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模式研究

2020-06-22葛礼

读天下 2020年11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模式网络环境

葛礼

摘 要:随着网络的普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逐渐发生了改变,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现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变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建设互动教学模式,从而强化学生的理解,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的地位、目的,其次研究了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的模式。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模式

一、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的地位、目的

网络教学的兴起是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变革。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极大地加强了课程资源建设和开放共享,延伸、拓展了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教学空间和时间;它适应了网络时代人们信息获取、知识和意义建构的新方式,创新了课程教学的模式和方法,也促进了教学体制的改革。因此,适应信息网络时代发展的趋势,推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与网络教学的融合发展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网络教学本身的局限,它作为依托信息网络开展的虚拟实在形态的教学活动,并不具备课堂人际交流所具备的全面性和亲和力,也不具备实践教学体验的深刻性,因此,不能也不可能用网络教学取代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因此,我们认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课堂教学始终是主渠道,实践教学是对课堂教学的深化,网络教学则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和创新。开展网络教学不是用网络教学来取代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而是要适应网络时代发展的新趋势,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相互融合和相互促进。网络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的这种地位,体现于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的目的和作用等诸方面。

二、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動教学模式

(一)建设学生自主学习模式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认知主体,学生是知识的构建者,因此,首先要做到学生自主选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选择不是由教师单方面来决定的,大学生个性多样化,自主创新,作为教学内容的决定者之一,必定会提升高校思政课的趣味性,其学习理论课的积极性也会相应提升。其次,增加学生网络学时。利用大学生的求新、求异的心理特点,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作用,学生可以灵活安排学习时间,在中国数字大学城平台上学生可以进入“我的课程”选择自己感兴趣板块内容进行学习,提出问题、阅读资料、分析解读案例、提交学习心得、完成论文,实现学习到成果展现的全过程。最后,在中国数字大学城的助学板块上可以进行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一方面可以打破面对面交流的障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另一方面,学生还可以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任何时候可以将自己的思想传递给老师和同学,始终处在主动学习的活跃状态,从而能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开展梯形递进实践教学模式

基于认识论和实践论相结合的原理,建立“糖葫芦式”梯形递进实践教学的模式。为了进一步推动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是许多高校采取的重要举措。制定四年大学固定实践基地、固定调研课题、固定调研小组,四门课一贯制多角度持续进行调研方式的具体实施流程。从大一开始就制定出社会实践的考核标准,做出明确的实践规划。新生入学初,在遵循教学原则和听取学生意见的基础上,不同班级或不同个体可以紧密围绕某一特定的主题,在大学期间持续性地开展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研究高校思政课第一课堂(面授课堂)、第二课堂(网络教学课堂)与社会实践大课堂以及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创新手段的结合点,编写《大学生思想教育实践手册》。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师生共同进行网络选题、网上立项;经过调研等实践活动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网络评阅结题;最后是成果交流评比以及优秀成果网上展示的相关环节。将网络技术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让大学生走向社会,深入基层,与基层群众相互学习,不断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师生交互型教学模式

第一,在辅导方式上,教师将教学目标、教学涵盖范围、教学评估与评价等教学资料用文字的形式展现在学校服务器的网站上,或是上传至学生公共邮箱之中,学生自行下载或是点播这些文件,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和提高,减少了普通课堂对于时间和空间的特殊要求。这种模式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作用突出,特别是对于有着较强逻辑性的问题。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对于相关资料进行仔细斟酌,一方面应建立在基本理论知识之上,又要能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尽量做到因人而异。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专项的练习,在练习过程中不断纠正错误,加深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二,在讨论方式上,教师基于课程任务确定某个主题,学生在该主题的指导下查阅相关资料,教师应给学生提供相关领域的具有权威性的资料,为学生的理论功底打下基础。学生在广泛阅读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筛选出自己赞同的观点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可行性的结果,并对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对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预警。然后展开网上讨论进而了解、分析、解决问题,例如学生在论坛上发表自己的观念,学生可以对于其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多角度借鉴,通过不同观点的相互交流和相融相长,增强每个学生对问题的熟悉程度。这种方式尤其适用于对社会热点和难点疑点问题的教学。

三、 结束语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的重要途径,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不仅能够保障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而且对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增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网络教学和互动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认真分析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是高校教师刻不容缓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曹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范式构建路径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11):121-122.

[2]梁永郭,耿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研究综述[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1):109-113.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模式网络环境
“移动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的实施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基于主辅式互动教学模式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优化探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互动教学模式在中职“电工基础”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