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何处,为何读书(外一篇)
2020-06-22聂尔
依我看,我们目前的这个时代处于印刷文化的末期,网络文化的前期或中前期,智能化时代的发端期。也就是说这是三种时代或三种文化的混合,交合时期。这涉及和影响到我们手中书的形态的变化,以及我们对书的看法和态度的持守。
我们大部分人心目中理想的书的原型,还是印刷文化的书,也就是像我手中的这种,由作者、出版社、印刷厂和书店共同合作,提供给我们的纸书的样子。它由封面、作者署名、柔软的内文纸、一定格式编排而成的印刷体文字来构成。
但是,我们大家都能够感觉到,这已经不再是唯一的书了。我们心中最正宗的书的概念,正在受到快速的侵蚀和强力的挑战。我们在电脑上读PDF格式和其他格式的读物,我们用手机里的读书软件进行阅读,很难说这种行为不是读书,很难说我们以这种方式所进行的那个活动,所持续的那个动作,不是读书。只是我们的手之所触,不再是柔软的纸张,不再有纸的质感而已。这让我们感到很不亲切,我们像是睡到了别人家的床上,心里觉得很不踏实。
博尔赫斯所说的那种天堂—迷宫—图书馆,或者他也称之为宇宙图书馆,即是由印刷图书所构成。宇宙图书馆不是博尔赫斯一个人的想象,而是全人类的。但无论作为一种想象还是作为一个现实,它都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建成的。关于它的想象才刚刚展开,遑论有幸进入其中充当一名图书管理员,它却已经在漂离而去了。天堂远人。困苦依然。无从演进的历史凝结为宇宙图书馆中一本书里的一行。人是悬挂在字脚上兀自欢腾的虫蚁。
但是,虫蚁亦大矣。我们到底能够握住一本书。就手中之书而言,手机提供给我们的那些同样叫作《红楼梦》或《战争与和平》或《追忆似水年华》的内容,与我们在纸页上所遇到的同样名称的内容,难道不是一模一样的吗?我们凭什么视其为非书呢?而且,这样的书省去了大量的纸,可以保护我们的森林和其他资源,这不是更环保吗?而环保有利于延续我们这个唯一的星球的生命,使我们能够较为长久地待在这唯一的(至少目前看来是这样)家园,这是好事啊!
所以,这种书的原型发生变化的趋势应该是不好阻挡的了。事实上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人已經安于在这一趋势之中了,已经不好让他们完全认同于我们的那个印刷文化的书了。
而且事情还在发展中,下一步的事情可能更难预料,可能会更加超出我们的经验之外。比如,谷歌公司假如研制出了一种眼镜,这种眼镜连接着网络,而网络又囊括了世界,而且这副眼镜是善解人意的,可以回答人的阅读需求,这个戴眼镜的人他只需要转一个念头,眨一下眼睛,就可把他想要的“内容”(也就是书)尽收眼底,甚至尽收脑中。他就没必要像现在这样费力地、一页一页地看书了。这个事情有没有可能呢?我觉得是有的。也许从文化、道德、宗教的层面看,将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到底好不好,或者说这个进程如果太快了的话到底好不好,是需要慎重地考虑和控制的。
这是从书的形式和对书的接受形式来看,还有另一个方面的问题,是作者的问题。印刷文化下的书都是有作者的,因为有作者,所以有版权,有知识产权,于是才有了知识分子,乃至于有了文化英雄,有了一整套的文化生产机制,所有这些形成我们的民族文化,形成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以及世界文化、人类文明。孔子、老子、李白、杜甫、曹雪芹、鲁迅等等,这些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英雄,文化源流,没有了他们,整个中华民族的存在就变成了一个可以质疑的事情。世界上其他的民族,其他的国家当然也是如此。因此,一本书有无作者是非同小可的。
但是,正在出现的一个情况是,未来的智能化机器人极有可能比人类的作者更高明,写得更好,它们写得更快就更是无疑的了。它们的全面和深度的学习能力,是人类无法望其项背的。这一点在其他领域已经被证实了。如果一本叫作《粉楼梦》的书比我们的《红楼梦》写得更好,那叫我们情何以堪?严重的问题是,《粉楼梦》根本就没有作者,它出自一部机器之手,不是一个人类的、汉族的、有名有姓的人创造出来的,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就再也没有了文化英雄,没有了创造者、作者。而且,在知晓了这种情况的情况之下,读者们尽管面对的是一部超越千古的名作,他们的感动,钦佩,崇拜,浮想联翩,思接千古,心心相印,眼泪和叹息,还会有吗?也就是说,一本书还会有它的读者吗?
