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瓣糙果茶果实性状变异分析

2020-06-23陈锡桓

福建林业科技 2020年2期
关键词:纵径果形横径

陈锡桓

(尤溪县林业科技推广中心,福建 尤溪 365100)

八瓣糙果茶(CameliaoctopetalaHu)属山茶科(Theaceae)山茶亚科(Theoideae)山茶族(Trib.Theeae)山茶属(Camellia)山茶亚属(Subgen.Camellia)糙果茶组(Sect.Furfuracea),别名梨茶、茶梨、茶梨油茶[1]。常绿小乔木,树高可达12 m,胸径可达20 cm,是一种较好的食用油料植物及观赏植物[2]。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西、广西、福建等省,福建省内主要分布在屏南、古田、德化、龙岩、上杭以西各县市[3],在尤溪县主要分布在海拔600~1000 m的中山地区,常与毛竹混生。

八瓣糙果茶被列为福建省珍稀濒危树种,近20年来,由于毛竹的集约化经营及天然林的采伐,八瓣糙果茶的分布急剧减少,大量的天然种质资源遭到破坏,尤溪县仅在边远山区尚存少量天然更新的八瓣糙果茶林分及散生木。由于八瓣糙果茶病虫害少,耐寒,适合高海拔地区种植;管理成本较普通油茶低;对立地条件要求不高;油脂品种优良,经济价值高等特点,深受山区群众认可。近年来,在福建省尤溪县、德化县等地,八瓣糙果茶的人工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对油茶良种选育方面的研究有大量的报道[4-7],但目前尚没有八瓣糙果茶人工选育及栽培品种等研究报道。为了更好地推广八瓣糙果茶的栽培种植,本文以八瓣糙果茶的果实为研究对象,对林分种群的果实性状进行分析,探索果实性状的变异特征,以期为八瓣糙果茶的良种选育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果实样本采集

2014年10月开展果实性状调查,果实采集地点为福建省尤溪县中仙乡吉安村、玉溪村,北纬25°56′38″—25°58′30″、东经118°19′16″—118°27′45″,海拔750~850 m,林分为天然更新次生林。在采果期,随机选取挂果单株,采摘全部果实装袋,按照不放回随机抽样的方法,从袋中随机抽取10个果实作为果实性状测定样本,在24 h内测定果实性状指标。

1.2 果实性状测定与统计

用1/10电子天平测定鲜果重量、果皮重、籽重,其中果重、果皮重精确到1 g,籽重精确到0.1 g;用游标卡尺测量果实横径、纵径,精确到0.1 cm。统计每个单果的籽数。果形指数=纵径/横径;鲜出籽率=籽重/鲜重×100%;变异系数(CV)=SD/MN×100%,式中:SD为指标标准差;MN为指标平均值。

1.3 数据分析处理

采用Excel、SPSS 1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果实性状总体差异分析

由表1可知,16个单株样本的果实鲜重、横径、纵径、果形指数、果皮重、籽重、籽个数、鲜出籽率等8个果实性状指标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单株间的果实性状差异十分明显。

由表2可知,果实性状变异最大的是果皮重、籽重、鲜出籽率、果实鲜重,总体变异系数分别为35.2%、34.2%、32.9%、32.5%;果实性状变异最小的是果形指数、横径、纵径,总体变异系数分别为9.1%、10.9%、13.7%;果实性状变异较大的是籽个数,总体变异系数为28.2%。

表1 八瓣糙果茶果实性状方差分析

*:F0.05=1.738,F0.01=2.168;*为差异显著;**为差异极显著。

2.2 单株间果实性状差异分析

2.2.1 果实鲜重与果皮重 由表2可知,果实鲜重、果皮重总体平均值分别为150 g·个-1、126 g·个-1;最大鲜重、果皮重单株样本均为T3(197 g·个-1、174 g·个-1),最小均为J19(74 g·个-1、52 g·个-1)。

单株果实平均鲜重在159~197 g·个-1的T3、J17、J26、J15、J23、T2、T1单株之间无显著差异;鲜重在113~150 g·个-1的J16、J13、T11、T14、T12、T4、J22、J25单株之间无显著差异;J19的平均鲜重最小(74 g·个-1),且与其它15个单株有显著差异。

单株果实平均果皮重在145~174 g·个-1的T3、J15、J17、J23、T2、J26单株之间无显著差异;果皮重在88~133 g·个-1的T1、J16、T11、T13、T14、T12、T4、J22、J25单株之间无显著差异,与最大的T3有显著差异;J19的平均果皮重最小(52 g·个-1),且与其它15个单株有显著差异。

果实鲜重、果皮重总体变异系数分别为32.5%、35.2%,单株变异系数分别为14.9%~30.9%、16.7%~31.4%;变异最大和最小的单株分别是J15和J26。

表2 八瓣糙果茶果实性状差异多重比较及变异分析

以上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无差异单株样本的子集表现出很高的一致性,仅T1单株存在微小的差别,说明鲜重与果皮重性状指标在单株之间的差异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这是由于果皮重平均占果实鲜重的84.0%,且果实的鲜重与果皮重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图1)。

图1 果皮重与鲜重线性关系图

2.2.2 籽重、籽个数和鲜出籽率 籽重总体平均值为24.5 g·个-1,平均籽重最大的单株是J26(43.4 g·个-1),与其它15个单株具有显著差异;籽重在25.4~32.1 g·个-1的T1、J17、J22、J23、J25单株之间无显著差异;平均籽重最小的是T11(17.3 g·个-1);籽重在17.3~22.9 g·个-1的T2、T3、T4、T11、T12、T13、T14、J15、J16、J19单株之间无显著差异。

