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波作用下沙质岸滩剖面演变研究*
2020-06-23冯卫兵江晨辉
吉 立,冯 曦,冯卫兵,江晨辉
(1.海岸灾害及防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海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8;2.河海大学 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8)
沙质海岸约为全球海岸线总长度的13%,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1]。波浪作用会对沙质岸滩形态造成影响。近年来,全球70%的沙质岸滩处于不同程度的蚀退状态,随着岸滩蚀退进程的加快,我国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受到威胁。沙坝的存在会使波浪在离岸较远的地方破碎,具有保护海岸的作用,沙坝运动是海岸泥沙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2]。海岸经过长时间的波浪作用和沙坝运动后,与波浪形成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即为平衡剖面[3]。研究沙坝运动和平衡剖面有助于认识海岸的形态变化,对于了解海岸长期的动力稳定状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沙坝运动是海岸形态变化的表现形式,平衡剖面是海岸形态变化的最终归宿,研究沙坝运动有助于认识海岸达到平衡状态前的运动形式。对于沙坝运动,目前存在2种理论,即强迫响应理论[4]和自组织理论[5]。强迫响应理论认为,沙坝的形成是流体动力强制作用的被动响应,波浪破碎会影响沙坝的离岸位置和高度;而自组织理论则认为,海岸剖面形态本身具有不稳定性,任意微小的扰动都会对其造成影响,其自身不断发展最终形成沙坝剖面。
国内外学者对海岸形态开展了深入研究:Hsu[6]提出任意角度的波浪均可以使海岸形成平衡剖面,总结出离岸沙坝运动的计算公式;Günaydin[7]在此基础上研究沙坝在波浪作用下的运动规律,系统考虑不同类型的波浪对沙坝运动和平衡剖面的影响。随着对沙坝运动认识的提高,许多学者提出海岸平衡剖面模型,主要包括有Dean模型[8]、Bodge模型[9]、Lee模型[10]、Larson-Kraus模型[11]。国内学者也对海岸形态的变化进行了研究:苟大旬等[12-13]对沙坝的产生和运动规律进行研究,同时对海岸剖面的恢复展开讨论;蒋昌波[14]对不同的波浪动力因素下沙质岸滩的演变规律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对沙质岸滩的形态变化展开研究,综合考虑水深、周期以及海岸植被对沙质岸滩剖面演变的影响,旨在探究沙质岸滩在不同情况下的演变规律,得出最大冲刷深度、最大淤积深度、冲刷面积和淤积面积的变化情况。
1 试验概况
1.1 试验设备与布置
试验在河海大学海工实验室波浪水槽中进行,试验水槽全长80 m,宽0.5 m,高1.2 m,水槽配有造波系统。试验布置如图1所示,设斜坡的起点为原点,波浪传播方向设为x轴正方向,竖直向上为z轴正方向,建立平面二维坐标系。试验中采用DJ800型波高采集系统测量沿程波高值,采用武汉大学开发的URI-IIU型高精度河床模型地形测量仪进行地形剖面测量。
图1 试验布置
试验采用概化模型,以1:10的单一沙质斜坡为岸滩地形,斜坡起点为设定原点,使用中值粒径0.34 mm、密度2.65 t/m3的天然沙,沙子的不均匀系数Cu=d60/d10,为1.173,曲率系数Cc=d30/(d60/d10),为0.995。
本次试验设定水深h=30、45和60 cm,周期T=1和2 s,波高H=10 cm,采用光滩和有植被覆盖2种形式,有植被覆盖的覆盖率为9.43%。植被覆盖方法采用刚性小木杆模拟刚性植物,木杆半径为0.5 cm,在每100 cm2分布有12根木杆。植被覆盖实物与计算如图2所示。
