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不平等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2020-06-23余茂彪
余茂彪
(安徽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同时,居民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3年以来中国的基尼系数一直在0.4国际警戒线以上。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现阶段,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收入分配领域的不平衡是社会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收入差距过大逐渐成为影响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收入差距不等于收入不平等,在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诸多因素中,既有合理因素也有不合理因素,由性别、地区、行业和家庭背景等不合理因素造成的收入差距是社会所不能接受的,是机会不平等的表现。按照Roemer的观点,决定个人收入的因素可以划分为“环境因素”与“努力因素”,由个人不可控的环境因素所导致的收入差距即为机会不平等[1]。因此,降低机会不平等是缩小收入差距,提升居民幸福感的前提条件。测度收入差距中机会不平等的程度,对制订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外关于机会不平等的实证研究起步较早,大多围绕Roemer的二元理论框架展开。Bourguignon以巴西城镇男性工资为样本,测得种族、父母受教育程度、父亲职业类型和出生地等机会不平等因素对收入差距的贡献达到37%[2]。Ferreira和Gignoux运用事前法测度了拉美六国的机会不平等程度,发现六国的机会不平等程度均在23%以上[3]。Lefranc通过随机占优分析,比较了20世纪90年代西方9国的机会不平等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瑞典、英国、比利时、挪威、法国、意大利、荷兰和美国的机会不平等程度依次增加,其中瑞典的机会不平等程度较低,被认为几乎达到了机会平等的状态[4]。伴随着中国持续较大的收入差距,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始关注机会不平等对收入差距的影响,相关文献不断涌现。陈纯槿等运用夏普利值分解法的研究发现,性别、所有制和地区等因素对收入不平等的相对贡献率趋于下降,而教育和职业的作用则恰好相反[5]。江求川等采用非参数法测量了城市居民收入中机会不平等程度,通过分析不同年龄段、性别和区域间的机会不平等差异,发现城市居民所面临的机会不平等程度越来越严重,且机会不平等上升的速度比收入不平等上升的更快[6]。刘波等综合比较了事前、事后及联立方程组三种测度机会不平等的方法,研究发现中国居民收入差距高居不下的重要原因是机会不平等[7]。
已有研究虽然从多个角度验证了机会不平等的存在,但往往局限于某一侧面或者关注于机会不平等的准确测度,难以确定收入差距中机会不平等的贡献有多大。准确揭示收入差距中的机会不平等程度,应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分析框架下测度机会不平等。本文的贡献在于:一是在Roemer“环境—努力”二元框架下构造了较为全面的环境集和努力集,来测度机会不平等对收入差距的贡献;二是将基于回归方程的夏普利值分解方法应用到机会不平等的测度分解上,解决了其他分解方法忽略残差项和常数项对收入差距影响的问题。
二、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1.变量选择
本文旨在测度分析机会不平等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采用2013年中国住户收入调查(CHIP)数据的城市住户部分。该数据具有样本量大、数据质量高和可利用信息多的优点,这为构造相对全面的环境集和努力集奠定了基础。
本文的被解释变量选择的是城镇居民个体工资的年收入,其中工资性就业者收入包括工资、奖金、补贴及兼职收入,自我经营者为净收入。解释变量按照Roemer的理论划分为环境集和努力集。努力集包括个人受教育年限、职业类型、党员身份和工龄。环境集包括性别、户口类型、地区、是否少数民族、所有制类型、健康状况、行业类型和寻找工作途径。
表1 变量定义与统计描述
2.数据处理
收入变量选取个体收入大于0、年龄18—60岁的城市样本,并删除重要变量缺失的个体。由于职业类型和行业类型涉及的种类较多,本文对其进行特殊处理,参照王婷等通过分别控制职业和行业哑变量估计收入方程的做法,将其划分为高收入与低收入职业或行业,其中高收入职业或行业用1来表示,其他中低收入职业或行业用0来表示[8],各变量的定义与统计描述,如表1所示。
三、模型与方法
本文的研究分为两步:第一步,选取一个收入决定方程进行OLS估计;第二步,在收入决定方程基础上,选择收入差距指标进行分解,得出各因素对收入差距的贡献。
1.收入决定方程
本文采用的Mincer收入决定方程为:
其中:lnW表示个体年收入的对数,i表示个人,X是一组解释变量,包括环境集和努力集中的因素。βi是待估系数构成的向量,εi是随机误差项。
2.分解方法
本文所采用的分解方法是Wan提出的将回归方程与夏普利值分解原理结合在一起的方法,可以被用来分解任何不平等指标[9]。这种方法通过回归方程将目标变量与其决定因素建立函数关系,再结合夏普利值原理把目标变量分解为决定因素的贡献。该方法的基本思路:为得到某一变量X对收入差距的贡献,可先将这一变量X取样本均值,再将这一均值与其他变量的真实值代入决定方程,得到收入的估计值,并计算这个估计值所对应的不平等指数。然后将这个不平等指数与根据真实数据计算的不平等指数相减,所得结果即为变量X对收入差距的贡献。
此外,为避免半对数的收入决定方程造成收入变量分布的扭曲,本文在对收入差距进行分解时,对决定方程两边进行了指数化处理。
四、实证分析
1.收入决定方程的估计
表2(下页)是收入决定方程的回归估计结果。首先,考察全样本下各变量的影响。从(下页)表2可见,本文所选择的努力变量对城镇居民工资收入均产生显著影响。具体而言,劳动者所处的职业对个体工资收入的影响最大,当劳动者处于高收入职业时,其工资收入比中低收入职业的个体高出14.1%。教育变量是影响个体工资收入的重要因素,在控制其他因素后,每增加1年教育,收入显著增加6.5%,这表明个体可通过教育提升自己的工资收入。工龄的系数与预期相符,一次项系数为正,二次项系数为负,即个体工资与工龄之间呈U型变化。党员身份也有助于提升个体工资收入,共产党员比非共产党员的个体工资收入高6.4%。
