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针灸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2020-06-23王晶
王 晶
(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一般是指患者的脑部供血突然出现中断后导致患者的脑部组织出现损伤[1]。临床病死率与致残率比较高,需要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治疗措施。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了针灸治疗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的治疗效果,以下为详细研究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脑梗死神经缺损患者9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中,男患25例,女患24例,年龄在49~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45±6.45)岁;对照组中,男患23例,女患26例,年龄在50~78之间,平均年龄为(54.12±6.22)岁。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经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不具备显著的差异性(P<0.05),可进行两组间的治疗效果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传统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措施,降低颅内压、抗血小板凝集以及改善患者脑水肿和营养患者脑部神经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上述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针灸治疗,主穴取患者的内关穴(手厥阴心包经)、辅穴取患者的极泉穴(手少阴心经)、人中穴(督脉)、委中穴(足太阳膀胱经)、三阴交穴(足太阴脾经)、尺泽穴(手太阴肺经)。配穴主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进行选取:患者出现吞咽障碍的症状时(缺血性球麻痹和假球麻痹)加风池穴、翳风穴、完骨穴;患者的手指握固需要加合谷穴;患者出现语言不利需要加上廉泉穴,金津穴、玉液穴放血;当患者出现足内翻需加丘墟透照海。
1.3 观察指标
根据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标准,经实验室检查以及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观察,当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基本恢复到正常表尊,患者的神经缺损评分降低大于90%,则提示患者治疗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的各项临床恢复明显,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大于20~50%,则提示患者治疗有效;经治疗后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表现无明显改变,且撒很精功能缺损的评分在20%以下,则提示患者治疗无效。总有效率=(有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录入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比对分析,t为计量资料检验结果,一般用(±s)表示,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检验行x2,当结果显示P<0.05则提示研究结果统计学意义成立。
2 结 果
经研究对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提示治疗显效有257例,提示治疗有效患者20例,提示治疗无效患者2例,急性脑梗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91%;对照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后提示治疗显效患者例数为21、提示患者治疗有效例数为13、提示患者治疗无效例数为15,治疗总有效率为69.38%。实验组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详细情况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对比[n(%)]
3 讨 论
临床上患者出现急性脑梗死主要是由于为患者脑部供给血液的动脉出现粥样硬化或者血栓导致患者的血管管腔越加狭窄或者闭塞导致的。脑梗死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我国脑梗死患者约有70~80%独立自主的生活,目前是整个医疗界公认的致残率以及致死率均比较高的疾病之一。并且急性脑梗死患者一旦神经功能体征恶化,疾病的康复程度将会进一步加大,因此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需要考虑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针对患者的情况,采用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例如,针灸治疗方式来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今后的生活质量进行提高。
综上所述,采用针灸治疗结合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常规治疗,对其治疗效果有着积极正面的影响,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