图2 植被覆盖(单位:mm)
试验组次命名方式如下,以水深h=30 cm,周期T=1 s,波高H=10 cm的光滩为例,试验组次命名为GT-h30T1,GT代表光滩,h30代表水深为30 cm,T1代表周期为1 s,因波高均为10 cm,故在此命名方式中不体现波高的大小,植被覆盖率9.43%的前缀则为ZB,后缀数字与前面命名方式相同。不同组次试验工况均以此方式命名。需要注意的是,有植被覆盖时水深不取h=30 cm条件,因为在有植被覆盖的情况下,h=30 cm时的试验效果不明显。试验工况如表1所示。
表1 试验工况
1.2 试验方法与步骤
通过预备试验,发现波浪作用60 min后岸滩剖面形态趋于稳定,形成平衡剖面。因此,每组试验均进行60 min,因波浪在试验水槽中会形成反射波,故试验中规则波采用断续造波的方式,每次造波1 min后即停止造波,待水面稳定后继续造波,重复以上步骤60次,测量每1 min造波后岸滩的形态变化。在每组试验结束后,将沙坡进行搅拌并重新铺设,恢复原始状态,再进行下一组试验。
2 试验结果
2.1 岸滩形态变化
根据地形数据,以每10 min为1个变化周期,绘制0~60 min的岸滩形态变化(图3),以期得到岸滩形态的变化规律。在图3中,每10 min的岸滩形态变化的坡面起点均为0点,将每个时刻的沙坝峰连接,可以得到沙坝的运动轨迹,运动轨迹代表沙坝峰在x方向的运动。
图3 岸滩形态随时间变化
从图3可知,沙坝形成后并非静止不动,而是随时间变化存在离岸和向岸的往复运动,岸滩存在单一沙坝峰或双沙坝峰,沙坝峰的位置会随着水深和周期的变化而改变。对于光滩,当h=30 cm和h=45 cm时只存在单一沙坝峰,而当h=60 cm时沙坝出现了双沙坝峰,且第2个沙坝峰都位于滩肩处(距坡面起点500 cm处即为滩肩)。对于植被覆盖率为9.43%的岸滩,岸滩始终存在双沙坝峰。当植被覆盖率为9.43%、h=60 cm、T=1 s时,随着时间的增大,双沙坝峰逐渐消失,整个沙质坡面的变化最为平稳,沙质坡面达到平衡剖面状态。
2.2 影响岸滩形态变化的因素
影响岸滩形态变化的因素有水深、周期等(图4、5)。
图4 水深变化时岸滩形态变化
图5 周期变化时岸滩形态变化
从图4可知,对于光滩面,h=30 cm时只存在单一沙坝峰,沙坝峰x坐标为214 cm,在x=350 cm后沙质坡面平稳;h=45 cm时岸滩第2个沙坝峰有出现的趋势,但不明显,第1个沙坝峰高度增加,同时开始向岸运动,从x=214 cm运动到x=332 cm处,在x=520 cm后沙质坡面平稳;h=60 cm时,第1个沙坝峰高度减小,第2个沙坝峰开始凸显,两沙坝峰相对高度基本一致,在x=660 cm后沙质坡面平稳。对于植被覆盖率为9.43%的情况,h=45 cm和h=60 cm情况下均存在双沙坝峰,h=60 cm的沙质坡面更紊乱。可以发现,随着水深的增大,单一沙坝峰会演变成双沙坝峰,整个沙质坡面越来越紊乱,且对岸滩的影响也越来越靠岸。
从图5可知:对于光滩,周期的改变对整个沙质坡面基本无影响,沙坝峰位置基本不变;对于植被覆盖率为9.43%的情况,随着周期的增大,整个沙质坡面变得紊乱,沙坝峰高度增加,对沙质坡面的影响略微靠岸。
3 植被对岸滩形态变化的影响
为了更清晰地反映植被对岸滩形态变化的影响,取滩面相对变化量Y0=Y最终-Y原始,Y0为正时代表岸滩淤积,Y0为负时代表岸滩冲刷。图6为光滩和植被覆盖率9.43%岸滩形态相对变化的比较。
图6 光滩和植被覆盖率9.43%时岸滩形态相对变化
从图6可知,在h=45 cm、T=1s时,有植被覆盖情况下岸滩的淤积和冲刷都明显减小,岸滩淤积的相对高度从42 cm减小到35 cm,岸滩冲刷的相对高度从63 cm减小到31 cm,在x=200 cm之前,岸滩整体淤积向离岸方向运动。h=45 cm、T=2 s时,对比光滩,有植被情况下岸滩在x=350 cm前基本无明显变化,但是x=350 cm后岸滩的淤积显著增大,岸滩的冲刷略微增大,岸滩淤积的相对高度从39 cm增大到94 cm,岸滩冲刷的相对高度的绝对值从41 cm增大到63 cm。h=60 cm、T=1 s和T=2 s时,在有植被覆盖的情况下,岸滩的淤积和冲刷均减小,但是减小程度不大。
4 岸滩冲刷与淤积的变化规律
根据岸滩形态的测量结果,通过matlab计算分析得出最大冲刷深度、最大淤积深度、冲刷面积和淤积面积。表2为不同工况下冲刷与淤积参数的最终值。