籽个数总体平均值为16粒·个-1,平均籽个数最大的单株是J26(22 粒·个-1),籽个数在19~22粒·个-1的J17、J25、J26单株间无显著差异;籽个数在16~17粒·个-1的T1、T11、T12、J16单株之间无显著差异;籽个数在12~15粒·个-1的T2、T3、T4、T13、T14、J15、J19、J22、J23单株之间无显著差异;籽个数最小的单株是T2、T13、T14(12粒·个-1)。

鲜出籽率总体平均值为17.2%,平均鲜出籽率最大的单株是J19,达到29.5%,与其它单株有显著差异;其次是J26、J25、J22,鲜出籽率分别为23.2%、22.2%、22.0%,且三者间无显著差异;鲜出籽率在16.3%~19.2%的T4、J17、T1、T14、T12间无显著差异;鲜出籽率在11.4%~15.7%的J23、J16、T13、J15、T11、T3、T2之间无显著差异,与最大单株J19及J26、J25、J22(鲜出籽率>22.0%)均有显著差异。

籽重、籽个数、鲜出籽率的总体变异系数分别为34.2%、28.2%、32.9%,单株变异系数分别为12.0%~39.9%、7.4%~34.2%、10.0%~28.8%,说明籽的性状指标具有较大的变异性。

2.2.3 横径、纵径与果形指数 横径、纵径的总体平均分别为6.8 cm、6.2 cm,最大值分别为7.5 cm、7.1 cm,最小值分别为5.6 cm、4.7 cm,极差分别为1.9 cm、2.4 cm;果形指数平均值为0.91,变动范围为0.82~1.01,说明样本果实形状为球形和桔形[8]

横径均值在6.9~7.5 cm的T3、J23、J26、J17、J15、J16、T11、T12之间无显著差异;横径均值在6.3~6.8 cm的T14、T1、T13、T12、J25、J22、T4之间无显著差异;J19的均值5.6 cm,与其它15个单株样本有显著差异。

纵径均值在6.7~7.1 cm的J15、T3、T2、T1、J17、J23之间无显著差异;纵径均值在5.8~6.4 cm的T13、J26、T12、T4、J16、T11之间无显著差异;纵径均值在4.7~5.7 cm的J25、J22、T14、J19之间无显著差异。

果形指数在0.96~1.01的J15、T1、T2、T4之间无显著差异;果形指数在0.90~0.94的T12、T13、J17、T3、J23、J25之间无显著差异;果形指数在0.82~0.88的J22、J16、J26、T11、J19、T14之间无显著差异,但与果形指数在0.96~1.01的J15、T1、T2、T4之间有显著差异。

2.3 果实性状综合对比分析

鲜出籽率大于平均值(17.2%)的5个单株J19、J26、J25、J22、T4,鲜出籽率分别为29.5%、23.2%、22.2%、22.0%、19.2%;果实平均鲜重分别为74、189、125、113、124 g,除J26外,均小于总体均值(150 g);果皮重、横径、纵径的情形与鲜重类似,除J26外均小于相应的总体均值。说明较小的果实类型普遍具有较高的鲜出籽率。

J19、J26、J25、J22、T4单株果形指数分别为0.83、0.84、0.90、0.88、0.96,除T4外均小于总体均值(0.91),其中J19、J26在所有样本排序中最小,且J19、J26、J22之间无显著差异,而与T4有显著差异;鲜出籽率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0.1%、10.0%、11.4%、13.2%、28.8%,其中T4变异系数在所有样本排序中最大,而J19、J26最小。说明果形指数、鲜出籽率变异系数与鲜出籽率具有较强的负相关性,果形指数、鲜出籽率变异系数越小,鲜出籽率越高。

3 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单株样本J19、J26、J25、J22的鲜出籽大于20%,分别达到29.5%、23.2%、22.2%、22.0%,横径、纵径、果形指数的变异系数最小,果实形状相对稳定。八瓣糙果茶单株个体之间的果实性状存在极显著差异,果实性状指标的变异有很大差别,其中涉及重量的性状指标,如鲜重、果皮重、籽重、鲜出籽率等指标的变异系数最大;而涉及果实形状、大小的指标如果形指数、横径、纵径等指标的变异系数最小。其中,果形指数与鲜出籽率具有较强的负相关性。这与刘子雷等[9-10]、靳高中等[11]、罗敬等[12]的研究报道基本一致。

本研究对果实性状的指标按照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的统计结果进行了从大到小的区间划分,并采用区间内、区间外进行样本差异显著性对比分析,以简化数据的分析对比。由于本研究数据样本空间较小,且采样的区域局限于尤溪县中仙乡,各指标区间的划分还需进一步研究完善,以便为八瓣糙果茶的良种选育工作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纵径果形横径
更正
核桃新品种
——辽异1号
基于机器视觉的芒果果形评价方法研究
宁夏地区越冬茬设施番茄产量与品质分析
灰枣果实体积与单果质量的估算方法
高产油茶夏旱期不同经营措施对其果形生长的影响
‘富士’和‘国光’苹果果实发育过程中生理指标初步研究
基于Logistic模型的澳洲坚果果实生长发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