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地紧张的大中型净水厂扩建策略以晋江梅岭水厂三期扩建为例

2020-06-23翟作卫

中华建设 2020年3期
关键词:梅岭混合器泵房

翟作卫

一、扩建背景

晋江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是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的侨乡工贸城市。梅岭水厂一期工程10万m3/d于2001年12月建成供水,二期工程15万m3/d于2008年8月建成供水。梅岭水厂最高日供水量已达26万m3/d,已超过了其设计供水能力,高峰时对陈埭等制造业密集区域按量供水,供需矛盾日渐突出。取水泵站40万m3/d及2-DN1600原水管道已建设完成,可满足本工程40万m3/d的原水供应,已具备扩建梅岭水厂三期工程的条件。三期扩建工程主要目标是提高出厂水水质标准和解决污泥出路问题。

晋江梅岭水厂三期扩建工程利用现状厂区西侧预留地,三期扩建总用地面积仅为16211m2,总建筑面积为12450m2,需要扩建15万m3/d水处理构筑物,新建一期至三期共40万m3/d泥处理构筑物。扩建后水厂的总规模为40万m3/d,可满足主城区供水需求及解决自身的污泥处置。

二、三期扩建净水工程设计

1.净水工艺

依据要求的出厂水质目标,以及国内多座水厂的生产实践,晋江市梅岭水厂三期扩建工程拟采用以下工艺:预氯化处理(高藻期)+强化混凝、强化过滤常规处理工艺。

2.净水构筑物

(1)混合器

采用混合效果好、管理简单、成本低的管式混合器。混合器安装在进入絮凝池前的原水管上,加药点设在混合器进口处,水与药液在混合器内能得到快速、充分、均匀地混合,从而达到较好的凝聚效果。设管式混合器一台,规格为DN1600,水头损失为0.3~0.5m。

(2)折板反应平流沉淀池(下层叠加清水池)

折板絮凝池规模为15万m3/d,分两组,每组内分为两格,每格中间设置分隔墙及连通闸板,检修时可以单格放空检修,另外一格正常运行。每格絮凝池分为4个通道,每个通道净宽度2.50m,均采用单通道三段式,120°相对折板,第一段波峰流速为0.268m/s,第二段波峰流速为0.182m/s,第三段波峰流速为0.101m/s。絮凝池停留时间21.4min。

平流沉淀池同絮凝池一样,分为两座,每座分为两格,与絮凝池对应。沉淀时间为1.68h,水平流速11.94mm/s。考虑到沉淀时间较短,为强化沉淀效果,主要采用了以下两种措施:平流沉淀池末端增设斜管沉淀区;降低出水溢流率。沉淀池进水采用穿孔花墙,每格沉淀池均设置水下刮泥机,沉淀池底部共设置三道排泥槽,通过穿孔管将底部沉泥排入室外排泥槽。

清水池叠建于平流沉淀池下。清水池共分为三座,每座由两格串联,有效容积12182.4m3,约占三期总规模的8.1%,池内设导流墙。

(3)气水反冲洗滤池

滤池处理水量为15.75万m3/d。设滤池1座,因用地限制,采用单排布置。分为10格,每格过滤面积77m2,平均滤速8.52m/h,强制滤速9.47m/h。

滤池采用石英砂均质滤料,粒径1.0~1.25mm,滤层厚度1.2m,承托层采用砾石,分两层,粒径分别为2~4mm和4~8mm,厚度均为0.05m。冲洗过程为:先气冲洗,强度15/s·m2,时间2min;再用气水同时冲洗,气冲强度15L/s·m2,水冲强度3L/s·m2,时间4min;后水冲洗,强度6L/s·m2,时间6min;表面扫洗,强度2L/s·m2,全程扫洗。

(4)反冲洗泵房

反冲洗泵房与滤池合建,泵房内设置反冲洗水泵、鼓风机及空气压缩机;反冲水泵3台,2用1备,配套电机N=37kW;鼓风机3台,2用1备,配套电机N=45kW。

(5)送水泵房

送水泵房内水泵安装4台,3用1备,2台大泵,1用1备,2台小泵,2用,全部采用单级双吸离心泵。泵房采用半地下式,以保证水泵自灌启动,变配电间及值班室与泵房合建,吸水井与泵房分建,分成两格。

