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WOT-PEST视域下山东省滨州市地方高校参与老年教育的策略研究

2020-06-22张春梅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滨州市老年人教育

摘 要:山东省滨州市老龄化程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老年教育市场需求较大,但供给单一且总量不足,需要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据此本文采用SWOT-PEST分析法探讨了地方高校参与老年教育的内外部环境,并针对其存在的不足和挑战,提出地方高校参与老年教育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SWOT-PEST;地方高校;老年教育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2B-0080-02

早在2016年底,山东省滨州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已达21.15%,老龄化程度高于全省20.97%,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面对老龄化不断加速的情况,涉老事业应获得充分的重视,老年人的各类需求也应得到充分的关注和研究,在老年人的各类需求中,教育需求表现得越来越迫切。

但现实中,本市满足老年人教育需求的路径较为单一,主要以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为主,辅以少量网络课程培训。要实现老年教育的充分发展,本市应利用现实资源,进行多路径开发,多潜力发掘,其中地方高校因其优质的教育资源、完善的教学设施、低廉的成本投入等优势成为老年教育多元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地方高校参与老年教育的SWOT-PEST模型分析

本文拟将PEST模型嵌入SWOT模型中,全面评估本市地方高校参与老年教育的资源环境状况,为本地老年教育的发展寻找新的契机。

(一)地方高校参与老年教育优势分析

無论是宏观环境还是微观环境,地方高校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1.政策优势。

2016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鼓励综合类高校、师范类院校、职业院校开设老年教育相关专业”。高校参与地方老年教育已获得明确的政策支持。

2.资源优势。

本市拥有数所公办高校和职业类院校,各校图书馆、运动场、舞蹈室、声乐教室等配备齐全,各类课程资源极其丰富,这是地方高校参与老年教育的“硬优势”。

3.人才优势。

地方高校不仅有年富力强的在岗教师、经验丰富的退休教师,同时还有风华正茂的在校学生,他们都可以加入老年教育中,这是地方高校参与老年教育的“软优势”。

(二)地方高校参与老年教育劣势分析

1.缺乏参与意愿。

地方高校参与老年教育的意愿不强,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管理体制不成熟,地方高校参与老年教育需要与当地老年教育主管部门对接,需要多方合作,目前没有成熟且完善的经验供参考;二是经费筹集方式单一,办学资金主要靠高校自筹,或少量政府支持;三是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老年教育需求不匹配,老年学员更加侧重于兴趣爱好或应用价值,且教学形式适宜简单灵活,与高校日常课程要求不同;四是教学资源使用中的冲突问题。高校无论是利用假期办班或举办日常培训班,都可能产生老年学员与在校生教学资源冲突的问题,因此需要平衡资源分配。

2.缺乏引导。

就本市而言,以上种种问题,在目前均缺乏适当的引导和管理,即没有指导性政策,也没有可供借鉴的管理模式。

3.缺乏鼓励和支持。

从经济激励来看,办学经费主要来自政府和社会,较少且不稳定;从社会激励来看,高校并不能从参与地方老年教育的行为中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和认同。

(三)地方高校参与老年教育机遇分析

当前,我国养老模式已告别了单纯的物质养老,演变为“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文化养老。这一转变体现了我国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和能力在不断提升。

同时,老年人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转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愿意为自己的精神需求买单,良好的经济前景为高校参与老年教育提供了新机遇,也为构建“政府+社会+个人”多层面多渠道的老年教育资金支持体系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目前,我国教育已进入“慕课时代”,本地各高校纷纷将优势课程转变为便捷的网络资源,这些课程资源可以跨越时间和地域,突破身体条件的限制,也可以规避老年教育易出现的健康风险,因此可成为地方高校参与老年教育的切入点。

(四)地方高校参与老年教育挑战分析

从政策方面来说,当前政策虽已明确高校参与老年教育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但缺乏可实施性,存在定位不明、内容模糊、管理空白等问题,这是限制地方高校参与养老教育热情的关键性因素。

从经济方面来说,政府资金投入不足,社会融资渠道狭窄,办学资金靠自身筹措,盈利模式尚不明确,这是地方高校迟迟不愿踏足老年教育的经济性原因。老年教育本身已经被打上了“公益性”“非营利性”的烙印,在补偿机制不充分的情况下,地方高校作为老年教育的承办者必然会遇到诸多困难。

从社会方面来说,由于老年教育兼具娱乐、健康、社交等多项功能,且没有考试要求,没有毕业压力,所以老年教育的功能性通常会被弱化,社会重视程度较低,较难吸引地方高校参与其中。

从技术方面来说,老年人对于新技术的接受程度因人而异,可能呈现缓慢渐进性,因此各高校需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将现有的课程资源改造至其易于接受的形式,同时,还需要专业的教育技术服务支持体系作为技术支撑。

二、滨州市地方高校参与老年教育策略建议

面对老年教育市场供给单一且不足的问题,滨州市应积极寻求更多社会力量加入老年教育中来,这既是地方事业发展的新需要,也是高校服务地方的新途径。

(一)健全政策法规

地方政府应建立高校参与老年教育的规范指导体系,建立权责明确、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为地方高校成为未来老年教育的重要参与者、推动者提供有效指导,同时也应建立严格的监督、考核机制,对地方高校参与老年教育的活动进行严格的评估和监管,注重品牌效应。

(二)多渠道引资

建立老年教育发展专项基金,也可将地方高校参与老年教育的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给予定期定额的资金支持,制定合理的老年教育的收费标准,实现筹资渠道多元化。政府和高校还必须建立老年教育专项教学科研基金,营造良好的课改科研氛围。

(三)加强老年教育师资的培训

地方政府和高校都应重视培养专业的老年教育人才,可出台多种措施,如改革职称评定、定期考核、福利待遇、评优选先等政策,向参与老年教育的高校师生倾斜,引导高校师生进入老年教育领域。

(四)强化技术支持

地方高校在参与老年教育的过程中,应着重强化对网络教学资源的改革,使之操作简便、内容丰富、富有地域特色,即体现实践精神,又注重科学态度和人文意识,同时具备“新”与“活”的特色。还应开发适用于老年人的教学App,扩大教育对象范围,同时降低教育成本。

在“积极老龄化”的理念影响下,地方高校参与老年教育已成必然,政府和高校都应积极为之推政策、搭平台、引人才、强技术、促发展,这既是地方老年教育发展空间的新拓展,也是地方高校实践育人功能的新突破。

基金项目:本研究为滨州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基于SWOT-PEST矩阵模型的地方高校参与老年教育创新路径分析—以滨州市为例”(2018BRK20)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春梅(1977.03-),女,汉,北京顺义,硕士,讲师,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寇崇佩. 滨州老年人口达83.47万人已进入中度老龄化[N]. 滨州日报,2017.

猜你喜欢

滨州市老年人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多中心治理视角下的滨州市水污染防治问题研究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题解教育『三问』
滨州市滨城区第八中学校园记者站成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