环境集中的各变量除少数民族、寻找工作的途径和户口类型这三个变量外,都对个体工资收入影响显著。男性的工资收入显著高于女性,这说明女性劳动力在就业中面临着较为严重的不公平。地区变量对个体工资收入的影响显著,在东部地区工作的个体比在中西部工作的个体高22.2%,不同地区间巨大的工资差距反映了我国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行业变量对个体工资收入的影响同样显著,以中低收入行业为基准,结果表明高收入行业的个体工资收入要比中低收入行业高出19.1%,这与陈钊等[10]的研究一致,行业因素对收入差距的贡献应当引起关注。健康状况的回归系数与预期相符,好的健康状况必然会带来更高的工资回报。所有制类型的显著性水平较低,与非公有制单位相比,在公有制单位工作的个体,其工资收入低3.2%。少数民族的回归系数不显著,表明少数民族个体就业时没有遭到不公平的待遇。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寻找工作途径这一变量对工资收入的影响虽然并不显著,但依然不能忽视通过关系获得工作的现象所造成的不公平。事实上,应聘工作面临的不公平是社会大众所经常诟病的地方,当个体人力资本状况相差不大时,谁拥有更多社会资本及关系,谁就可以比其他个体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信息,从而获得更多的报酬。
表2 收入决定方程回归结果
2.收入差距的分解
由表3可见,模型可以解释55%的收入差距,这说明选择的收入决定方程的自变量能够较好地解释收入差距,确保了本文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可信性。
表3 收入差距和被解释比例
本文选取了三种收入差距的指标(基尼系数,用Gini表示;泰尔指数,用GE(0)表示;指数C取1时的普通熵,用GE(1)表示),对2013年城镇居民的收入数据进行衡量,并对这三种指标加以分解,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收入差距分解结果
从表4的分解结果中可以看到,性别、户口、地区、是否少数民族、所有制类型、健康状况、行业类型和寻找工作的途径等机会不平等因素对收入差距的贡献达到29%以上,这一比例远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从侧面解释了近年来我国收入差距的持续走高。
此外,由表4还可发现,每种因素在使用不同收入差距指标进行分解时,贡献率都不相同,这主要源于不同的收入差距指标对不同收入水平的人群的敏感性不同。虽然每种因素在不同收入差距指标下分解的贡献率不同,但对收入差距的贡献度的排序却相差不大。受教育年限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在各要素中遥遥领先,达到了40%以上,这表明教育变量在缩小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按Gini分解结果,排在第二梯队的因素依次是性别和工龄,对收入差距的贡献都在10%以上。职业类型、地区、行业类型、工龄平方的贡献则是第三梯队,它们对收入差距的贡献在4.8%—9.7%之间。健康状况、户口类型、是否共产党员、少数民族和所有制类型对收入差距的贡献则可以忽略不计。寻找工作途径这一因素的贡献为负,则说明它是降低不平等的因素。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在Roemer的环境—努力二元分析框架下,采用CHIP2013城镇住户数据,基于回归方程的夏普利值分解方法考察机会不平等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机会不平等导致的收入差距占总收入差距的29%以上,这表明在日益扩大的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中,机会不平等的贡献较大。而个体性别、所处的地区、工作行业和单位所有制类型等因素是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这表明,一方面,我国存在较为严重的性别歧视,女性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在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劳动力流动障碍依然存在,尽管劳动力市场竞争加剧,却没有对不同行业和不同所有制企业产生同样的作用。此外,研究还发现,受教育年限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突出,这说明个体可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获得更好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结合上述实证分析的结果,本文得出以下政策启示:
第一,促进公共教育资源均等化,教育对收入差距的巨大贡献,表明个体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在当今社会得到了明显回报,这对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具有正向作用。因此,加大相对落后地区的教育资源等的投入,提高经济落后地区的义务教育水平,打好高等教育的公平基础十分重要。
第二,规范劳动力市场行为,尽可能消除劳动力市场歧视。根据本文的实证研究,男女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反映了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较为严重的性别歧视问题。应当加强对就业歧视的监管和处罚力度,使生产率相同的劳动者可在劳动力市场上享有平等的待遇。
第三,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和机制,地区、行业和所有制之间的收入差距表明,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育不完善,劳动力流动的障碍依然存在。这主要归因于体制遗留下来的制度因素与行业垄断,应当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消除制度障碍和垄断因素,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