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交设计优化微波提取杏鲍菇黄酮研究

2020-06-23李建凤廖立敏

中国饲料 2020年7期
关键词:液料黄酮类黄酮

李建凤 , 黄 茜 , 廖立敏 *

(1.内江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四川内江641100;2.四川省高等学校“果类废弃物资源化”重点实验室,四川内江641100)

杏鲍菇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钙、镁、铜、锌等多种营养成分,此外还含有多糖、多肽、酚类、海藻糖等活性物质,具有促进肠胃消化、防止心血管疾病及提高免疫力等功效 (刘鹏等,2011;潘崇环等,2004)。杏鲍菇主要作为食材被利用,对它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栽培技术 (Shoji等,2014;李月梅等,2012)、病虫害防治(Russo 等,2013)、加工工艺及营养成分(Carbonero 等,2016;李志豪等,2009)等方面,有关其生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及性质研究较少,仅见于蛋白质、多糖等(钟耀广等,2007)。黄酮类化合物是普遍存在于植物、食用菌中的一类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抗感染、抗菌、抗病毒、抗过敏等多种生物活性;另外,黄酮类化合物对动物的生产性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作为饲料添加剂有助于动物的健康育肥、提高免疫力、减少抗生素使用等,对于提高肉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张冰溪等,2017;郝斯佳等,2015;冯香安等,2011;张平平等,2011)。目前,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溶剂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微波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双水相萃取分离法、酶解法、半仿生提取法等(李淑荣等,2018;张伟等,2014;林英男等,2014;Pan 等,2012)。 其中,微波提取法具有耗时短、能耗低、得率高等优点(杨京霞等,2015)。本文采用微波提取法提取杏鲍菇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通过试验探究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微波功率及微波时间对杏鲍菇黄酮提取的影响,利用正交设计对试验条件进行优化,对于开发利用杏鲍菇黄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试剂与仪器 杏鲍菇粉(杏鲍菇烘干后粉碎获得),无水乙醇、95%乙醇、氢氧化钠、硝酸铝、亚硝酸钠,均为分析纯。

电子分析天平(JA2003A),上海精天电子仪器有限公司;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UV-mini-1240),岛津制作所;中药高速粉碎机(DFT-100),温岭市林大机械有限公司;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DHG-9245A),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低速大容器离心机(DTL-5-A),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优质超纯水机(UPT-Ⅱ-10T),四川优普超纯科技有限公司;微波·紫外·超声波三位一体合成萃取反应仪(UWave-1000),上海新仪微波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1.2 试验方法

1.2.1 黄酮的提取 新鲜市售杏鲍菇洗净,60℃下烘干至恒重,高速粉碎机粉碎3 min,得到杏鲍菇粉末,置于干燥器中备用。准确称取1.000 g杏鲍菇粉末于反应瓶中,加入一定量一定体积分数的乙醇,置于微波提取仪中,在一定的功率下提取一定的时间。提取后离心得到滤液,稀释至50 mL得黄酮待测液。

1.2.2 芦丁标准曲线及样品测定 精密称取芦丁标准品0.0200 g,60%的乙醇溶解,转移至50 mL容量瓶,60%乙醇定容,即得质量浓度为400μg/mL芦丁标准液(王勇等,2009)。准确移取芦丁标准液1.0 mL于25 mL比色管中,加入5%亚硝酸钠1.0 mL,混匀,静置6 min,加入10%硝酸铝1.0 mL,混匀,静置6 min,加入4%氢氧化钠10.0 mL,60%乙醇稀释至刻度线,混匀,静置15 min,在300~900 nm测定吸收光谱,得最大吸收波长为510 nm。

分别精密移取芦丁标准液 0.0、1.、2.0、3.0、4.0、5.0、6.0 mL至25 mL的比色管中,60%乙醇稀释 配 制 成 0.00、16.00、32.00、48.00、64.00、96.00 μg/mL的标准系列。以芦丁空白液作参比,在波长为510 nm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A为横坐标,以芦丁标准液浓度C(单位μg/mL)为纵坐标,作线性回归得芦丁标准曲线:C=0.0011+0.01007A,R2=0.9997。

待测液适当稀释后移取2 mL,按上述步骤测定吸光度,计算杏鲍菇黄酮的得率。

1.2.3 试验设计 单因素试验:准确称取1.000 g杏鲍菇粉末于反应瓶中,对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微波功率和微波时间4个因素进行考察,固定其中3个因素处于中间水平,改变第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

正交试验:选择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微波功率、微波时间为考察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各因素的水平,因素及水平见表1。

