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工作研究
2020-06-23王于蓝
王于蓝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 南充 637000)
0 引言
专科护理质量评价工作是判断护理综合质量的重要标准,其构建需要充分结合护理工作。伴随医疗技术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逐渐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现阶段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机制的构建,受到临床研究的广泛关注。现行的护理评价指标,更加侧重于护理的技术水平,忽略了人文关怀的重要性,这样的评价不够标准和系统化。初步建立骨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机制,并应用于实践中,下面进行详细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院骨科2017 年10 月至2019 年5 月住院的162 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进行分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中患者均为81 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评价指标,研究组应用骨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机制。对照组81例患者中,男59 例,女22 例,年龄14-82 岁,平均(59.4±6.7)岁;住院时间为7-22d,平均(11.3±3.4)d;患者临床疾病中包含股骨头坏死23 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18 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7 例、股骨粗隆骨骨折13 例。研究组81 例患者中,男54 例,女27 例,年龄15-83 岁,平均(61.9±6.1)岁;住院时间为9-21 d,平均(11.7±2.6)d;患者临床疾病中包含股骨头坏死25 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19 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0 例、股骨粗隆骨骨折17 例。162 例骨科住院患者一般资料(P<0.05),具有临床探讨研究价值。
1.2 方法。骨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工作主要围绕3 个方面进行,包括要素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首先,是要素质量,主要内容即骨科临床床护比例,以及骨科的责任护士管床数。其次,环节质量中包括,患者住院进行评估的准确率,观察患者病情准确率,专科并发症干预准确率以及医护人员的护理记录合格率。最后,终末质量的观察,主要是调查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是否发生护理缺陷。在具体展开该评价工作过程中,仍然围绕上述3 个方面。第一,要素质量的评价,针对骨科临床床护比例,以及骨科的责任护士管床数,标准为床护比例需要≥1:0.4,责任护理管床不得超过8人,由区域护士长进行2 次/周的评价工作。第二,环节质量评价,评价主要方式为临床调查和考评,通过护士长或组长,在2 次/周的评价数据,进行完整记录,评价指标评估≥5 次/d,用Y 和N 分别表示评价正确和错误。第三,终末质量评价,对患者病例进行回顾,对住院患者进行临床调查,以及患者的投诉情况而定。患者满意度通过对患者进行访问,对出院患者进行回访,关于患者对责任护士的知晓率,患者病情情况,以及临床照顾,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项,通过患者反馈实际情况进行记录和计算满意率。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护理质量评价工作的各项指标对比结果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护理质量评价工作的各项指标对比结果
组别 住院评估 病情观察 专科并发症干预 护理记录 护理缺陷对照组(n=81) 93.7±0.33 92.1±0.24 89.79±0.51 91.36±0.44 0研究组(n=81) 98.7±0.13 97.3±0.22 97.23±0.24 96.49±0.16 0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护理质量评价工作的各项指标对比结果。通过给予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价方式,采用传统评价指标,研究组患者则在护理质量评价过程中,应用骨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机制。研究组81 患者的各项指标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好(P<0.05)。两组患者没有1 例发生护理缺陷(P>0.05),如表1 所示。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访问,对出院患者进行回访,关于患者对责任护士的知晓率,患者病情情况,以及临床照顾,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项。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差异显著(P<0.05),如表2 所示。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结果[n(%)]
3 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通过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评价指标,研究组患者应用骨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机制。研究组81 患者的各项指标情况较好(P <0.05)。两组患者没有1 例发生护理缺陷(P >0.05)。通过对患者进行访问,对出院患者进行回访,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差异显著(P <0.05)。综上所述,相比于传统评价指标,骨科专科评价机制能够有效弥补传统评价指标的不足之处,对于骨科护理管理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