(6)加药间改造

加药间改造主要是满足三期工程加氯、加矾需要。

本工程采用固体碱式氯化铝作为絮凝剂,设计最大投加量为10mg/L。采用计量泵湿式投加,絮凝剂溶液浓度控制在4~8%。采用游动电流检测仪对投加量进行自动控制。为防止在高温低浊时藻类在池内繁殖生长而影响净水效果,在高藻期增加预氯化处理(前加氯),前加氯投量按最大1mg/L设计。由于出水的有机物含量低,耗氯量少,后加氯投量较常规值为低,预计为1.5~2mg/L,为安全起见,仍按最大3mg/L进行设计。后加氯投加点位于滤后。在加氯间增加柜式加氯机1台(10kg/h),为前加氯用;增加柜式加氯机2台(57kg/h),1用1备,为后加氯用。后加氯采用复合环路控制,设余氯分析仪1台。

三、污泥处置设计

污泥处理系统的规模,按照总规模40万m3/d计算,干污泥量为32t/d。

为节省占地,将回收水池、污泥调节池、污泥浓缩池及污泥脱水机房组合叠放,其中回收水池和污泥调节池设置在地下一层,总深度7.50m,有效水深5.50m,均分为两格,可独立运行,回收水池容积2123m3,可调节全厂一期、二期、增产改造滤池及三期滤池每期两格反冲洗水量,污泥调节池有效容积8295.62m3,可储存全厂40万m3/d每天排泥水量。地面一层为设备检修层及工具间,地上二层为污泥浓缩池、储泥池及污泥脱水机房,污泥浓缩池共设置两座,直径为20m,设计进泥含固率0.4%,出泥含固率3%。储泥池一座,污泥脱水机房内,设置带式浓缩脱水机4台,3用1备,设计干污泥量为32t/d,需脱水污泥含固率3%,脱水泥饼含固率25%,平均固相回收率≥96%。PAM聚合物投加量为2.0~4.0kg/t干泥。脱水泥饼通过输送机输送至储泥斗内储存,由运泥车外运处置。

四、主要设计特色

1.水厂用地少。单位水量建设用地指标仅相当于国家标准的1/3,应用前景广阔。

2.全国首创将“回收水池污泥调节池+污泥浓缩池+污泥脱水机房+组合三层叠加”。污泥处置效率高,工作环境好,运行效果良好。

3.本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集约化布置净水处理的核心设施“折板反应平流组合斜管沉淀池+下叠合清水池”。出水优于国家标准。

4.排泥水、反冲洗回用水回收利用,实现零排放,极大地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有减少了排泥水对周边水环境的影响,符合国家相关行业政策。

5.采用技术先进、性能可靠、开放兼容的自动控制系统,实现水厂生产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自控系统建成后,滤池及反冲洗泵房、脱水车间等生产车间实现了“无人值守,有人巡视”,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6.对池体依靠自重抗浮不满足要求的构筑物,采用灌注桩进行地基处理,以满足构筑物的抗浮及承载力要求;对于池体依靠自重抗浮能满足要求的构筑物,采用高压旋喷桩进行地基处理,既解决了变形及承载力问题,投资也较为经济。拟建场地周边环境较为复杂,设计根据建(构)筑物的埋深及周边环境特点,分别采用了φ1200钻孔灌注桩排桩基坑支护、钢板桩支护、放坡大开挖的基坑型式,既保障了基坑安全,也节省了工程投资。本工程泥处理组合池及污泥脱水机房合建,设计通过设置变形缝与膨胀混凝土加强带相结合的方式,解决超长结构温度应力的问题。

五、结语

综上所述,晋江梅岭水厂三期扩建工程利用现状厂区西侧预留地,扩建后水厂的总规模为40万m3/d,满足主城区供水需求。建成后净水处理、污泥处理运行良好,出水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对用地紧张的大中型净水厂扩建有非常好的示范效应。

猜你喜欢

梅岭混合器泵房
船用发动机SCR混合器优化仿真分析
文丘里式混合器的结构差异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进水池波浪对泵房水流进水条件影响的数值模拟及实验
读陈毅元帅《梅岭三章》
阻垢型静态混合器现场应用情况分析及效果评价
关键路径法在AP1000泵房通水进度管理中的运用
泵房排水工程中剩余水头的分析探讨
大跨度地下泵房结构计算分析
南昌梅岭风景区旅游开发策划
基于试验的高空台混合器至流量管传热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