表1 正交试验设计

2 结果与讨论

2.1 单因素试验 乙醇体积分数对杏鲍菇黄酮提取的影响见图1。在固定液料比40 mL/g、微波时间4 min、微波功率600 W的条件下,乙醇体积分数分别取40%、50%、60%、70%、80%进行试验,杏鲍菇黄酮的得率随着乙醇体积分数增大而增大,当乙醇体积为70%时杏鲍菇黄酮得率接近最大值。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极性,随着乙醇体积分数的增加,乙醇溶液的极性在逐渐改变,乙醇体积分数为70%时乙醇溶液的极性与黄酮类化合物的极性更为接近,因而取得较大的得率,初步确定杏鲍菇黄酮提取的乙醇体积分数为70%。

液料比对杏鲍菇黄酮提取的影响见图2。在固定乙醇体积分数70%、微波时间4 min、微波功率 600 W 的条件下,液料比分别取 20、30、40、50、60 mL/g进行试验,当液料比为20~30 mL/g时,杏鲍菇黄酮的得率逐渐增高,在液料比为30 mL/g时得率达到最大值。液料比越大,扩散达到平衡时残留在组织内部的黄酮类化合物的量越小,因而表现出黄酮类化合物的得率越高。进一步增大液料比,杏鲍菇黄酮的得率反而略有下降。可能是液料比过大,影响了物料对微波能量的吸收,另外液料比越大加大了其他杂质的溶出,从而影响黄酮的提取。综合各方面考虑,初步确定液料比为30 mL/g。

微波功率对杏鲍菇黄酮提取的影响见图3。在固定乙醇体积分数70%、液料比40 mL/g、微波时间4 min的条件下,微波功率分别取400、500、600、700、800 W 进行试验,在 400 W 到 600 W 之间,杏鲍菇黄酮的得率随着功率的增加而升高,在600 W达到最大值,而后功率继续增大,黄酮实际得率反而降低。可能是由于功率过大,反应过于剧烈导致黄酮类化合物遭到破坏,因而表现出杏鲍菇黄酮得率骤然降低。综合各方面考虑,初步确定微波功率为600 W。

微波时间对杏鲍菇黄酮提取的影响见图4。在固定乙醇体积分数70%、液料比40 mL/g、微波功率600 W 的条件下, 提取时间分别取 2、3、4、5、6 min进行试验,在2 min到4 min时黄酮得率随时间的增加而升高,在提取时间为4 min时黄酮得率达到最大值。时间过长,导致其他杂质溶解增加,并有少量的黄酮类化合物被破坏,杏鲍菇黄酮实际得率略有降低。在超过5 min后,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被破坏,导致杏鲍菇黄酮的得率迅速下降。因而,初步确定最佳时间为4 min。

2.2 正交试验 正交试验设计及结果见表2。将表2中的数据进行极差分析,结果见表3。由表3可得,极差B>A>D>C,杏鲍菇黄酮得率受到各因素的影响,液料比(B)对杏鲍菇黄酮得率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乙醇体积分数(A),再次是微波时间(D),最后是微波功率(C)。表 3中,乙醇体积分数 K2>K1>K3>K4,选择 A2为最优水平;液料比 K2>K1>K4>K4,选择 B2为最优水平;微波功率 K3>K2>K4>K1,选择C3为最优水平;微波处理时间K3>K2> K1>K4,选择 D3为最优水平,最优水平组合为A2B2C3D3。

表 2 L16(44)正交试验设计及结果

表3 极差分析结果

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可得微波提取杏鲍菇黄酮的提取工艺:乙醇体积分数为70%,液料比为30 mL/g,微波功率为600 W,微波时间为4 min。在此条件下进行3次平行试验,杏鲍菇黄酮得率分别为 2.59%、2.63%、2.57%,平均值为2.60%。杏鲍菇黄酮得率高、试验重现性好,说明正交试验得到的杏鲍菇黄酮提取工艺可行。

3 结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当乙醇体积分数为70%,液料比为30 mL/g,微波功率为600 W,微波时间为4 min时,杏鲍菇黄酮得率可达2.60%。在此工艺下,黄酮得率高、试验重现性好,对于开发利用杏鲍菇黄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液料黄酮类黄酮
超声辅助提取藜麦黄酮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性
响应面法优化大豆多酚提取工艺的研究
响应面法优化黄果茄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
枇杷糖中总黄酮检测前处理条件的研究
不同桑品种黄酮含量测定
桑黄黄酮的研究进展
藤三七茎总黄酮微波提取工艺优化
一种黄酮类荧光探针的合成及用于肼的检测
新型多功能饮品复合调配分离瓶的研发
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