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策略

2020-06-22黄蓉

大观 2020年3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大学建设

黄蓉

摘 要:大学校园作为大学生成长学习的地方,大学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和引领作用,从外在和内在对大学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建设校园品牌文化能使处于校园之中的师生有共同的努力方向和意识。文章从校园文化品牌的概念、功能以及建设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建设校园文化品牌的策略。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大学

注:本文系南通科技职业学院2019年度党建暨思政研究课题“大学校园文化品牌建设”(TKY201912)研究成果。

古有孟母三迁择邻而居,说明从古时候开始,人们就特别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教育部也曾先后在2004年和2006年提出关于建设高校校园文化有关工作的通知和意见,并且在2007年设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由此可见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但是,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还很稚嫩,尤其是高职院校。因此,本文就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理解。

一、大学校园文化品牌概述

(一)大学校园文化品牌的概念

有学者表示,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文化氛围,主要包括学校的文化传统、学风教风、人际关系、心理氛围以及校园群体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等因素。[1]笔者是赞同这个观点的,同时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在笔者看来,所谓大学校园文化品牌应该是一所大学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包含内在和外在的一种氛围,是独具特色的,是不同于其他学校的地方,是所有身处校园的学生、教师以及职工,校园的所有人都知道,并为之骄傲的。校园文化品牌可以是外在的如学校的校徽、校园建筑、校园环境、校服等,内在的如学风、校风、规章制度、特色专业等,还有学校主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

(二)大学校园文化品牌的功能

大学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对高校提升大学文化内涵、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品格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校园文化对身处其中的教职工,尤其对校园里的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良好的校园文化品牌能够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能够对师生的行为规范起到约束的作用,并且能够起到育人的效果,还能使身处其中的师生自觉地为校园文化品牌代言,使学校产生更为深远且良好的影响。

(三)大学校园文化的载体

文化的形成与传播需要一定的途径和载体,不同的文化形态需要不一样的载体来体现。“所谓校园文化载体,是指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形态、形式和建设校园文化的各种方式、方法和途径的总和。”[3]

石白慧认为,校园品牌文化的载体有:空间载体,比如学校的自然景观、学习的场所、广场等;制度载体,可以是学校的制度规范和校园人自觉遵守的价值取向等;符号载体,如校徽、校服、毕业生纪念册等;活动载体,开展有特色的校园活动等。[4]同时,校园文化必定需要借助一些实际存在的载体来进行传播,具有一定影响后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东西,进而成为校园文化品牌。

二、大学校园文化品牌的现状及问题

大多数学校能够认识到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重要性,也知道向企业学习建设校园文化品牌,但往往留于表面,大多没有属于学校自己的有特色的东西。在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过程中,存在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品质文化,从众的文化建设、缺特色品牌文化,重数量忽视质量、缺文化品牌内涵等问题。

三、大学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策略

(一)大学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原则

蔡元培先生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能尽上一份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5]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应遵循找准特色定位为主、坚持继承和创新并重、立足校情、注重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锻造大学精神、引导和规范学生行为的原则。同时,高校还需要注重校园品牌建设的可行性,如果建设方法没有可行性,也是纸上谈兵。

(二)大学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策略

1.建设美丽校园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雅。”[6]“美好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对人产生持久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引起人们思想感情、审美观念的变化,特别是师生自己动手美化的校园,更值得人们爱护与珍惜,这是教育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7]

学校可以挖掘本校的特色专业,立足校情建设美丽校园。开设有园林园艺和设计专业的学校,可以让园林园艺专业的学生、设计专业的学生以及其他专业的学生参与其中,建设美丽校园,由学生们自己组队,从前期的设计方案,到中期的方案修改论证,到后期的实施方案,让学生自己全程设计实施,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在经费方面可以由学校赞助一部分,剩余部分由学生自己发挥专业特长去拉赞助,这样既建设了美丽的校园,又发挥了学生的专业特长,学以致用,更增加了學生的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

十九大报告中提到,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活动。[8]运用学校现有的条件或者是教师的专业特长,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建设,并自觉地形成一种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应该成为校园人的自觉行为。其实在很多学校有一些由学生自发形成的社团或者活动社,会要求学校所有的班级由团支书组织进行以班级为单位的团课,这些团课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主持参与,但是往往流于表面,有形式而无实质性的内容。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契机,这类课程可以从学生入校的第一学期开始,从学校的校徽、校训等,到结合高校所在地方的传统文化,由浅入深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

3.充分发挥大学图书馆的作用

大学图书馆是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和老师课后学习的主战场,也是学生和老师自主学习和提高的重要途径和场所,同时也是优秀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目前,高校图书馆还是以实体存在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学校应该让每堵墙都说话。”学校可以有效利用图书馆的每一面墙、阅览室的桌面等,让每一面墙都能感染学生,做到校园处处感染人,为校园文化品牌的建设服务。同时随着信息可视化时代的到来,大学图书馆也应及时丰富数字资源,努力在这场变革中发挥作用,以更加新颖、更加智慧、更加吸引师生的方式出现。图书馆参与校园文化品牌的建设,对提升校园文化内涵有很大帮助。图书馆也可以定期举办系列活动,从新生入学直至学生毕业对学生产生影响,如从最开始的入馆教育即教会学生如何借书,到后来的书香校园等活动。同时,大学图书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认可度。

4.建设个性化校园文化品牌

拥有自己具有独特风格的品牌,才能够长久地获得人们的喜爱。如今的很多校园文化个性化不足,比较雷同,没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不能够满足师生的需求。校园文化的品牌建设应该综合考虑,一方面要考虑师生的实际需求和爱好,使师生能够喜欢和依赖品牌,另一方面可以从比较成功的企业品牌建设中吸取一些比较好的经验,先形成视觉识别品牌,再慢慢深入,最后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品牌。

综上所述,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任重而道远。学校只有在建设和探索的道路上,不断改进摸索,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学校需要去粗取精,重质量轻数量,去除功利性,赋予校园文化品牌持久的生命力,更好地为教书育人服务。

参考文献:

[1]史杰,季伦文,朱先奇.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结构[J].中国高教研究,2005(5):84-85.

[2]沈威,姜国玉.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培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1):101-104.

[3]张萍,戴雁琴.论新形势下校园文化载体的拓展[J].当代教育论坛,2008(1):37-38.

[4]石白慧.大学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研究:以合肥高校为例[D].安徽农业大学,2016.

[5]蔡元培.教育独立议[J].新教育,1922(4):3.

[6]孙庆珠.高校校园文化概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66.

[7]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56.

[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J].时事报告,2017(6):31.

作者单位:南通科技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大学建设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寒露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至善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
偶的大学生活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