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0-06-23张艳玲
张艳玲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六0 医院淄博院区,山东 淄博 255300)
0 引言
骨科向来是一个工作任务繁重且工作难度较高的科室类型,其患者多为创伤性骨折疾病,因而病情复杂凶险且多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治疗及护理难度要求较高。同时骨科患者的护理质量与其术后康复效果息息相关[1]。临床研究显示[2],优质护理在减短骨科手术病人的住院所花时间、提高护理质量等方面都存在促进作用。在本研究中基于此,分析了骨科临床上优质护理的应用情况,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临床资料。研究对象随机选取2018 年10 月至2019年6 月来本院骨科就诊的手术病人116 例,并把这些病人平分,使其形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女26 例、男32 例,且整体年龄位于21-71 岁之间,平均(41.5±4.7)岁,患者骨科疾病类型包括四肢及骨盆疾病20 例、骨关节疾病16 例、腰颈椎病14 例、其他类型的骨科病8 例;而对照组有女25 例、男33 例,且年龄位于20-71 岁之间,平均(40.7±4.75)岁,总的骨科疾病涉及以下几种:四肢疾病和骨盆病共19 例、骨关节疾病16 例、腰颈椎病16 例、别的骨科病7 例。在统计学方面,上述临床资料并不存在差异性,因故可比较(P>0.05)。
1.2 护理方法。由护理人员就对照组展开普通护理,也即细心留意病人的具体病情,并协助他们对稍后的手术做好准备工作,认真指导病人的术后康复事宜。观察组基于此另行优质护理,详细的措施如下所示:①入院之前的护理:骨科患者由于自身急病创伤而面临严重疼痛威胁,出现紧张、焦虑、焦急等大量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时应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对其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信息进行全面评估与登记。针对患者受创疼痛部位,护理人员应上报医生并遵从医嘱对其采取疼痛缓解措施,与患者家属联合起来对患者进行积极鼓励安慰。护理人员应加强护理操作质量并为患者讲解住院信息,包括其个人疾病的治疗方案、康复方案、注意事项、危险因素等,为患者介绍已经治愈的病例作为示范,劝说病人以平常心来面对医务人员的治疗与相应的护理;②术前护理服务:在动手术之前,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做好所需的准备工作,并大力缓解他们的不良情绪,通过言语交流、病例介绍、榜样介绍、家属疏导等,来促使病人一直保持良好的术前心态。与此同时,作为护理人员还应对患者病情变化应始终做好记录,结合患者手术方案提前做好患者术后归来时的护理准备工作,针对患者术后昏迷期间可能存在的护理需求做好准备工作,即使马上交接也应该做好内容记录,经由下一班护理人员确认后实施;③术后护理服务:护理人员在患者术后首先应关注其手术部位的护理服务,结合患者手术方案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确保患者患肢及创口处不会受到压迫且始终保持清洁。护理人员应每天检查患者创口生长情况,记录病情变化并及时上报医生以联合医生的力量调整相应的护理方案;其次,作为患者的护理人员有义务第一时间让病人知晓自己的手术结果,以促使他们坚定康复的信心,保障病人心理情绪一直保持良好的平稳状态;最后,护理人员就病人的术后康复,应强化对病人的日常饮食、恢复环境、动作、锻炼等方面的护理,提升患者护理内容全面的同时不断加强基础护理操作质量,每天早晚观察患者身体康复情况并做好相应的记录,联合患者家属督促其改正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为,促进患者全面康复。
1.3 观察指标。①统计两组的住院和恢复时间;②统计分析两组的护理整体满意度、相应的护理质量具体的评分。以量表的形式来统计分析护理的整体满意度[3],且设置评分为0-100 分,高评分表示高评价。护理质量评分[4]同样适用量表调查,分为基础操作、交流沟通、护理及时、护理指导等诸多内容,评分为0-100 分,越高得分则表示病人越满意护理。
1.4 统计学处理。借助SPSS 20.0 来进行统计处理,(±s)为计量资料的表示形式,行t 与χ2检验,(%)为计数资料的表示形式。如果结果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则说明两者没有差异,相反则说明存在差异。
2 结果
2.1 护理指标。观察组的住院、术后康复这两项时间均远低于对照组,且对比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详见表1 所示。
表1 两组护理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护理指标比较
组别 住院时间 术后康复时间观察组 11.4±1.6 5.7±1.4对照组 14.8±2.1 8.1±1.8
2.2 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这两项评分远高于对照组,且对比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详见表2 所示。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质量评分比较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质量评分比较
组别 护理满意度 护理质量评分观察组 97.2±1.1 98.7±1.8对照组 92.8±2.5 92.1±1.5
3 讨论
伴随目前全国范围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人们对治疗与康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医疗服务界,护理工作属于最关键的工作之一,相关护理模式、护理方式、护理措施以及护理质量均处于不断改善的过程中。优质护理服务正是在传统护理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对以人为本这一护理理念的深入应用而延伸出来的一种护理模式。临床研究亦显示[5],优质护理能有效改善传统护理中的资源配置、护理操作、文书等,能加快护理工作速度、改观护理整体质量。
与传统护理模式相比,优质护理模式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沟通交流、排班制度等要求更加严格,其要求护理人员必须从患者住院开始就实施优质护理,对患者心理、生理状态进行全面关注并更加强调基础护理操作的质量。要求护理人员必须与患者进行密切的沟通交流以掌握其生理、心理、病情上的变化,并针对患者治疗护理期间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规避患者治疗护理期间各项危险因素,控制对病人进行护理的系统性、连续性、有效性。如此一来,势必可以优化护理方面的质量,进而相应的患者满意度也会得到大幅提升。以上便是观察组取得更高评分(P<0.05)的最直接的理由。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住院与恢复所花的时间也都短得多(P<0.05)。这表示在临床上,将优质护理应用在骨科护理中,可以大幅减短病人的住院和恢复时间,进而令病人更满意并促进护理整体质量的提高,在临床上应大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