表2 不同工况下冲刷与淤积参数最终值
4.1 最大冲刷深度和最大淤积深度
图7为光滩时0~60 min最大冲刷深度和最大淤积高度的变化,图8为植被覆盖率9.43%时0~60 min最大冲刷深度和最大淤积高度的变化。
当岸滩为光滩时,对于最大冲刷深度,水深为45 cm、周期为1 s(GT-h45T1)的最大冲刷深度最大,最终值为6.269 cm;水深为60 cm、周期为1 s(GT-h60T1)的最大冲刷深度在前20 min达到6 cm以上,但随着时间的增加,最大冲刷深度逐渐减小,在60 min时为2.687 cm。其他试验工况下最大冲刷深度呈波动状态,最大冲刷深度的最终值始终在1.8~3.8 cm之间,相差不超过2 cm。
对于最大淤积高度,水深为60 cm、周期为2 s(GT-h60T2)的最大淤积高度初始达到最大,即10 min时达到6.368 cm,但是随着时间的增加,最大淤积高度逐渐减小,最终值为4.179 cm。对于光滩时的6种试验工况,最大淤积高度的最终值始终在3.0~4.2 cm之间,相差不超过1.2 cm。
图7 光滩最大冲刷深度和最大淤积高度
图8 植被覆盖率9.43%时最大冲刷深度和最大淤积高度
总结得出,除水深为45 cm、周期为1 s(GT-h45T1)的最大冲刷深度达到6.269 cm,其余试验工况的最大冲刷深度的最终值相差始终不超过2 cm,最大淤积高度的最终值始终相差不到1.2 cm。
当植被覆盖率为9.43%时,其变化较大,尤其是水深为45 cm、周期为2 s(ZB-h45T2)试验工况,最大冲刷深度和最大淤积高度的初始值均较小,分别为4.378 cm和3.134 cm。随着时间的增加,其最终值分别达到6.269 cm和9.353 cm。其他试验工况下最大冲刷深度和最大淤积高度变化较小,最终值相差均不超过2 cm。
4.2 冲刷面积和淤积面积
图9为光滩时0~60 min淤积面积和冲刷面积的变化,图10为植被覆盖率9.43%时0~60 min淤积面积和冲刷面积的变化。
光滩的冲刷面积和淤积面积随时间的变化不大,整体呈波动状态,无明显的上升或下降。对于冲刷面积,GT-h45T1试验工况时最大,GT-h30T1试验工况时最小,分别为481.35和109.75 cm2。
图9 光滩冲刷面积和淤积面积
图10 植被覆盖率9.43%时冲刷面积和淤积面积
对于淤积面积,GT-h45T2试验工况时最大,GT-h30T1试验工况时最小,分别为539.19和149.96 cm2。可以发现,无论是冲刷面积还是淤积面积,GT-h30T1试验工况均为最小值。
当植被覆盖率为9.43%时,ZB-h45T2试验工况时冲刷面积和淤积面积变化较大,其初始值较小,分别为373.84和364.18 cm2。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其最终值均达到最大,分别为571.73和659.40 cm2,均超过570 cm2。ZB-h45T1试验工况的冲刷面积和淤积面积均为最小,分别为115.43和277.53 cm2。
当水深最小且周期T=1 s时,冲刷面积和淤积面积始终最小;而在周期T=2 s试验工况时,冲刷面积和淤积面积总是较大,除光滩时水深45 cm、周期1 s(GT-h45T1)试验工况的冲刷面积为最大,其余冲刷面积和淤积面积最大和较大的情况均为周期T=2 s时。
5 结论
1)在规则波作用下,沙质岸滩会出现沙坝峰,为单一沙坝峰和双沙坝峰2种存在形式。随着水深的增加,沙坝峰从单一沙坝峰变化为双沙坝峰,整个沙质坡面越来越紊乱,且沙坝峰发生向岸运动。周期的增大会使沙质坡面变得紊乱,但整体影响不大。
2)当植被覆盖时,岸滩的淤积和冲刷均减小,但当水深为60 cm时,植被对岸滩基本无影响。原因如下:①水深过大时,波浪的作用太明显,已达到风暴潮的效果,植被的影响微乎其微;②植被覆盖率过小,达不到维持岸滩平稳的效果。
3)当植被覆盖率为9.43%、水深h=60 cm、T=1 s、H=10 cm时(ZB-h60T1),随着时间的变化,双沙坝峰逐渐消失,整个沙质坡面的变化最为平稳,沙质岸滩达到平衡剖面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