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认证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全链条多维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与实践

2020-06-23赵高丽傅宇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多维度链条保障体系

赵高丽,傅宇

(1.河南科技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2.武汉理工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0)

2018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9年9月又发布了《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加强专业认证工作,要建立以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学院本科教学评价、专业评价、课程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为主体的全链条多维度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1]。为了使人才培养水平得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得以保障,高等学校提出了推进质量文化建设、完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目标要求。

一、专业认证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面临的问题

专业认证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举措之一,不仅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以及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而且对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来说也具有重要作用。2006年由教育部牵头成立了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门机构,组织了专业认证试点工作。2013年我国加入《华盛顿协议》,成为预备会员,2016年6月,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会员,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与国际认证体系实质等效,毕业生取得的学位可获得《华盛顿协议》其他国家组织的认可,提升了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影响力[2]。

近年来,各高校均将专业认证作为推动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抓手,不断持续增强质量意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从而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专业认证遵循的是“产出导向、学生中心、持续改进”的OBE理念,强调以学生产出为动力,把学生通过教育过程全链条所取得的学习效果作为教学目标,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成长和专业能力提升,对于培养效果采取形成性评价,并建立评价、分析、反馈与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就现行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而言,地方本科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尚不能完全符合专业认证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能充分体现产出导向,保障主体比较单一,评价维度也不够,学生参与过少,缺少多元利益相关者的参与。二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学质量责任不够明晰,质量管理过于集中于学校层面,而学院、专业和课程等方面在教学质量保障中的责任不够明确,保障不够有力。三是现行的教学质量标准没有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没有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提升,学生学习的满意度不高。教学效果评价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学习成效的分析评价,不能覆盖学生学习全链条,链条间的连接缺少清晰的逻辑关系。四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机制较为陈旧,仍然是机械运行,并且模糊发展,缺乏自身价值观的引领,改进措施滞后,持续改进机制缺失。

因此,树立“产出导向、学生中心、持续改进”的OBE理念,建立专业认证背景下全链条多维度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并在实践中验证,对于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专业认证背景下全链条多维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特点

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全链条多维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从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投入、学习能力等主观因素,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的学习条件、环境氛围、管理服务等客观因素出发,建立教学质量标准[3];从学生学习的投入度、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度、学校对学生学习的支持度和学生的学习获得度等四个维度构建突出全链条多维度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有以下特点。

(一)培养目标人本化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充分挖掘学生潜能,推动教学从教师“教得好”向学生“学得好”转变。质量保障实现监控重点由“督”到“导”、关注重点由“教师”到“学生”、评价重点由“投入”到“产出”、建设重点由“方法技术”到“质量文化”的转变。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导向,监控重点逐步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习,通过在校生教学满意度调查、学生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教学信息员反馈、学生座谈会、毕业生满意度调查等多种方式评价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征求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意见反馈及时进行整改,持续跟进。

(二)利益主体多元化

高校教学质量保障利益主体有学校、教师、学生、用人单位和行业等,具有多元化特点,高校教学质量保障工作需要各利益主体的广泛参与。学校、教师、学生、用人单位和行业要进行分工合作,明确各自职责,共同参与教学管理与服务,共同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教学监控与评价体系,实现对教学质量的自我认知、自我诊断。

(三)教学过程链条化

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不是简单的一维线轴,育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系统分析教育教学过程的全链条及链条间的链接关系,形成教学过程管理、评价、反馈和改进的闭环系统和“招生—培养—就业”的三方联动机制,实现人才培养的“入口—过程—出口”的全方位监控。

(四)分析评价多维化

在数据分析中从不同的维度进行观察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能使人们更加全面和清晰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利用大数据操作理论分析数据细节,构建多维度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利用教学质量常态监测数据平台,确保培养目标的分层逐步实现。

(五)质量改进持续化

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持续对教学过程、运行管理、教学条件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进行改进。通过对现状进行分析评价,确定需要改进的目标,并寻找达到目标的改进方法,从而确保人才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持续提升教学质量。进一步厘清学校、学院、专业和课程四者之间的关系,构建并实施全方位、递进式、立体化的自我评估体系。制定科学合理、制度化的评估指标量化标准和评估工作方案,设计与之相对应的、以数学模型为主、简便易行的量化评审方法,研发全新的网络在线教学质量常态监测系统,对“学校—学院—专业—课程”等多维度不断线开展自我评估,通过深入实施、全面总结、逐一反馈、认真整改等措施,解决质量保障体系的重点难点——自我评估程序繁琐、层次不清、形式化和难以常态化开展的问题。

