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与君评花品,不如渠有国香

2020-06-22谢梦琳

大观 2020年4期
关键词:文人意象诗人

谢梦琳

摘 要:兰作为一种常见的古老植物,是先秦时期祭祀汤沐、生殖崇拜、君子比德不可或缺的对象,后被历朝历代文人引用,承载着个人情感与时代特征,逐渐成为一个较为成熟的意象。至南宋,少数民族入侵给南宋王朝带来极大的灾难,一些诗人立志报国,投笔从戎;一些诗人感知国力日渐衰微,富国无望,便隐身遁世,寻求心灵的空明。不论是表现无人赏识的落寞慨叹,还是表现隐逸高蹈的脱俗追求,亦或是表达对自身美好品质的颂扬,兰不同的天然质性刚好满足不同文人的心理需求,有着千年根基的兰意象在颇好雅趣的南宋诗人笔下又吐新蕊。

关键词:南宋;兰;诗;意象

一、兰意象的历史溯源

兰生于幽谷,花清干瘦,芬芳素雅,从上古时期开始便常出现于日常生活与文人作品中,《易·系辞上》有云:“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将友人的同心同德之言比作兰花的香气。《礼记》中记载:“蓄兰为沐浴。”兰作为一种自然植物有制药、沐浴、祭祀等实际利用价值,能够祛除不祥之气。《猗兰操》中记载孔子于隐谷之中见兰独茂,喟然叹兰当为王者,而今却与众草为伍,此时的兰被赋予当为君子之姿的儒家思想。屈原在《离骚》中将兰作为自己寄托美政理想的意象,对兰的描写超越了现实层面。

春秋战国和魏晋是兰意象内涵丰富的两个发展高峰,从具有比兴之意的自然物象,发展为可用以喻美好君子品格、喻高贵身份地位、喻纯贞男女爱情、喻壮志难酬苦闷等的精神符号。至唐代,有“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鲜艳烂漫,暗香浮动,充满生机。

南宋时期,涉及兰意象的诗歌数量众多且独具风情,借助流传千年而不衰的“兰”意象,可以在南宋文人对兰的审美观照中感受南宋文人的所思所想。

二、南宋诗歌中的兰意象

物象在进入诗人的构思时,一方面受到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另一方面又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经过这两方面加工的物象进入诗中就成为了意象。从袁行霈先生对意象的阐释可知,如果使自然物象成为意象,必然要融入主体的主观情感,南宋诗歌中的兰意象就是如此产生的。不论是表现无人赏识的落寞心理,还是表现隐逸高蹈的脱俗追求,亦或是表达对自身美好品格的赞叹,诗人皆可将自己的心绪寄托于兰,兰不同的天然质性满足了文人不同的心理需求。

第一,无人赏识之兰。在南宋所存诗歌中出现最多的一类兰的形象为无人赏识之兰,因所咏之人的个体经历、生活环境及受到的思想影响不同,所表达出的情感略有细微的差别。其一表现空有雅致芬芳而无人赏识的遗憾。赵蕃《呈潘潭州十首》云:“楚国固多兰与荃,长林野水若何边。樵夫政自不知贵,采卖何曾直一钱。”从“樵夫不识”与“世人不识”两个层面表现诗人对无人赏识之兰的深切惋惜。又如方岳诗云:“说与兰花枉自开。”用一个“枉”字道尽失落之意。不管是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赵蕃,还是极具才华却因刚正不阿、不畏权贵屡次遭到弹劾贬谪的辛派词人方岳,都借兰自喻,诉说自己空有才华却不被人赏识的苦闷与遗憾。其二表现为不因无人而不芳的慎独追求。如曹勋《琴操·猗兰操》:“纷霜雪之委集兮,其茂茂而自持。”虽与前文所提的兰同为无人赏识的形象,但此处未有过多失意落寞感,更多的是对它美好姿态以及所象征的美好人格的赞美,渗透兰意象的是诗人追求人格独立的强烈的主观意识。其三表现为不与世俗同流的自洁精神。如生活在宋朝濒临覆灭时期的刘克庄云:“平生憎鲍鱼肆,何处割山麝房。试与君评花品,不如渠有国香。”直面地表达诗人对小人及其聚集环境的痛恨,如此,兰的风骨便與诗人始终如一的爱国精神契合,成为诗人寄情的对象。

第二,同心同德之兰。宋代文人尚花,根植于中国文化的“花”不仅是文人咏叹的对象,还是用来筹赠与传递情感的对象。“同心同德”之兰表现诗人与友人的同心同德,对忠贞精神的赞美、对美政理想的期冀、对同萧艾般的奸佞小人的唾弃,皆通过赠兰这一行为向那些与自己有着共同情操和理想的友人传递。如郑清之的《和葺芷应直院送秋兰韵》,通过诗赞美友人道德的完美无缺与自己内在美好的德性,所赠送的秋兰便是友人之间同心同德的寄托,王十朋的《元章赠兰》亦是如此。

