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有效创新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方法

2020-06-22杨英

读天下 2020年11期
关键词:创新探究教学方式有效性

杨英

摘 要:素质教育的提倡下,我国对小学教学提出较高的要求,鼓励授课方法的创新与突破,旨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小学生处在思维启蒙时期,心智也不够成熟,需要教师结合学生成长特点引导其形成正确观念,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实现教学高效性。新时期下,教师转变理念,以学生需求为方向,尊重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创新授课手段,使之掌握数学知识合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做到全方位成长。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创新探究;有效性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学校审视以往教学模式找到其中不足,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弥补应试教育下的缺陷,使学生释放出潜能,提升授课水平,跟上时代进步潮流。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师讲述时感到吃力,彼此间产生一些隔阂,不利于进行情感教育,逐渐影响到其未来的成长,需要及时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教师在反思中认识到授课方式已略显落后,不能满足学生真实需求,越来越脱离社会进步轨道,开始结合自身经验去创新讲述手段,构建出全新的课堂气氛,使之更好地参与进来,打开思维空间去探究更多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一、 巧用多媒体重燃学生热情

科技时代下,多媒体等设备已逐渐深入到学校课堂中,应用较为廣泛并辅助教师讲述,成为新的授课手段。部分教师没有合理运用多媒体设备,需要及时转变理念,加强自身素质去创新讲述方法,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授课体验,重燃起当初的热情更好地参与进来,提升教学效率。教师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设备,以动态化方式对重难点进行剖析,学生能轻松理解并能够熟练运用,之前的倦怠情绪消散,感受到数学魅力,提升授课质量。例如,在《线与角》这一课的讲述中,需要学生掌握线、角的特征及相互间的关系,如果仅凭教师口述较难理解,那么可以用多媒体来弥补这个不足。教师利用提前准备的视频将角度的变化以缓慢地移动方式展现给学生,又将不同形式的线进行对比,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加深了记忆,不会在将来运用时有所混淆。教师通过创新的动态授课手段让学生看到书本上平面的内容变得具体化,对知识有了全面认识,提升教学质量。

二、 构建有趣情境,强化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已不再采用以往略带强制性的方式,开始以学生实际需求和认知规律为主线,创设出相应的情境,使之融入熟悉的场景去理解书本内容,强化了思维能力。部分数学知识比较抽象,随着年级的增长,难度也逐渐加深,教师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去创新授课方式,在讲述过程中将其引入有趣的情境,紧跟节奏去探究更多内容,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学生在遇到相同问题时会自行进入情境去回忆当初的思路和运用的知识,顺利得到正确答案,产生一种成就感,促使其去挑战更高层次的内容,满足自身求知欲望,形成主动性。教师根据学生的进步,不断创新讲述手段,在情境中融入趣味性,放松紧绷的大脑,打开思维空间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在解题时思路清晰,将新旧知识结合获得所需答案。例如,在《除法》的讲述中,教师可以创设出春游划船的情境,有22名同学想划船,每条船只能坐5人,那么该如何分配呢?让学生幻想出去游玩的情形,然后去思考如何处理问题,那么轻松地掌握除法并根据实际情况明白余出的2个也需要租一条船。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去思考“还有什么更好地分配方法吗?”,使之思维运转,明白这6条船的上所坐的人数是可以改变的,萌生出创新意,愿意表达出心中所想,提升教学质量。

三、 延伸课堂教学,锻炼综合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实用性,将课堂延伸到日常生活里,加深印象并熟练运用所学内容。教师要打破以往教学模式的禁锢,创新多样化的讲述方式,让学生看到生活现象便能结合到授课内容,联想到相关的公式和解决办法,综合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学生凭借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众多的问题,逐渐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愿意在实践中去寻找多角度的方式去看待数学现象,使思维灵活也加深了理解。教师通过生活实践让学生在思考中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更为熟练地去运用,得到自身想要的结果,提升教学质量。教师以学生需求为方向不断创新教学手段,不再使用过多的习题去要求其完成,减轻课业压力,拉近彼此的距离,共同进步。教师可以布置生活化的作业,让学生在水果区观察价格,计算特价情况下能节省多少钱或者查看购物小票核对价位是否准确等,使之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真实存在,促进对所学内容的巩固,也能在实践中创新思维去寻找多种方式去解决问题,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学生对数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在实践中获得自身的经验和体会,结合所学内容探究更多知识,验证萌生的想法,提升教学质量。

四、 结束语

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从转变自身理念开始,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多样化的讲述方式,改善以往沉闷的气氛,拉近彼此距离,使之更好地参与进来,提升教学质量。教师看清未来发展方向,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探究新的讲述方式,以满足其真实的需求并释放出潜能,做到全方位的成长。学生在全新的环境下,放松心情打开思维空间吃透所学知识,紧跟教师讲述节奏去探究更深奥的内容,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实践中,教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根据其成长规律创新授课方式,通过多种手段强化思维能力,将呆板的书本内容具体化,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提升教育水平,跟上时代进步潮流。

参考文献:

[1]陈高高.关于小学数学教育方式方法的探索[J].学周刊,2020(6).

[2]姚逢春.浅谈小学数学教育的方式方法[J].学周刊,2020(6).

[3]张帅.浅析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9(4).

[4]马金花.论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7(21).

猜你喜欢

创新探究教学方式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中学地理教学方式方法创新探究
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探析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我国高速公路融资方式的创新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