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化教学激发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探讨

2020-06-22黎明

读天下 2020年11期
关键词:游戏化兴趣小学数学

黎明

摘 要:数学是小学教育内容的重要部分,小学生因为年龄比较小,所以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小学生有着不同的个性,所以想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师使用更加有效的方法来组织教学。游戏化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能够利用游戏来增强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游戏化;小学数学;兴趣

游戏在日常的理解中是一种娱乐的方式,如果将游戏加入数学课堂里面,就可以让它成为一种教学的方法,从而形成数学课堂的游戏化。在具体的课程里面,教师可以根据相关的教学目标,设置一些游戏规则,从而让学生在一种生动形象的情境下进行思维训练和实践活动。随着这种教学方法的普及,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被激发,大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一、 游戏化教学运用的必要性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让他们掌握自己学习的方法。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可以分成几个方面,比如学生自己的原因,家庭和教师的原因等等。学生自己对学习的兴趣是最重要的一个动力,因为数学知识大都是抽象的,不容易理解,所以一些小学生没有足够的兴趣。家庭是学生活动时间最长的地方,家长的行为和家庭氛围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组织的课堂活动和使用的教学方法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小学生喜欢依靠自己的直觉来学习,如果教师不关注学生兴趣的产生,就会让学生产生抵触的情绪。从这个地方也可以看出来,学生是否能具备一定的学习兴趣,会对他们未来的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并不复杂,教师还是应该把侧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兴趣上面,为他们之后的发展打下基础。教师可以使用游戏化教学的方法,根据教学的目标和主题,将不同的环节细化,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构建情境,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数学问题,从而让学生更加喜欢解决数学问题。另外教师也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来构建情境,像一些小游戏、动画、生活情境等等。

二、 游戏化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

(一)构建相关的情境

教学情境就是围绕相关的主题设计的,帮助学生在情境中掌握知识,从被动的接受学习变成体验式学习。教师在构建情境的时候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构建情境。游戏化情境也要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并围绕相关的重点进行深入学习。小学数学的内容往往会涉及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教师也可以使用这个机会加入游戏化的内容。比如在学习加减法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构建学生去超市买东西的情境,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把学生会遇到的不同情况都展示出来,大家一起思考。

(二)确定教学目标,增强学生的积极性

在组织游戏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先明确教学的目标,發挥游戏化教学的意义。教师在组织课程的时候,要准备好相应的工具和任务,增强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在具体的教学中落实教学的重难点,让学生明白知识内容的总体结构,确保课堂活动可以顺利地开展。

例如在学习“表内乘法”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熟练地背诵九九乘法表,这对之后教学活动的开展非常的重要,同时也对学生之后的学习非常重要。想要熟练的记忆九九乘法表并没有特别有效的方法,一般就是熟背和运用,从而提高记忆的效果。教师想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要给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让学生真正理解乘法的含义,从而更好地运用。比如教师可以组织“乘法接龙”的游戏,在上一个学生回答之后,就给下一个学生提出相关的练习题目,如果这名同学回答正确就依次进行下去,如果回答不正确其他的学生也可以抢答,如果抢答成功就继续接下来。在这个游戏中,学生就可以不断地思考和回忆,另外因为抢答成功,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被提高,记忆得更加深刻。使用这样的游戏就可以大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组织与知识点对应的游戏活动

游戏化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相比较之前的教学方法更加的有趣灵活,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可以让学生更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里面来。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比如游戏活动中一些学生会表现得比较内向,不喜欢表达自己,教师就要引导他们融入集体,构建良好的班级氛围,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构建一个“百货商店”,另外一些学生扮演顾客去买东西。教师可以给每位学生一些固定的“资金”,让学生在买东西的时候主动的思考自己的钱可以买哪些东西、能买几个、剩多少钱这些问题。而扮演收银员的学生也同样要知道这些“钱数”,知道一共要收多少钱,找回多少钱。通过这样的游戏,学生的计算能力就可以得到增强,也明白了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从而更加喜欢学习数学知识。

(四)引导学生进行良性的竞争

良性的竞争能够让学生更主动地去学习,一起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小学生往往有着竞争的意识,很喜欢表现自己,从而得到其他人的认可。游戏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让学生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竞争,保持良好的互动。所以教师可以把数学知识当成一个主题,让学生参与到竞争活动里面来,从而为了成绩不断地提高自己。

例如学习完四则运算之后,教师就可以构建相应的竞赛活动,如在规定的时间里面出示相关的题目,看看哪个学生回答得又快又准确。这样的竞争活动就可以让学生树立竞争意识,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五)设置一定的奖励制度

教师在运用游戏化教学方法的时候,也要关注对最后结果的评价和过程的评价,从而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愿意参与这类的活动。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可以使用精神和物质奖励结合的方法,把获胜学生的名字贴在班级里,每隔一段时间就进行评比一次,从而选出最优秀的学生给他们一定的奖品,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欲望。

三、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数学教师想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当地加入游戏化的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的灵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游戏教学活动中来,发展他们的思维,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朱亚萍.游戏化教学激发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研究[J].初等教育,2017(10).

[2]邹小宝.游戏化教学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J].初等教育,2018(2).

[3]邹林英.游戏化教学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研究[J].初等教育,2013(7).

[4]李云山.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初等教育,2018(6).

猜你喜欢

游戏化兴趣小学数学
浅谈我园美术园本课程游戏化的开展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