通过对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全链条多维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与实践,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存在的常见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提高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能力,使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不断提升。

三、专业认证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全链条多维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实践

充分利用目标管理与PDCA循环理论,紧紧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全链条多维度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本科教学评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或专业评估)—第三方评估—自我评估”四级教学评估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学校—学院—专业—课程”四层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通过全面推进质量文化建设,全面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先进理念,加快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以学院、专业和课程为核心,行业部门、学术组织和社会机构共同参与的全链条多维度的质量保障制度体系。

(一)建立“学校—学院—专业—课程”四层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一是学校层面的质量保障体系。建立由决策机构、执行机构、保障机构和评价机构构成的教学管理组织体系,健全三级教学组织管理机构。组织实施校级教学过程监控和教学评估活动,对其他三级监控系统是否正常运行进行监督与指导。

二是二级学院层面的质量保障体系。学校在明确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模式、框架和流程后,推进二级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建立健全二级学院各类管理制度,拟定、完善各类计划(诸如人才培养改革学习计划、教学科研团队建设计划、青年教师励志成才计划、学生成长评价等),全面落实人才培养方案、特色或一流专业建设方案、第二课堂和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师德师风与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等,紧紧围绕二级学院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各学院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构建完成各学院自身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对学校层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进行全面实施的同时,各二级学院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也全部进行实施。

三是专业层面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基于OBE理念,以及对工程教育和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认识的不断加深,紧紧围绕专业建设,积极对接专业认证标准,从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和学习成果等学生培养全过程开展形成性或目标达成度评价,逐步完善各类评价制度,将评判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贯穿于学生培养的整个过程中,逐层建立递进的人才培养闭环系统,实现培养目标内外需求吻合度评价与改进、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和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4]。通过专业自评自建、专家评估、专业持续改进、专业质量报告等方式,全员参与,内外联动,使全校师生教学质量意识不断增强,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四是课程层面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强化课程建设与评价,建立课程评价多元主体、评价方法多样、评价内容全面和评价结果使用闭环的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5]。其评价基础是目标的达成,通过解决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目标与教学过程、课程目标与课程评价三组关系,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施改革,从而对教学进行持续改进。通过参与实施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建设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金课”,推动课堂教学革命,确保课程教学质量。

(二)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质量标准

以学生学习、学生发展和学习效果为中心,建立教学质量标准。解决好学生个性发展和学校共性要求间的关系、定性与定量的关系、阶段性质量与长期质量的关系。制定覆盖学生培养全过程的教学建设质量标准、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和教学管理质量标准,将教学质量标准建设作为教学质量保障的基础性工作。教学建设质量标准主要是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建立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质量标准,明确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经费等教学建设指标要求。教学环节的管理是教学质量管理的重点之一,教学过程质量的控制是通过控制每个教学环节的质量来实现的,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考核、教学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教学管理质量标准主要是通过制定《教学管理工作规程》《教学档案管理规定》《教学督导工作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文件,明确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等工作的程序规范和要求,以及教学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和工作程序。

(三)进行全链条多维度教学质量分析评价

通过系统分析教育教学过程的全链条及链条间的链接关系,控制链条中的关键环节,建立“时间—对象—过程”多维图(见图1),利用大数据操作理论分析数据细节,注重教师、学生、用人单位和行业等多元化利益主体的广泛参与,以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学院本科教学评价、专业评价、课程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为主要形式,进行全链条多维度教学质量分析评价,形成教学过程管理、评价、反馈和改进的闭环系统。根据大数据系统对各指标的监测和分析,利用明显波动的异常数据,评价从入学到毕业后五年的整个过程,发现异常进行及时预警和风险提示,为持续改进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加强大数据和现代信息技术在质量保障中的应用。例如,打破学校各类数据“孤岛”与壁垒,加强学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和常态监测数据库建设,进行常态教学质量常态监测诊断,使教学状态数据监测更加一体化、实时化与精细化,提高数据监测结果的客观性与时效性。

