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仪:志愿服务让我内心丰盈充实

2020-06-23韦昊云

银潮 2020年6期
关键词:星火扬州盲人

文>>>韦昊云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任仪担任志愿者

今年63 岁的任仪退休后助盲、助老,盲友们夸赞:大妹子心里有爱;孤寡老人赞叹:这闺女眼里有光。她说:“我是一名退休干部,志愿服务让我内心丰盈充实。”

2008 年8 月,扬州海关尚未退休的任仪第一次走上街头当志愿者,穿着小马甲,戴着小红帽,给游客指路。“在路口站了一天,虽然累,但蛮开心。我想,既然快退休了,就当一名志愿者吧。”

2008 年10 月,她担任扬州“星火”助盲志愿者协会党支部书记兼女工委主任。“世界千姿百态,盲人看不到的地方,我们有义务做他们的眼睛,帮他们看到。”任仪把家“搬进”协会,组织志愿者学习盲文,邀请心理老师给志愿者授课,学习如何抚慰意外致盲者的心理创伤。她走街串巷,实地摸排盲人贫困户具体情况,逢年过节送上基本生活用品。十多年来,“星火”助盲志愿者协会每年组织志愿者培训20 余次,定点帮扶盲人贫困户100 户,惠及近千人。

2009 年春,“星火”助盲志愿者协会联合全国多家助盲协会举办“共享一双眼睛·触摸扬州美景”活动。任仪不仅一一安排住房、用餐、用车,而且担任讲解员,陪同各地盲人触摸古城扬州的点点滴滴。她带着盲友们坐船游览瘦西湖,去万花园感受花海馨香,在漆器厂手感干漆夹纻的独特工艺,还在长江边听涛声,向大家讲述两千五百年前广陵潮涌、惊涛拍岸的盛况。来自山东省70 岁的盲人陈如兰拉着任仪的手说:“大妹子,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开心。”

2017 年10 月,任仪组织盲人去杭州参观,不少盲人是第一次走出扬州,他们亲手触摸西湖苏东坡雕像,乘坐游船感受杨柳晓风,品尝杭州名菜,来到“G20”峰会会址感受大国风采。每到一处,任仪佩戴扩音器,将每个景点的历史典故、风景特色一一道来。“虽然我女儿在杭州工作,可是她从没有带我来看过,谢谢你帮我圆了梦。”回扬州的路上,一位盲人说。“我听了这话很难过,孩子们没空做的事,我可以为他们补上,这是我的责任。”任仪说。

任仪陪同戴学仁

对有特殊困难的盲人,任仪坚持常年一对一定点帮扶。今年73 岁的戴学仁曾是一名军人,在部队帮助地方施工时失去双眼,被认定为一级伤残,家庭十分困难。从2016 年春节开始,任仪每周去看望两次,给戴学仁久病卧床的母亲买营养品,帮着洗晒床褥等。戴学仁在任仪面前常念叨同学都在外地,任仪安排车辆带他去镇江、南京等地看望。多年来,戴学仁一家人把任仪当成家里人。戴学仁感激地说:“她对我们一家人有恩啊!”

2015 年3 月的一天,任仪陪朋友去老年公寓探望家人。向来细心的她发现不少老人不愿意与人交流。“爱管闲事”的她和工作人员聊了起来。原来,住在这里的老人,要么子女不在身边,要么因老伴去世而没有亲人,公寓人手不足,只能保证老人吃饱穿暖、生病有人照顾,精神需求很难满足。

任仪承诺:“我退休了有时间,我来。”最开始,她住在老年公寓里,半拉半拽地让老人们出门晒太阳,老人们不说话,她就从自身经历说起,聊自己女儿的成长过程,聊两个可爱活泼的混血小外孙。久而久之,老人们越来越喜欢这个说话直爽、性格热情的“闺女”,喜欢听她讲故事,乐意和她拉家常,时不时还一起唱歌。任仪坚持给年纪大、腿脚不灵便的老人定期洗衣服、晒被子。每年冬至,她买韭菜、青菜、肉食等,和老人一起包饺子,她给每个老人分配工作,会做馅的负责切菜、做饺子馅,力气大的负责和面、擀面皮,什么也不会的负责洗碗。老人们边包饺子边唱歌,说说笑笑。“我的目的是让老人动起来,体会家的温馨。”任仪说。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任仪对社区领导说:“我是有40 多年党龄的退休党员,我要为社区战‘疫’做点事。”征得同意后,她穿上红马甲,戴上小红帽,手拿小红旗,在文汇街道志愿者服务驿站通过广播对路人进行自我防护宣传。她前一天晚上整理好宣讲材料,第二天9 点准时出现在服务驿站,一字一句地朗读。吃过午饭后,她又前往扬州市第二电厂小区门口参与社区网格化防控,和工作人员一道,挨家挨户发放出入证,一个个打电话询问有无来自疫情高发区人员接触史。整整63天,她是社区防控工作中活跃、忙碌的志愿者。她还第一时间多渠道、共计3 次给武汉人民捐款捐物。“我是党和人民培养起来的人,我必须出现在最需要的一线。”任仪说。

猜你喜欢

星火扬州盲人
扬州茶韵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蹉跎至暮年的初见
背着《星火》去厂旅行打卡照
《星火》梦之队
一曲《扬州慢》,尽道《黍离》之悲
随声附和的盲人
盲人节
“扬州绒花”
一慢改写星火绘画
海底两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