患双方要尊重对方,给予彼此应有的理解、宽容和仁爱,将心比心,从而构筑互敬互爱、相互体恤的良性互动的医患信任关系。而医方对患者沟通心理需求的漠视以及患方对医方和医学的认知偏差,都未能很好地践行儒学文化中“仁爱”、“以人为本”的思想,使得对彼此的信任度大打折扣,是制约医患充分信任构建的首要的道德因素。

3.2 重“利益”轻“道义”,挑战传统儒学文化价值观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个体发展过程中相互关联、辩证统一的体系,而价值观则体现了个体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趋势,“利”和“义”的关系是每一个个体及群体需要重新审视的问题之一。然而,一些医院和医生中时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等表现[15],医院门诊费、住院费日益攀高,不少医生变成了药厂的掮客,向患者兜售不必要的药物,甚至为了经济利益,对患者小病大治,一些行之有效但不赚钱的治疗方法被弃之不用[28],更有甚者利益熏心,见利忘义,向患者收受甚至索取红包,极大地损害了医生的公共形象,这已经成为“医患关系恶化和医患信任危机的主要成因之一”[29]。同样,在市场经济利益驱动下,传统的以人为核心的医患模式已成了市场下以利益为核心的商品买卖关系,因而,患方价值取向也受到极大冲击。所以,诊疗结果一旦不理想,甚至出现死亡等事故时,就会向医院提出索赔,甚至殴打医务人员,专业“医闹”的出现,更是将这种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暴露无遗。

上述种种,表面上集中体现了医患双方利益冲突下各自的价值取向,实则是对传统儒学文化价值观的背离,割裂“利”和“义”的关系。在利益面前,“利”字当头,双方都未能将道德和正义至上,违背了传统儒学文化以“义”为上的价值观,从而使医患双方在价值取向上发生偏离,进而影响了医患信任的构建。

3.3 强化对立性,淡化统一性,割裂医患合一

基于中国知网,在高级搜索主题中输入“医患矛盾”、“医患纠纷”、“医患冲突”关键词,笔者发现相关研究记录达10 208条之多,而按照同样文献检索方式,输入“医患合一”、“医患和谐”、“医患合作”关键词,其相关研究仅有3 117条记录。这说明,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更加关注医患关系的冲突性、对立性,而对其统一性、合作性等积极方面的研究远远不够。医患之间的对立性,不仅仅体现在立场方面,还体现在经济利益、权势、情感移情、心理认知等方面。由于医患双方在医疗信息占有方面的不对称性、医患双方在交际中地位的不对等性以及医患双方权势的不平衡性等因素,致使“医患信任变得极为脆弱和不稳定”[4];而患者对医生普遍存在的预设性不信任[30]以及患者对医生的被动信任[31-32]更是凸显了两者之间的对立关系。医患冲突在人们的心理认知框架中逐渐被固化为一种“对立”模式,并在不断的表达和书写中强化刻板印象[33],而暴力伤医事件的频发、媒体报道的放大效应等更是强化了两者之间的对立性。

然而,医患本不该是对立关系,而是统一关系,是“同一战壕的战友,他们共同的敌人是病魔”[34],也就是“医患合一”、“合则两利”、“合作共赢”的医患关系理念。医患合一源于传统儒学文化“天人合一”、“和为贵”以及“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哲学思想。而医患对立则是对传统儒学“和为贵”思想的背离,从而使医患信任变得更加脆弱。

4 基于儒学思想的医患信任重构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其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最是以儒学文化为代表。自汉代以来,儒家思想所秉承的“恕、忠、孝、悌、勇、仁、义、礼、智、信”的基本思想和观点,逐渐被历史选择,彰显了儒家思想和基本观点主张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两千多年来发展的适切性。新时代背景下,传统儒学文化所折射出的新时代价值,特别是诚信思想,对当今医患信任重构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4.1 以人为本,重利轻义,提高医德医风建设

传统儒学文化注重人的思想,即“仁者爱人”,“以人为本”。荀子说:“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35]董仲舒也提出“天地之精所有生物者,莫贵于人”[36]的思想,集中体现了传统儒学文化中“人为贵”和“仁者爱人”的理念,彰显了传统儒学文化对重构医患信任的适切性和可行性。医患信任的重构,要以患者为本,也就是以人为本。因此,为重构医患信任,作为医生,首先要“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37],博施济众,推己及人。只有仁医仁术,方能立德树人,治病救人,医患双方才能心心相托,彼此产生信任,进而达到医患和谐。因此,传统儒学文化中“仁”的思想与医学伦理道德有着内在的关联,是行医问道的基本前提和道德行为规范。