图1 时间—对象—过程多维图

(四)通过实施专业认证,进行全链条多维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实践

有计划推进专业认证,在认证专业培育和实施过程中运行和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由决策机构、执行机构、保障机构和评价机构构成的教学管理组织体系,健全三级教学组织管理机构,完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机制。以河南科技学院为例,现有10个工科专业,17个师范类专业,占专业总数的40%。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提出,“积极推进专业认证,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具体要求,制定《河南科技学院专业认证实施方案》,明确分批分类实施专业认证,确定专业认证时间表和路线图。学校设立专业认证专项经费,保证专业认证的实施。学校注重质量文化建设,制定《河南科技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实施办法》,为专业认证项目的实施奠定了条件和基础。

(五)全面推进,形成在不断循环中改善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常态

通过建立试点和全面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成果为导向的专业评估体系、课程评估体系和一系列本科教学质量标准,形成在不断循环中逐步改善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常态。完善产教融合机制,实施校企协同育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新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进一步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巩固和发展长效协同育人机制,巩固和提升多个教学培养环节,保证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全链条多维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情况及效果

以河南科技学院为例,全链条多维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稳定运行,对于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推进专业建设、提升全体教师的质量意识、推进质量文化建设、转变学生学习风气、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教学基本建设成效显著

目前学校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卓越职教师资和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等13个,河南省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等23个,省级一流专业6个。近三年来,专业建设不断加强,3星级以上排名量专业数量逐年递增。学校教学管理水平、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实验室等教学基本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有力促进了本科教学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二)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通过教学竞赛、评先评优等举措,激发了教师教学及教改投入的热情,教学水平和育人能力不断提高。据2018―2019学年“在校生培养过程及条件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94.88%的学生对教师的讲课效果表示满意。其中,对“理论课教学效果”很满意、满意为79.31%;对“教师教学水平”的很满意、满意为82.85%;对“专业设置”的很满意、满意为75.77%;对“教学条件”的很满意、满意为71.37%;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很满意、满意为74.49%;对“实践教学效果”的很满意、满意为73.22%。

(三)学生学习的满意度逐年提高

在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指导下,学校注重对学生意见的收集、分析和使用,学生学习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明显增强,教学质量改进效果明显。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发展能力提升明显。2018―2019学年大一至大四年级学生认为“提升较多”或“有所提升”的比例分别为91%、93%、92%、95%,各年级均高于同类院校均值(分别为86%、88%、89%、89%)。具体来看,在校期间“环境适应能力”“协作解决问题能力”等各项职业素养指标提升较高,“提升较多”或“有所提升”的比例在89%~95%,与同类院校均值(83%~92%)相比提升较为明显。大四学生认为大学期间“提升明显”比例为93%,高于同类院校均值(87%)。具体来看,自我定位能力、持续学习能力等各项职业发展能力“提升明显”的比例为90%~96%,均高于同类院校均值(83%~93%)。

(四)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

从出勤率、课堂教学秩序、考风考纪等细节入手,引导学生注重过程学习。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据2018―2019学年调查结果显示,大一至大三学生整体学习主动性分别为66%、63%和64%,均高于同类院校平均值65%、60%和62%。

(五)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显著提高。近三年,全校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励1 300余项,其中国际、国家级180项。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逐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肯定和认可。

(六)质量意识和自我改进意识明显增强

在学校运行的过程中,各级组织有序加强自我层级的质量保障,通过各项质量措施的实施,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机制更加灵活,并将其作为推动学校不断前行、不断超越的内生动力,将质量意识、质量标准、质量评价、质量管理等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内化为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

五、结束语

全链条多维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对于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地方本科院校来说,不仅构建了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同时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氛围,在河南科技学院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过程中进行了成功实践,不断加强了教学质量保障的组织制度建设、管理队伍建设以及质量标准建设,进一步完善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猜你喜欢

多维度链条保障体系
区域推进国家安全教育的现实路径与保障体系
空间角与距离的多维度解法
多维度和谐共建育人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多维度助推幼儿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
多维度助推幼儿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
个性链条
链条养护好帮手: 5款链条油推荐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苏州市体育生态化发展保障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