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时间延迟断脐对自然分娩早产儿的临床影响

2020-06-22高科霞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胆红素经皮红细胞

高科霞

【摘 要】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延迟(30s和120s)断脐与立即断脐对自然分娩的早产儿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自然分娩的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20)分娩后10s内立即进行断脐,延迟30s组(n=20)延迟断脐30s,延迟120s组(n=20)延迟断脐120s。比较三组的贫血发生率、24h红细胞压积和24h血红蛋白水平、光疗时间和经皮胆红素峰值。结果:延迟30s组和延迟120s组早产儿的贫血发生率分别为30.00%(6/20)和35.00%(7/2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延迟30s组和延迟120s组早产儿的24h红细胞压积和24h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延迟30s组和延迟120s组早产儿的光疗时间和经皮胆红素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迟断脐30~120s对自然分娩的早产儿而言比较安全,可以明显降低贫血发生率,提高血红蛋白水平和红细胞压积。

【关键词】

延迟断脐;不同时间;自然分娩;早产儿

新生儿出生时的第一步——断脐是预防疾病以及促进健康的重要环节,合理的断脐方式能有效稳定出生时的血压,增加新生儿的血容量,促进肺循环扩张,维持血氧饱和度,预防和降低黄疸、新生儿窒息、严重缺铁性贫血、迟发型坏死性肠炎、脑出血和远期神经系统损伤等的发生率,尤其对早产儿具有更大的意义,而且能促进母体的胎盘剥离,降低产后出血量[1]。本研究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自然分娩的60例早产儿,主要探讨了不同时间延迟(30s和120s)断脐与立即断脐对自然分娩的早产儿的临床影响,研究的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自然分娩的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3组。延迟30s组20例,产妇年龄为24~35岁,平均年龄为(29.42±4.29)岁;早产儿出生平均体质量为(1734.25±219.78)g。延迟120s组20例,产妇年龄为24~36岁,平均年龄为(28.19±4.34)岁;早产儿出生平均体质量为(1763.49±238.76)g。对照组20例,产妇年龄为24~35岁,平均年龄为(28.67±4.25)岁;早产儿出生平均体质量为(1782.59±197.34)g。三组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分娩后10s内立即进行断脐,延迟30s组延迟断脐30s,延迟120s组延迟断脐120s。

1.3 观察指标

比较对照组、延迟30s组和延迟120s组早产儿的贫血发生率;比较对照组、延迟30s组和延迟120s组的24h红细胞压积和24h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对照组、延迟30s组和延迟120s组的光疗时间和经皮胆红素峰值。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n(%)]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明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的贫血发生率比较

延迟30s组和延迟120s组早产儿的贫血发生率分别为30.00%(6/20)和35.00%(7/2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三組的24h红细胞压积和24h血红蛋白水平比较

延迟30s组和延迟120s组早产儿的24h红细胞压积和24h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三组的光疗时间和经皮胆红素峰值比较

延迟30s组和延迟120s组早产儿的光疗时间和经皮胆红素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脐带是连接胎盘以及胎儿之间的管状结构,由1条静脉以及2条动脉构成[2]。剪断脐带后,由于脐血管自身的重力作用和收缩作用,会逸出大量的水分,脐带残端快速地干瘪和收缩,与腹壁表皮相连的部位发生裂口,从而进一步脱落形成脐[3]。自然分娩后,如何选择剪断脐带的最佳时间是妇产科普遍争议的一个焦点问题。研究发现,延迟断脐能明显增加铁储存,增加新生儿期的血红蛋白水平,降低贫血的发生率,还能明显降低早产儿脓毒血症以及脑室出血等的发生率[4]。本研究发现,延迟30s组和延迟120s组早产儿的贫血发生率分别为30.00%(6/20)和35.00%(7/2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延迟断脐可以明显降低贫血发生率。其原因为,延迟断脐早产的胎盘输血可以明显增加早产儿的血容量,减少器官损伤,增加血液灌注,有利于心肺功能的顺利过渡[5.6]。延迟30s组和延迟120s组早产儿的24h红细胞压积和24h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延迟断脐能提高血红蛋白水平和红细胞压积,这可能是因为延迟断脐后增加早产儿的血容量、干细胞以及红细胞共同产生的结果。延迟30s组和延迟120s组早产儿的光疗时间和经皮胆红素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延迟断脐能降低光疗时间和经皮胆红素峰值。因此,早产儿首选在自然分娩后30s断脐,但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初步复苏以及合理保温,可以延迟断脐到120s,可以更好地改善早产儿的临床预后。

综上所述,延迟断脐30~120s对自然分娩的早产儿是比较安全的,可以明显降低贫血发生率,提高血红蛋白水平和红细胞压积。

参考文献

[1] 施维妙,韩翠存.延迟断脐对母亲及新生儿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04):582.585.

[2] 胡小黎,王芳,徐鑫芬.不同时间延迟断脐对阴道分娩早产儿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02):116.119.

[3] 施维妙,侯金鑫,张文萱.延迟断脐对足月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新生儿血糖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17):2286.2288.

[4] 王晓艳,杨国维.阴道分娩延迟断脐对母儿结局的影响[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11(02):155.155.

[5] 王胜,张清义.延迟断脐30秒能减少极低出生体重儿窒息[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08(21):97.98.

[6] 王胜,郭瑞,张清义.延迟断脐30秒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输血次数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08(17):104.105.

猜你喜欢

胆红素经皮红细胞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在重症医学科的临床应用
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道穿刺置管引流在急性胆道感染治疗中的应用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总胆红素偏高,需警惕肝脏疾病
高中牛物学红细胞知识总览
经常镜下血尿是怎么回事
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参数对肾性贫血的鉴别诊断意义
36例极重度高胆红素头颅MRI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