医患信任重构更需要明确“义”和“利”的关系问题。市场经济背景下,医患双方更不能利益熏心,见“利”忘“义”。医者要牢记“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之大“义”。在医患利益冲突的情况下,医者要“忠于病人利益”[38],同时还要“见利思义”,“义然后取”[21]150,从而使得患者利益最大化,藉以重构医患信任,缓和医患矛盾。患者亦不能为了一己之私,见利忘义,故意抹黑医护人员公共形象,甚至暴力伤医,从而使得脆弱的医患关系更是雪上加霜。

4.2 加强儒学人文关怀,树立合作共赢的理念

用传统儒学文化“和合”思想管控医患信任危机,强化儒学文化思想在医患关系中的渗透,深入挖掘儒学文化的时代价值。医患信任危机说到底是医患双方的人际信任危机,最根本的还是人的问题,是西医文化强势介入之后,中华优秀传统儒学文化教育在医疗行业缺失而直接导致的恶果。重构医患信任除了制度和法律等方面的保障,要充分发挥优秀传统儒学文化的人文教育功能,使医患关系人性回归、人文回归,展现出温暖的人文气息。

传统儒学文化强调“人和”的重要性,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2]86,体现出儒学文化“和合”的思想,彰显了人际合作的重要性。因此,医患信任的重建需要医患双方树立合作共赢的理念。医患双方要懂得“合则两利,斗则具伤”之理。医患合作是以医患双方利益最大化为基础,以制度、法律和道德为共同支撑,以除疾怯病为共同目标而凝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医患之间只有在合作的基础上,重构信任,才能攻坚克难,携手共进,实现双赢。

4.3 构筑医患命运共同体,重构医患合一信任关系

用传统儒学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医患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实现医患合一的终极目标,重构新时代背景下的医患互信关系。然而,当前医患矛盾背景下的医患关系是二元论,把以医生为代表的医方(包括护士、检验师、药剂师等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和以患者为代表的患方(患者家属、朋友以及与患者关系相近的人员)截然划分,形成两大阵营,容易导致医患双方的对立(见图1),激化两者之间的矛盾,进而导致医患信任水平下降。

图1医患矛盾背景下的医患关系

而事实上,医疗语境下,医患双方应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合作关系。医生依赖患者而生存,通过解除患者的病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社会价值;患者需要医生的医疗技术服务来维系健康、延续生命。因此,从根本上来讲,医患双方绝不是敌对关系,他们的目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医患双方应基于合作,构筑文明和谐、平等相待、互惠互利、共建共享的医患命运共同体(见图2),从而提升医患信任水平,共同应对疾病。由此可见,医患双方既是利益共同体,更是命运共同体。

图2医患命运共同体下的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是医患双方基于共同的目标,以相互信任为基础,以医学伦理道德以及法律法规为支撑,即时构建的一种特殊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图1和图2的对比可以看出,医患矛盾背景下的医患关系认知割裂了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未能较好地体现出两者基于合作关系共同应对疾病这一内在关联,从而使得医患双方利益有针锋相对之嫌,进而不利于医患信任的构建。而医患命运共同体视角下,需要重新界定医患关系,充分体现出医患双方利益一致性、立场一致性以及目标一致性等特点,从而有利于医患信任的重构,进而达到缓和紧张的医患关系的目的。

5 结语

医患信任不仅是一种医疗技术的信任,更是一种人际关系的信任。医患信任危机则是社会诚信缺失在医疗语境下的集中显现。医患信任危机严重威胁着医患双方的共同利益,是和谐医患关系构建的一大障碍。

本文基于当前医患信任出现的问题,从传统儒学文化视角剖析了医患信任问题深层次的原因,认为重“治疗”轻“沟通”、重“利益”轻“道义”以及“强化立场对立性,淡化关系统一性”都是对优秀传统儒学文化有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背离。文章最后从儒学文化视角指出,医患信任的重构既需要医者在医术上精益求精、日臻至善,又需要高扬儒家“仁爱”、“诚信”等医学人文精神。新时代背景下,积极推动医患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儒学文化所折射出的新时代价值和文化内涵,对于重构医患信任、缓和医患矛盾、构建医患和谐都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儒学医患重构
视频压缩感知采样率自适应的帧间片匹配重构
长城叙事的重构
周礼与儒学的机理
儒学交流在路上
北方大陆 重构未来
北京的重构与再造
宋代儒学对汉唐儒学的突破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