以上所讲,并非耸人听闻,而是一个推测,这一推测是依据于事实的。事实是,在最复杂的智力游戏围棋博弈中,人类已经败北,而且人与智能人(我觉得机器人这个名字已经很难叫出口了)的差距还在迅速地扩大中,人类大有一溃千里之概。曾经的世界第一人,韩国的围棋名将李世石九段,因为看到人类已无法取胜,而在36岁之年选择了退役。另一事实是,智能人已经可以写出一部叫作《海明威传》的书,它的笔调,笔法,精彩段落,据说已经好到不能使人相信它出自非人之手,只不过它的作品的整体尚有缺陷,尚需调整而已。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我们的时代是由印刷文化、网络文化和智能化混合而成。其中更大更凶更具有决定性的那只智能化老虎就伏在前面的必经之路上,它将比网络化更加彻底地改变我们的文化形态,意识形态,道德状况,宗教信仰,改变我们的书,改变我们的一切。
这种情况乍一听很突兀,有的人说,我还刚下过决心,正准备好好读书呢,你咋就说书已经变了呢?是的,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实际上现代社会本来也一直都是由变化来作为它的主基调的。现代之神就是变化。我们手中的书,我们心中书的原型,即印刷文化之书,存在的时间实际上也并不长。书的问世及其被广泛阅读,有赖于印刷技术的发明和全民教育的普及,还有以作者为核心价值的文化体系的设立。这在欧洲也是迟至十八世纪以后才逐渐实现的,在中国则要到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这一过程才开始发生。中国的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出版社商务印书馆成立于1897年,大学也是首次出现于这个时期,杂志也是。而以扫盲为标志的初等教育的普及,还要等到1949年以后。也就是说,中国人开始大量地读书,不过百年多一点,而大部分中国人都能够读书,有了基本的阅读能力,还不到七十年时间。这期间还有不正常的中断,最明显的中断是“文革”时期。我就是在这个时期开始学习的,那时我像所有的青少年一样,处于一书难求的环境之中。到1979年这一情况才开始发生变化。这一年《读书》杂志发表爆炸性文章《读书无禁区》,呼吁开启一个可以正常读书的时代。从那以后我们才有了一个基本正常的阅读环境,从那时到今天不过四十年。这个时间太短了,仅够一代人的成长。而这个四十年的后二十年出现了网络,对书的阅读造成冲击,还有电视、游戏等等,所以充其量,一个最少干扰的阅读时代只存在了二十年。这对于一个民族的文化生成而言简直连一个瞬间都算不上。今天我们却已经在这里讨论到底需不需要读书。
正是诸如此类的变化,中断,干扰,冲击,构成了我们的读书时代。因此可以想见我们究竟能够读了多少,读到了一些什么,我们在人类学意义上传承下去的基因中间能有多少书的因子。
我想,说到这里问题和结论就都有了,也都明确起来了。我们只有不顾一切地埋下头去,尽可能地抵达书本,在无限之书中做一个渺小的泳者,乘着印刷文化无限美的夕阳和智能化的朝阳,谦卑地伏身于变化的书中,如果可能就永远也不抬起头来;如果还有另一种可能,我指的是在阅读之余的写作——写作也是一个低头的动作,与虔诚的阅读相连,那就弯下头去写作,一边写作一边阅读;这样我们就能延续我们作为人的存在,一种类的存在,从而有可能免除作为一个偶然的泡沫无法归类的命运。
至于说为什么需要加入到读书会里来读书,我的意见是,如果我们面临共同的问题,那我们就聚集起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如果我们的心中没有产生这样的问题,那我们就把时间留给书,只与书两两相对。
在所有的孤独中那是最美的一种孤独。它筑起堤坝抵挡所有冲击,它令时间停止,将敲门声泯灭,使窗外的美景一再地重现。它带来的救赎之光闪烁明灭,那是绝望中的希望。
总之,阅读使世界统一并且延续。这个延续的世界会接纳自我,使我们不再流离失所。
2019年冬至日在伊尹读书会发言
2019年12月25日根据记忆写出并补充
让我们在网络时代和智能
化时代继续读书!