第三,超脱隐逸之兰。两宋时期儒释道三教合流的趋势愈加明显,南宋许多试图行儒家积极进取之路以求入仕的士人,受到来自朝廷的打击,转而从佛禅中寻求精神慰藉,故而在创作中渗透了观物明心的禅意。“理学和禅学的交相融会以及因此形成的宋文化特质,对作为宋代文化形态之一的宋代文学必然产生影响。”佛禅思想对宋代文人的外化行为和内化精神都有一定的影响。这些诗大致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部分诗的作者为释文珦、释行海等僧人群体。佛教认为世俗混沌污浊,追求空、明、清之境,受到佛禅影响的诸如南宋江湖诗派诗人也钟爱“清”的境界,兰生于清幽之地,花叶清明,不缀繁饰,恰好符合这些僧侣诗人的心境。其二表现为部分咏兰诗中出现“慧光”“维摩诘”等佛教专有名词。其三为诗中所提及兰的生存之地皆为禅院。禅宗以平淡恬静为理想的审美境界,兰枝干挺拔,叶飘逸却有骨,姿态具有平和舒展的神韵美,不似人一样易被丑恶的世俗所连累,永远保持幽贞淡雅的脱俗气质,故成为佛家子弟对洁净自我的寄托。

第四,飘摇无根之兰。在南宋所存的关于兰的诗歌中,郑思肖的作品具有十分重要的审美价值。南宋末期的文人郑思肖是南宋灭亡后的遗民,他曾在元军入侵时激烈地怒斥上位者,并向朝廷进言,意欲积极抵御外敌,并在宋灭亡后学习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精神,不臣服于元的统治。郑思肖喜爱兰花,常有水墨兰花之作,古人画兰通常都在兰根处画上土地、沼泽、石头,而在郑思肖的墨兰作品中,所有的兰皆露根无土,孤零零地立于画面中,意在表现自己无国无家无依无靠。他流传于世的咏兰诗常常是其水墨兰花作品的题诗,如《墨兰》:“抱香怀古意,恋国忆前身。凄凉如怨望,今日有遗民。”在这些题诗中,处处表现他对故国的怀恋与对故国灭亡的伤痛之情。兰是郑思肖气节的写照,这些诗达到了“花人合一”的境界。

三、南宋诗人使用兰意象的心态探微

第一,南宋文人不满现实的隐晦表达。宋代人对屈原忠贞高洁、不畏权贵的品格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与屈原相似的遭遇让南宋文人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所以与屈原密切相关的香草——兰,便成为南宋文人借以抒发对现实的不满的对象。南宋抗金名臣李纲曾有诗云:“嗟嗟屈子心,芳洁畴与比。日月可争光,尘垢安能滓。”诗中歌颂了忠君爱国精神和高洁的品质,尾句“尘垢”影射现实社会的污浊,其意不在歌颂,而是对现实的无奈慨叹,期望像屈原一样清醒的智者出现力挽狂澜。两宋之际的处境与屈原所处的楚国有许多相似之处,外忧内困,军事溃败。文人是多情而又敏感的,在经历了“国破山河碎”的危难或遭受“忠而见疑”时,便会将悲愤、惋惜的情感借文字抒发。

第二,“花品即人品”的比德思想。比德思想源于孔子,孔子认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基于人们有着不同的精神品质,对山水景物也有着不同的感受,喜爱不同的自然事物,而人们所喜爱的自然事物常常与情感抒发的主体具有相似的品格特征。因此,“君子比德说”是建立在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审美关系。《诗经·秦风·小戌》中将君子比作玉,屈原的《离骚》也有同样的表现。历代吟咏山水与景物的作品都对比德观念有所体现,草木山石、风月云日作为常见的意象,成为不同品德与人格的象征。宋人尚花,在他们眼中花品即人品,丰富的人格意义被寄托在花中,所以宋代诗歌中常有花类意象出现,如梅尧臣的《残菊》、王安石的《梅》。杨万里的《兰花五言》将竹、梅与兰并提,竹与兰比喻拥有同样情操的人,梅則选择兰作为“良邻”。这些相似意象的叠加充分体现了南宋文人骨气清正、隐逸拔俗的品质。

总之,兰不因外形、功能,而因为品性在南宋士人心中获得一席之地,许多文人以兰喻德、明志、兴情。兰作为一种典型的花草意象,承载了不同的情感和寄托,它的芳香高洁的特质与历史固有的君子“比德”传统、宋人受到佛禅思想的影响产生的独有心态、南宋时期偏安一隅的特殊历史背景交杂融合,给自身灌注了新的血液。

参考文献:

[1]郭彧.周易[M].北京:中华书局,2006:368.

[2]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52.

[3]张文利.理禅融会与宋诗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3,105.

[4]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全宋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5.

作者单位:

聊城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文人意象诗人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来自林间的风
“诗人”老爸
愤怒
文人气
这世上少了文人会怎样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
No.3 最佳小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