在网络时代和智能化时代,让我们继续热爱书,热爱阅读!
网络阅读已蔚为时尚,但网络阅读的游戏性和间接性,消减了书籍阅读的严肃性和可触摸性。书是人类创造的可触摸的事物之一,但它并非它所指向的事物本身,这是书的最为微妙的存在方式,它以这种方式与语言中的真理相互触摸,从而暗示出了人的处境和道路。
智能化则宣称它最终会取代人类的一切智慧劳作,其中包括诗歌、小说和哲学的写作,虽然现在它还没有做到这一点,但它相信它未来会做到。按照它的观点,我们已经走到了个人写作和书籍阅读的黄昏时刻,甚至比黄昏还要昏暗。
但我想说,让我们在这样的时代和这样的时刻,继续埋首于书页,继续爱一本书,继续在这只方舟上寻求救赎。就像爱自由一样,爱我们手中的书,不放弃已经成为人类另一只眼的书。而且,我想说,爱不仅仅是一个意愿,同时它也需要理由,需要条件,需要对比。我的理由如下:
一、写一本书和读一本书仍然是最有诗意,最富浪漫性的人类行为之一。
二、书籍装帧形式的书是印刷文化时代最富有象征性和整全性的文化形式,没有之二。其重要性超过建筑和音乐等其他艺术,因为其他艺术可以保存在书里,反之则不行。
三、阅读一本书是一个一对一的类似冥想和祈祷的行为,最专注,最具有精神性。电子书和网络阅读不是这样。
四、一本书并不自带光源,它需要你去黑暗的字里行间发现光。电子书和网络阅读不是这样。
五、写书,特别是文學书写,也就说写一首诗,写一篇小说,写一本传记,是手工业时代完全消失之后,硕果仅存的人类手工的创造物,是最具原创性,想象性,个人性,也就是最具有人性的事物。也许将来或者甚至是现在,机器也能写出抒情诗,爱情小说,也能开始考虑哲学问题,并给出答案,但那是机器的行为,不是人的。我们在此刻用我们的双手所进行的书写仍然是属人的,是我们的梦想和激情的体现。这是机器不会有的。
六、每本书都有一个版权,就像每个人都有生命权一样,这一点使其倍显珍贵。人类为书赋予了生命,书为人类指明道路。或者说道路就在书里,而不在别处。电子书和网络作品不是这样。
七、书是最朴素的,又是最丰富而又高尚的。书无法用来炫耀财富,无法用来彰显自己的品味。它像柏拉图的哲学核心一样,是一个理念,一个原型,因此它是无法被消灭的,同时也无法对它加以贬低。谁这样做,谁就会使自己显得可笑。
因为以上七条,书仍然是无法取代的,仍然是最可信赖和珍贵的,仍然是我们的家园或者是通往家园的道路。让我们在网络时代和智能化时代继续读书,继续走在穿越这古旧,崇高,方便之门的途中。
2019.10.26.在良户村的山西省文学院捐书活动现场读稿
2019.10.29.修改完成于太原至晋城途中
【作者简介】聂尔,山西晋城人。出版有散文集《隐居者的收藏 》《最后 一班地铁》《路上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